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妖與我,一場莊周夢蝶式閱讀
——賞邢之諾《艷若桃妖》
作者:李開
《艷若桃妖》,是青年作家邢之諾早期作品。收錄在其2014年出版的文集《亢龍無悔》詩歌版塊第41首。作品煉字精巧,情味雋永。婉約、流暢、清新、凄美。借景抒情,道盡時光滄桑。原詩如下:
《艷若桃妖》
記:——聽理查德·克萊德曼鋼琴曲《野花》,又名《悲哀的結(jié)束》有感。
呀,又一年春風(fēng),
把夢吹破。
遠方的紙鳶,
送來,
歸人傳說。
似曾相識兮雙燕,
無可奈何兮芳冢。
馬蹄達達,
敲滅,
昨宵一席璀璨煙火。
露浸粉腮,
減卻清魂,
無語脈脈。
春、夏、秋、冬,
枯了蕊瓣,
韻了晚香,
熟了青果。
一樹無情寒漠漠,
冷極生魅,
艷若雪妖,
含笑寂寞。
某個普通的黃昏,
轉(zhuǎn)盼流光,
環(huán)佩叮當(dāng),
顧影曼歌。
搖曳在古道角落。
凄了碧血,
戲了紅塵,
惑了過客。
李開: 第一次讀邢之諾的《艷若桃妖》,我有點恍惚。我找不到那個寫詩的人在哪里。她好像藏起來了,或者說,她把自己變成了詩里的風(fēng)、變成了露、變成了那個叫桃妖的影子。這種感覺,讓我想起了莊子說的物我兩忘。什么是物我兩忘?說白了,就是讀著讀著,我忘了我是誰,也忘了詩里的桃妖是誰,我們倆好像融在了一起,分不清彼此。
一、 詩人不見了,只剩下桃妖在說話
你有沒有注意,整首詩里,沒有一個我字?這太奇怪了。我們平時寫東西,總愛說我覺得、我看見,但這首詩的作者好像故意把自己藏起來了。
比如那句 “露浸粉腮,減卻清魂,無語脈脈?!边@里的粉腮是誰的?是詩人的,還是桃花的?說不清。作者沒有說我看到一個美人露水沾濕了臉,一臉愁容,她直接把鏡頭對準(zhǔn)了那個粉腮,讓我們自己去感受那份無語脈脈的悲傷。這時候,我這個讀者,也跟著作者的鏡頭,直接走進了那個場景里。我不再是一個旁觀者,我仿佛就是那滴露水,或者就是那片被露水打濕的花瓣。詩人的感受,變成了我的感受,也變成了桃妖的感受。我們?nèi)齻€人詩人、我、桃妖的界限,一下子就模糊了。
最絕的是那句“艷若雪妖,含笑寂寞?!奔拍髅魇且环N心里感覺,可作者卻說雪妖寂寞,而且還是笑著寂寞。這太奇妙了!她不是在說我很寂寞,而是在創(chuàng)造一種氛圍,讓寂寞本身成了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像一層薄薄的雪,覆蓋在雪妖身上。讀到這里,我自己的那點小孤獨、小傷感,好像也被這雪妖的寂寞給吸進去了,變得不再那么重要。我的情緒和詩里的景,徹底混在了一起。
二、 我的傷心事,變成了世界的一場戲
這首詩里,所有的情感都不是直接哭出來的,而是通過東西的動作表現(xiàn)出來的。這讓我覺得,我的個人悲歡,其實也是整個世界運行的一部分。
你看,“ 馬蹄達達,敲滅,昨宵一席璀璨煙火?!倍嗪莸囊粋€詞——敲滅!誰的心里沒有過像煙火一樣絢爛的回憶呢?可能是初戀,可能是一個夢想。但作者不說我的回憶熄滅了,她讓冰冷的馬蹄去完成這個動作。這就像在說:別把自己太當(dāng)回事了,你的那些美好,在時間這匹馬面前,就跟煙火一樣,說沒就沒了。這種寫法,一下子把我的個人失落直接放大了,我的悲傷不再是我一個人的失落,好像是天下所有人的失落。奇怪的是,這么一想,心里反而沒那么難受了,好像和整個世界一起,坦然接受了這份失落。
到了結(jié)尾, “凄了碧血,戲了紅塵,惑了過客。”這個桃妖簡直成了大魔王!她不再是一個可憐巴巴的受害者,反過來開始玩弄世界了。她能讓碧血都感到凄涼,能把紅塵當(dāng)成一場游戲,還能迷惑像我這樣的過客。讀到這兒,我完全被她帶進去了。我不再同情她,反而有點敬畏她,甚至有點羨慕她。我這個讀者,就成了那個被她迷惑的過客。我和詩里的東西,位置完全調(diào)了個個兒。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欣賞者,反而成了被她玩弄于股掌之間的一個小角色。
三、 最后,我成了她,她成了我
最有意思的是中間那段: “某個普通的黃昏,轉(zhuǎn)盼流光,環(huán)佩叮當(dāng),顧影曼歌?!蹦汩]上眼睛想象一下這個畫面。在黃昏的古道上,到底是誰在起舞?是那個桃妖的鬼魂,還是詩人自己進入了幻境?或者說,是我,作為讀者,在想象中變成了她?根本分不清。轉(zhuǎn)盼流光可以是眼神,也可以是夕陽的余暉;環(huán)佩叮當(dāng)可以是首飾,也可以是風(fēng)吹過樹梢的聲音。
在這一刻,人、鬼、景、聲,所有東西都攪和在一起了。我忘了我在讀詩,也忘了詩里講的是誰。我只感覺到一種極致的美,一種孤獨又自由的氣息。我就是那個在黃昏里顧影曼歌的影子,那個影子也就是我。這就是物我兩忘最直接的體驗——我消失了,但我的全部感覺和情感,都融入了那個畫面里,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廣闊。
所以,這首詩為什么這么打動我?
因為它讓我體驗了一次莊子式的逍遙。它沒有教我什么大道理,只是帶著我做了一場夢。在夢里,我暫時忘掉了自己的煩惱、自己的身份,把自己交給了那個艷若桃妖的影子。當(dāng)我讀完詩,回到現(xiàn)實,心里雖然還有點悵然若失,但更多的是一種被洗凈了的平靜。因為我知道,我的那點喜怒哀樂,和詩里的春風(fēng)、馬蹄、煙火一樣,都只是天地間流轉(zhuǎn)的一部分。能偶爾忘掉自己,和萬物融為一體,或許就是最好的安慰吧。
另附邢之諾簡介: 女。祖籍南陽,現(xiàn)居北京。齋號“冷逸軒” 。中華詩詞學(xué)會會員、作家、詩人、音樂評論者、朗誦者。美國FENIX360(霏尼克斯)全球藝術(shù)大使。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