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拿到體檢報告,看到血管斑塊就特別著急,總擔心斑塊越來越大會得腦梗、心梗,有人吃了一段時間他汀,復查時發(fā)現(xiàn)斑塊沒怎么變,就急著停藥;還有人聽說斑塊一旦形成就消不掉,干脆破罐子破摔,連藥都懶得吃了。作為心腦血管領域的專家,孫建平主任常說:“對待斑塊不能太急躁,也不能太悲觀,首先得弄明白斑塊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簡單來說,斑塊是血管壁上出現(xiàn)的一些異常物質堆積,主要成分是膽固醇等脂質。這些物質堆積多了,會讓血管的管腔變窄,影響血液流通。如果這些堆積的物質不穩(wěn)定,出現(xiàn)脫落等情況,還可能引發(fā)血栓。而他汀類藥物的作用,就是減少膽固醇的合成,從而對斑塊起到穩(wěn)定甚至縮小的作用。
而血管斑塊的形成也與人體氣血運行、臟腑功能失調密切相關,當氣機運行不暢,出現(xiàn)氣滯時,血液的運行就會受阻,久而久之形成 “血瘀”,使脂質等物質在血管壁沉積形成斑塊。同時,脾胃功能減弱,水濕運化失常,會導致痰濕內生,斑塊逐漸加重。
那吃他汀多久,斑塊才能縮小呢?孫建平主任解釋,這沒有固定的時間表。一般來說,輕度斑塊患者堅持規(guī)范服用他汀 6-12 個月,可能會看到斑塊體積縮小或斑塊變得更穩(wěn)定;但對于病程長、斑塊大的患者,可能需要時間比較長,畢竟每個人的體質、斑塊性質、對藥物的反應都不一樣。
有些患者擔心長期吃他汀有副作用,比如肝損傷、肌肉酸痛。孫建平主任強調,只要在醫(y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定期復查肝腎功能,副作用的發(fā)生率其實很低,更重要的是,擅自停藥反而會讓斑塊進展加速,風險更高。因此,孫建平主任還提倡中西醫(yī)結合調理,他說:血管斑塊在中醫(yī)看來,多與‘氣滯血瘀’‘痰濕內阻’有關。因此在使用他汀的同時,根據(jù)患者體質搭配活血化瘀、健脾化濕的中藥,不僅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調節(jié)血脂,還能減輕他汀可能帶來的不適。
最后,孫建平主任特意強調:斑塊的形成不是一天兩天,逆轉也需要時間,他汀是基礎,但絕不是唯一手段,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必要的調理,才能更安全、更有效地改善血管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