我住院兒媳伺候一個月,女兒推說工作忙,我把30萬給兒媳買房,女兒要跟我斷絕關系
“養(yǎng)兒防老不一定靠得住,關鍵時刻看誰真心。”
這話我年輕時聽鄰居大嬸說過,覺得有些偏激。
可如今我住院一個月,女兒一句“工作忙”就把我晾在病床上,反倒是兒媳婦日日守在床邊,端水喂飯、擦身換藥,我才明白,親情不是血緣,而是行動。
我叫周秀珍,今年六十五,退休前是銀行職員,丈夫早年去世,我一個人拉扯兒子周明和女兒周婷長大。
兒子老實本分,做工程預算,媳婦叫林婉,是個小學老師,溫柔細心。
女兒周婷在外企做管理,收入高,打扮時髦,嘴甜但心冷。
去年冬天,我突發(fā)腦梗,住進了市醫(yī)院。
那天我剛被推進病房,護士問:“家屬誰來照顧?”
我撥通了女兒電話,她說:“媽,我這邊項目剛啟動,實在走不開,等我忙完了就來看您。”
我心里一沉:“你弟弟也上班,你弟媳能請假嗎?”
她語氣淡淡:“她不是老師嗎?寒假不是快到了?”
我掛了電話,心里五味雜陳。
第二天,林婉來了,拎著保溫桶,眼圈都紅了:“媽,我請了假,這段時間我來照顧您?!?/p>
她每天早上六點到醫(yī)院,晚上九點才回家。
給我擦身、喂飯、陪我做康復訓練,連我最尷尬的大小便都親手處理。
她從不喊累,只說:“媽,您養(yǎng)了明哥這么多年,現在該我們孝順了?!?/p>
我偷偷問護士:“你見過這么好的兒媳嗎?”
護士笑著說:“現在年輕人都忙,像她這么盡心的,真不多?!?/p>
一個月后,我康復出院,林婉還幫我收拾家里,安排復查。
那天我坐在沙發(fā)上,看著她忙前忙后,心里突然有了個決定。
我有一筆存款,是丈夫留下的,約三十萬,原本打算留給女兒添房首付。
可現在,我決定把這筆錢給林婉,讓她和明遠換個大點的房子。
我把她叫到跟前:“婉兒,這段時間你辛苦了,這三十萬你拿去買房吧?!?/p>
她嚇了一跳:“媽,我不能要,照顧您是應該的?!?/p>
我握住她的手:“你不是我親閨女,卻比親閨女還親。這錢我給得心甘情愿?!?/p>
她眼眶濕了,連連搖頭:“媽,我真不能收。”
我笑了:“你收下吧,這是我對你的一份感激?!?/p>
誰知這事傳到周婷耳朵里,她打電話來,語氣冰冷:“媽,你是不是糊涂了?那錢不是說好給我的嗎?”
我嘆了口氣:“婷兒,你一個月都沒來看我一眼,婉兒天天守著我。你說,這錢我該給誰?”
她冷笑:“那你以后就別認我這個女兒了?!?/p>
我沉默了幾秒:“你不認我,我也認不出你了。”
電話掛斷,我心里像被刀割了一下,但又覺得釋然。
幾個月后,林婉和明遠換了新房,特意留了一個房間給我,說:“媽,以后您來住,隨時都歡迎?!?/p>
我搬過去住了幾天,林婉每天給我做飯、泡腳,像親閨女一樣。
我心里暖暖的,覺得這輩子沒白疼人。
人們常說:“兒媳是外人,女兒才是親人?!?/p>
可我想說,親不親,不看血緣,看誰在你最難的時候伸手。
故事的最后,我只想送給那些還在糾結“錢給誰”的老人一句話:“錢給懂感恩的人,才不白花?!?/p>
“親情不是討來的,是換來的。”
誰若只伸手不付出,就別怪別人把手收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