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nèi)容均引用權(quán)威資料結(jié)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8月8日的最后期限即將到來,普京忍無可忍,直接部署核導彈,將為美國帶來一場“榛樹噩夢”?
咄咄逼人的特朗普同樣被逼退到墻角,美俄都已沒了退路?
日前,普京在瓦拉姆島與盧卡申科會面后,接受采訪時狠狠內(nèi)涵了特朗普一番。
普京表示,俄羅斯在俄烏問題上的目標條件沒變過,一直想消弭這場危機的根源,俄烏當下也達成了一致意見:
在歐洲共同安全框架下,再來討論俄烏的安全。
對于日前伊斯坦布爾第三輪談判,普京給予了高度評價,烏克蘭同意俄羅斯方面建立3個工作小組的提議,俄羅斯也愿意陪烏克蘭等“談判時機”。
唯一不好的,就是讓“某些人”失望了,這份失望來源于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
雖然普京沒說“某些人”具體指誰,可“上躥下跳”的特朗普明顯是符合的。
早在7月14日特朗普就發(fā)出威脅,若俄烏50天沒談攏,他就要對俄征收嚴厲關(guān)稅了。
眼看著俄羅斯不買賬,7月28日,特朗普突然又改口,將期限縮短到了10~12天,29日正式將期限縮短到10天。
也就是說8月8日前俄羅斯必須與烏克蘭談攏。
由于美俄直接貿(mào)易少,只占俄進出口1.2%,抬高關(guān)稅難以形成有效威脅,特朗普轉(zhuǎn)頭就盯上了俄羅斯“轉(zhuǎn)口貿(mào)易”,比如說不讓中印從俄羅斯購買石油等能源。
對于中國,特朗普無可奈何,算是口頭勸說。
可對于印度,特朗普卻能重拳出擊,25%的關(guān)稅加上可以預計的高額罰金,稱得上“殺手锏”。
一邊對俄羅斯以及它的合作伙伴“高舉大棒”,一邊要給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援助,
特朗普的咄咄逼人,普京自然不會坐視不理,“無法擊落的榛樹”就是反擊!
去年底,普京在電視講話中透露,
俄羅斯在對烏作戰(zhàn)中使用了一款新型中程彈道導彈,速度10馬赫,能攜帶核彈頭,“無法被攔截”,這就是榛樹導彈的首秀。
“榛樹”高超音速導彈被認為沿用了“亞爾斯”洲際導彈的技術(shù),圖為“亞爾斯”導彈發(fā)射瞬間。
此后盧卡申科承認,白俄羅斯將部署“榛樹導彈系統(tǒng)”,還說他們擁有10枚以上的核彈頭。
至于具體用這款武器打擊誰,將由他們“自主選擇”。
8月1日,這件事有了新進度,
普京透露這款高超音速導彈已經(jīng)完成了量產(chǎn),并逐步交付給部隊,目前正在和白俄羅斯專家商討部署地點,為這款導彈落地白俄做準備了。
如此一來,美國開始如坐針氈了,畢竟5分鐘內(nèi)這款導彈就能從部署地殺到美軍在波蘭的基地!
據(jù)俄媒透露,這還只是個“開始”—
如專家葉爾馬科夫所說,俄羅斯未來可能會部署兩類導彈,一類是榛樹導彈系統(tǒng)這類裝有高超音速滑翔戰(zhàn)斗部的,另一類則是陸基“口徑”導彈系統(tǒng)。
俄羅斯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專家斯捷潘諾夫則指出,
普京接下來可能會拓展榛樹導彈系統(tǒng)的“深度”,比如說把它部署到拉美、加勒比國家,委內(nèi)瑞拉和古巴都是很好的選擇。
這個消息對美國來說無異于石破天驚。
畢竟冷戰(zhàn)時期的古巴導彈危機還歷歷在目,美國恐怕難以忍受,俄羅斯把這種戰(zhàn)略武器部署在他們的“后花園”里。
然而不滿也沒用,美國自己都把戰(zhàn)斧導彈、堤豐系統(tǒng)塞到各個盟友家里了,2019年又率先退出了《中導條約》,有什么資格來要求俄羅斯呢?
普京此前在講話中也提到,
按性能來看,榛樹導彈本身是受到《中導條約》限制的,只不過這款導彈是在美國“退約”兩年后才研發(fā)出來的,所以并不算違規(guī)。
諷刺的是,外界普遍認為美國“退約”就是為了研發(fā)和部署中程導彈,謀求“單邊軍事優(yōu)勢”。
結(jié)果俄羅斯“有樣學樣”,美國可以說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特朗普不肯吃這個啞巴虧,對外表示新部署了兩艘核潛艇到“適當區(qū)域”,沒想到這番言論在4日又遭到了梅德韋杰夫的“針鋒相對”:
俄羅斯不是伊以,特朗普應(yīng)該慎重些。
其實,當下特朗普也算是被逼到了墻角,
他想用強硬手腕迫使對手們屈服,可越如此越暴露他的外強中干,大家根本不買他的賬,俄羅斯是如此,印度也是一樣。
特朗普威脅“懲罰”印度后,的確有消息傳出,稱印度國有企業(yè)停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了。
當時特朗普還很高興,夸口稱印度做了明智的決定。
可緊接著就有印度官員站出來“打臉”,
他們表示,印度政府對俄貿(mào)易政策并沒有發(fā)生變化,起碼沒有要求石油公司減少進口,此前狀況只是市場導致的偶然。
考慮到物流、庫存以及價格因素影響,印度對俄購買石油量可能有起伏,不過不從俄羅斯買是不可能的。
不管特朗普怎么施壓,85%的原油進口依賴決定了他們的答案就一個:照買不誤!
印度的狀況并非個例,從俄羅斯存在大量貿(mào)易往來的廣大國家,鮮少有因為美國三兩句話就低頭妥協(xié)的,這也讓特朗普處境愈發(fā)尷尬。
特朗普原本打算通過“間接施壓”,逼迫俄羅斯低頭,促成俄烏談判,
可是隨著美俄層層“加碼”,美俄似乎都沒了退路,反而朝著“硬碰硬”的趨勢走了。
最能體現(xiàn)這點的,是環(huán)球時報6日的一篇報道,里面提到當下是內(nèi)塔尼亞胡在調(diào)解普京和特朗普的關(guān)系,努力緩和俄烏沖突下美俄之間的緊張形勢。
原本是被調(diào)解方的以色列,搖身一變成了“調(diào)解員”,反倒是特朗普越陷越深,大有從“裁判”變成“參與者”的意味。
不得不說,很荒唐,特朗普該警醒了。
調(diào)停俄烏沖突的關(guān)鍵,是滿足俄烏的訴求,而不是“美國利益優(yōu)先”。
特朗普再不意識到這點,只會成為“公敵”,自我孤立,帶著美國逐漸滑向戰(zhàn)爭的深淵。
參考資料:
《報復美國?俄羅斯或在古巴部署榛樹導彈系統(tǒng)》 上觀新聞
《俄專家稱俄未來可在拉美部署“榛樹”》參考消息
《面對特朗普施壓,俄油,印度照買不誤》 觀察者網(wǎng)
《以總理被爆正調(diào)解特朗普與普京關(guān)系,內(nèi)塔尼亞胡努力緩和局勢》環(huán)球時報
《俄方稱不受《中導條約》約束,冷戰(zhàn)結(jié)束后最嚴峻形勢來了》上觀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