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記者 段光平)吉時臨,薪火起。2025年8月11日上午九時,在浙江龍泉承載八百年宋韻的龍泉哥窯復建工程迎來歷史性時刻,首窯點火儀式于哥窯博物館原址隆重舉行。
?劫火不滅,文化胎記永存?
“必須復興這團火,日本人用炮火掐滅過,但今天咱用雙手重新點燃了!”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鄭仙水撫摸著窯壁哽咽道。1939年,日軍侵華時炸毀龍泉哥窯窯址,千年技藝曾一度斷流。如今,鄭仙水團隊從《營造法式》殘篇中破譯開片密碼,用3D掃描修復的出土瓷片還原“金絲鐵線”釉色。團隊核心成員周起平、劉建琴表示,算法模擬與試燒135次后,終于確定1200—1350℃的窯溫曲線,讓傳統(tǒng)絕技得以純粹延續(xù)。
?天地和氣,窯火鑄就復興
窯爐前,國際宇航與中科院雙院士莊洪春團隊成員舉起紅外測溫儀驚嘆:“1350℃的窯溫曲線,竟與秋分斗柄135度角完美吻合?!备G工和鄭仙水團隊跟隨師傅陳壇根(中國陶瓷工藝美術大師)齊誦《天工開物》祭窯詞,國際青瓷愛好者協(xié)會組委會賀電,葛恒年老師現(xiàn)場書寫予以記錄。
?兩代瓷器,隔空對話重生密碼?
鄉(xiāng)村振興書法家葛恒年目睹展柜中1939年窯磚殘骸與沾著匠人指紋的新制素坯并列陳列,揮毫寫下對聯(lián)“燒一窯千年宋韻,傳萬代中國匠心”。鄭仙水48名師兄弟護窯守火,用行動詮釋“為蒼生爐鼎”的制瓷哲學。這場跨越時空的窯火,正以瓷為證書寫著民族復興的時代注腳。
文中圖片拍攝/吳碧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