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孩子必須提前學習小學知識。現(xiàn)在一年級的老師講課太快了,零基礎(chǔ)的孩子根本跟不上,一進去就落后,自信心全毀,提前學也是無奈的選擇,這是對孩子負責。
你覺得問題出在一年級,那憑什么讓幼兒園的孩子犧牲發(fā)展去適應(yīng)它呢?超前學習違背了孩子的認知特點,會損害孩子對學習的興趣,透支未來的潛力,這就是典型的削足適履啊。
但現(xiàn)實就是那么殘酷呀,別的孩子都在學,你的孩子不學,進去就是落后。老師不會為了個別零基礎(chǔ)的孩子放慢全班的進度的,提前學能讓孩子輕松一點,建立初步的自信有什么不好的呢?難道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孩子受挫嗎?
虛假的輕松和自信是要付出很多代價的。比如,孩子靠死記硬背獲得的領(lǐng)先很快就會消失,反而可能因為覺得自己提前學過而上課不專心,或者基礎(chǔ)不牢,暴露問題。還有枯燥的超前學習,會扼殺孩子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讓他們早早地就厭學了。
幼兒園的孩子核心任務(wù)應(yīng)該是培養(yǎng)習慣、社交情緒、專注力,還有想象力,這些才是真正起跑線的優(yōu)勢。
你說的那些核心能力都太虛了,小學看的就是知識的掌握。提前接觸知識,孩子理解起來不是更容易嗎?幼兒園時間充裕,為什么不能能力和知識兩手抓呢?難道讓孩子傻玩到一年級再去碰壁嗎?
這不是虛,這是根基。一個坐不住,不會聽講,不能合作,遇到困難就哭的孩子,認識再多字,算數(shù)再快,在小學也很難適應(yīng)。學習知識是需要認知和生理的成熟來支持的。比如同樣的知識,你讓一個6歲的孩子去學,一定要比4歲的孩子去學要簡單得多。
超前學習這件事效率太低了,而且讓幼兒園的孩子去握筆寫字,去做抽象的運算,效率低不說,還可能讓孩子產(chǎn)生挫敗感,形成習得性無助。幼兒園的玩兒其實就是高質(zhì)量的學習,自然滲透前閱讀、前書寫、前數(shù)學經(jīng)驗就可以了。用小學的方式去學習小學的知識,就是拔苗助長。
你說的道理也許對,但是萬一孩子跟不上呢,自信心受打擊呢?這個責任誰負,家長敢賭嗎?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會讀會算,能不焦慮嗎?
解決之道在于推動小學的改革,落實真正的零起點教學,放慢進度,用游戲化的方式讓孩子自然過渡。同時,家長應(yīng)該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自理、規(guī)則意識、任務(wù)意識、抗挫能力,靠幼兒園超前教育去堵窟窿,掩蓋了小學的問題,犧牲了孩子長遠發(fā)展和快樂的童年。暫時的搶跑優(yōu)勢在二三年級很快就會消失,而喪失的學習興趣和扭曲的早期教育體驗,卻可能伴隨孩子的一生。我們是在培養(yǎng)孩子還是在訓(xùn)練動物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