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物件有兩面性,
既能幫助提高生活效率,
也有可能成為傷害的元兇。
幾乎每家每戶,
在隱蔽的角落里都會堆放一些東西,
其中包括:用來疏通下水道的疏通劑……
但如果家中有孩子,
可能這會成為危險所在!
2歲男孩被灼傷雙手差點不保
日前,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兒童醫(yī)院燒傷整形科醫(yī)生接診了一個特殊的病例:小孩才2歲多,整個人痛得哇哇叫,受傷部位是雙手,皮膚已經發(fā)黑,一看就像是被什么化學物品灼傷了。
皮膚出現(xiàn)這種顏色,說明已經是深層灼傷,真皮層已然受損,易繼發(fā)嚴重感染,若控制失敗可能需截除壞死部分。即便控制住感染,也可能出現(xiàn)瘢痕攣縮,導致手指關節(jié)僵硬、無法伸展或握持。
這意味著,孩子的雙手有可能落下殘疾,甚至不保。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孩子灼傷這么嚴重?
禍首竟然是放在家中角落的疏通劑孩子以為是“泡泡水”意外受傷
送孩子前來就醫(yī)的是孩子奶奶。據(jù)奶奶回憶,當時她正在陽臺上曬衣服,忽然聽到孫兒痛苦的呼叫聲與哭聲,趕緊跑到了孩子的身邊。
只見2歲的孫子明明(化名)踩著小板凳,獨自一人正站在廁所洗手臺盆前哇哇大哭,臺盆里翻滾著白色泡泡,旁邊放著一瓶已經開蓋了的管道疏通劑,而明明的兩只嬌嫩的小手已被灼傷變色,表面的皮膚已經蛻皮、剝落。
原來,生性活潑好動的孫子,看見家里衛(wèi)生間的角落里,發(fā)現(xiàn)了“新玩具”:家人置放的管道疏通劑。
出于好奇,他把疏通劑提了起來,竟然還把它擰開了,倒入了水槽里。打開水龍頭的瞬間,白色粉末瞬間變成了翻滾的泡泡。孩子見狀,以為是自己平時玩的水泡泡,立馬就玩了起來。沒承想,當雙手徹底浸入“泡泡水”底后,就感到了一陣火辣辣的疼痛,趕緊哭著喊奶奶。
奶奶先趕緊用自來水先將孩子手上的化學泡沫沖洗干凈,隨后立馬抱著孩子來到了浙大兒院。
幸好應急到位+治療及時孩子雙手成功保住了
醫(yī)生發(fā)現(xiàn),不幸中的萬幸,奶奶的應急處理比較到位,不僅及時送孩子來到了醫(yī)院,發(fā)現(xiàn)孩子被灼傷后,第一時間用大量流動清水持續(xù)沖洗了傷口,孩子手上的大部分化學殘留物得到了稀釋并清除,避免了進一步的傷害。
為防感染,醫(yī)生為孩子的雙手進行了徹底的清創(chuàng),并敷上藥膏,小心包扎。在后續(xù)多次清創(chuàng)換藥后,孩子的雙手有了好轉的跡象。
經過2周的治療,孩子的手部基本愈合,原先的死皮經過多次換藥已經脫落,新的粉嫩的皮膚慢慢生長,除了已有些地方還有點顏色差異,活動能力及日常生活沒有問題。
雖然保住了明明的雙手,但孩子每次換藥時撕心裂肺的疼痛和嚎叫,卻都令奶奶和家人自責不已:“以后一定要把家里的這些化學清洗劑藏好,不能再放在角落里了。”
近年來
因管道疏通劑使用不當或保存不當
已多次發(fā)生傷人事件
令人揪心
01
女童誤食下水道疏通劑,嘴巴灼傷粘連
2024年10月24日,#幼童誤食疏通劑致嘴巴粘連僅手指大#的話題登上社交媒體熱搜。據(jù)醫(yī)生介紹,上海一2歲女童不慎誤食下水道疏通劑,導致嘴巴被強堿燒傷。送醫(yī)時,女童的嘴唇和牙齦已完全粘連,只能伸進一根手指。醫(yī)生表示,只能先保守治療,后期還需整形修復。
02
男子通馬桶時雙眼被灼傷,幾乎失明
2024年8月,浙江余先生在家通馬桶時,不慎將疏通劑濺到了雙眼、臉部以及手臂上,導致眼睛嚴重燒傷,近乎失明,同時臉部和手臂也出現(xiàn)了灼傷。
03
女子疏通下水道,左眼角膜燒傷
2021年12月初,浙江建德,開民宿的黃女士為了解決下水道頻繁堵塞的困擾,自行倒下了一瓶管道疏通劑。隨后下水道里突然“砰”地一聲炸開。黃女士緊急趕到醫(yī)院后,醫(yī)生的檢查診斷結果為左眼角膜和結膜燒傷。醫(yī)生表示,如果當時離得再近一點,可能就瞎了。
日常生活中
應如何正確使用管道疏通劑?
如果不慎被灼傷或誤服怎么辦?
這些安全知識請了解!
使用管道疏通劑安全提示
1.購買正品。優(yōu)先挑選成分明確、含量清楚、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標識完整、注意事項和安全警示醒目、使用說明書齊全的管道疏通劑。
2. 仔細閱讀說明書,嚴格按照說明書推薦的劑量及步驟操作。緩慢倒入,少量多次,勿貪多貪快。疏通劑往往反應劇烈,不建議使用熱水。
3. 做好個人防護。佩戴護目鏡、手套、口罩面罩、防護服,盡可能避免皮膚和黏膜暴露,且使用疏通劑時勿湊近觀察。
4. 管道疏通劑成分不一,不可混合使用。
不慎被灼燒或誤食怎么辦?
若被灼傷
1.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如有生石灰、鈉、鉀等固體入眼,先用干棉簽清除,再行清洗)。
2. 建議沖洗時間大于30分鐘。過短的沖洗時間不足以使強堿、強酸環(huán)境恢復為中性,會延誤病情。
3. 有條件的情況下,強堿燒傷可用低濃度醋酸沖洗創(chuàng)面,然后立即到醫(yī)院處理。
若誤服
誤服強酸或強堿溶液不可用清水及催吐的方式處理,因為強酸、強堿遇到水后會釋放大量的熱量,加大灼傷程度,造成二次傷害。
正確處理方法是首先清理口腔內殘余物質,服用牛奶或蛋清,對黏膜起到保護作用,并緊急送醫(yī)。
重要提醒!
兒童安全意識薄弱、好奇心重
家長千萬注意
切勿將管道疏通劑
放置在兒童可觸及范圍內
以防發(fā)生意外
有更多精彩視頻和直播!
來源:浙大兒院 應急管理部 FM93交通之聲
編輯:林阿強????
責編:馬 濤 ?
監(jiān)審:黃柏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