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龍書屋
——書籍與故事的新旅程(隨筆)
文/李樹偉(河北)
在我們那個年代,無論文化程度高低,書柜都是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陳設。它宛如一座知識的寶藏,承載著人們對精神世界的追求。經(jīng)過幾十年如一日的悉心積攢,家中那幾個大書柜竟容納了近千冊書籍,它們?nèi)缤聊睦嫌?,靜靜佇立,見證著歲月的流轉(zhuǎn)。
然而,歲月的車輪無情駛過,那些精裝厚重的工具書,以及成套成套的專業(yè)書,如今已在角落里落寞許久。想當年,工資微薄,幾十塊錢的書對于我們來說,已然是價格不菲。若將這些年來購置書籍所花費的錢全部加在一起,想必也是一筆相當可觀的“財富”。
單位里有一位聲名遠揚的老專家,他對書籍的熱愛近乎癡迷,工資幾乎都用來買書??闪钊诉駠u的是,他兒子說,父親去世后,那滿屋子的書,在搬家時終究還是被處理掉了。前陣子,一位朋友搬家,他實在舍不得處理自己的書,滿心期待地說準備留給孫子。只是,不知孫子是否能真正接納這份沉甸甸的饋贈。
至于我自己的這些書籍,它們仿佛已經(jīng)完成了屬于它們的使命。我的孩子有著自己獨特的專業(yè)和學習方式,我早已明白,她是不會接收我這些視為珍寶卻可能被她看作累贅的書籍了。
所幸,我有一位摯友孫士河,他告訴我,打算在花海小鎮(zhèn)景區(qū)為我建立一個惠龍書屋。這個書屋,主要是借用我的筆名來打造,意在為景區(qū)再造一個充滿文化韻味的景點。如此一來,既能滿足游客中那些熱愛文學的文人墨客的需求,讓他們在惠龍書屋里免費讀書、悠然品茶,又能為景區(qū)增添濃厚的文化氣息。
聽聞此消息,我滿心歡喜。自幼我便對文學懷揣著熾熱的喜愛,起初,只能利用工作的閑暇時間,偷偷地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后來,更是偷偷地向報刊雜志投稿發(fā)表文章。為了不讓身邊的同事發(fā)現(xiàn),我特意取了一個筆名叫惠龍。
說起這個筆名,還曾鬧出過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話。有一次,我在本市日報上發(fā)表了一篇名為《面對挫折》的文章,不巧被單位領導看到了。領導對這篇文章喜愛有加,于是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將報紙遞給我,滿臉期許地說:“你看看人家這篇文章寫得多好啊!你可得好好向他學習,啥時候你也能寫出這樣高質(zhì)量、有思想深度的文章啊?”
我接過報紙,只一眼,便認出是自己的文章。但為了給領導留些顏面,我沒有聲張,只是默默地放下報紙,轉(zhuǎn)身走出了他的辦公室??晌疫@原本出于謙虛的舉動,卻不想激怒了這位領導。他追出樓道,手指著我大聲訓斥道:“你也太傲慢了吧!太目中無人了吧?我好心好意給你推薦一篇文章,你看都不看轉(zhuǎn)身就走……”
他這一番大喊大叫,瞬間引來了許多同事紛紛出門觀望,大家都好奇地詢問發(fā)生了什么事。單位的總工程師年紀較大,見此情形,趕忙硬拉著領導回到辦公室,關切地詢問緣由:“為啥發(fā)這么大的火啊?”
領導氣呼呼地把報紙遞給總工,說道:“我好心好意推薦這篇文章讓他看,他不但不看,反而一句話不說就轉(zhuǎn)身走了。這篇文章寫得真好,我讓他學習學習,他倒好,一臉的傲氣,真是孺子不可教也……”
總工看了看報紙,笑著說:“您說的就是這篇文章啊?我看過,確實寫得不錯。但是您不知道這篇文章是誰寫的???”
領導不假思索地回答:“誰寫的,那上面不是寫得清清楚楚嗎?作者惠龍??!”
總工點點頭,接著說:“對啊,您知道惠龍是誰嗎?”
領導一臉嫌棄地說:“反正不是李樹偉,就他那水平,也寫不出這樣好的文章?!?/p>
總工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說道:“您還真說錯了,這篇文章就是李樹偉寫的。以前我在他辦公室里看過……”
領導一聽急了,說道:“這明明署名是惠龍,你咋能說是李樹偉寫的呢?這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嗎?”
總工趕忙辯解道:“真是他寫的,只是您還不知道,惠龍是他的筆名?!?/p>
領導依舊一臉疑惑,嘟囔著:“我可是看著這小子長大的,也知道他喜歡寫作,但是就憑他的水平,不可能寫出這么好、這么有深度、這么有思想的文章來……”
總工繼續(xù)爭辯說:“真是李樹偉,他的筆名就叫惠龍?!?/p>
領導再次拿起那張報紙,自言自語道:“這小子不可能寫出這么好的文章,他那點能耐我還不清楚嗎?要是這個惠龍真是李樹偉的筆名的話,這篇文章一定是他抄襲別人的,對,一定是抄襲的……有這個毛病可不好啊……有時間我一定要好好教育教育這個臭小子……他太驕傲了……”
總工在臨走時,還是忍不住說道:“別看您是看著李樹偉長大的,您現(xiàn)在還真不見得就完全了解他。他在咱們市作家群里還真有點小名氣呢!據(jù)說,他還是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呢!”
領導聽后,一臉茫然,難以置信地問道:“是嗎?這孩子變得這么有出息了嗎?”
此事過后,那位單位領導還真搜集了我的一些公開發(fā)表的文章。從那以后,他既沒有再公開打擊我,也沒有給予我表揚,只是偶爾會對我說:“其實,我也是個文學愛好者,沒事的時候也經(jīng)常讀小說……”
如今,我清理書柜,就如同清理這些過往的故事一般。許多東西,雖已過時,可自己總覺得還有機會用到,然而到最后,它們終究還是被束之高閣,不會再有被使用的機會了。
書與知識,恰似身邊的老領導、老同事,都需要適時地“更新”。時代在不斷變遷,知識在持續(xù)迭代,人們的觀念也在與時俱進。所以,我心意已決,準備把這近千冊圖書全部捐獻給花海小鎮(zhèn)景區(qū)的惠龍書屋。我希望它們能在那里結(jié)識新的朋友,讓更多的文學愛好者知道,惠龍就是我——李樹偉。在那個充滿書香與故事的地方,這些書籍將開啟它們新的旅程,繼續(xù)傳遞知識與文化的力量,續(xù)寫著屬于它們的精彩篇章。
作者簡介:
李樹偉、筆名:惠龍、1958年4月出生,現(xiàn)居承德,原籍:河北黃驊。學歷:大專,職稱:地質(zhì)測繪高級工程師。自幼喜愛文學,著有:《惠龍散文集》、《惠龍雜文集》、《惠龍短篇小說選編》、《惠龍抒情詩選編》、長篇小說《初入仕途》《女人讓男人成熟》《飯店里的女人》《我與青春到底誰錯了》等。退休之后,更是筆耕不輟。曾獲全國、省、市各類文學大獎多次,是《北京精短文學》雜志、《江南文學》簽約作家、廣西《鄉(xiāng)村精短文學》特約作家。
注: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投稿須知:
平臺用稿無稿費, 投稿本平臺必須為首發(fā)原創(chuàng)作品,凡在其它媒體或網(wǎng)絡平臺上刊發(fā)過的作品請勿投稿。
1.投稿需先關注《鄉(xiāng)村精短文學》公眾號。
2.投稿微信號:13877397223
投稿郵箱:835853wmsh@163.com、1964392700@qq.com
3.投稿被平臺刊發(fā)且收到贊賞費7天后,贊賞費的80%發(fā)放給作者本人,其余20%用做平臺運營管理。(字數(shù)在300字以上的能申請“原創(chuàng)”標識的作品才可以獲得讀者贊賞費)
4.本平臺刊發(fā)的作品均為作者本人觀點,且侵權(quán)與否均與本平臺無關,如作品涉及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本平臺刪除。
凡投稿者均表示自愿接受并同意上述聲明,由此產(chǎn)生的一切責任均由投稿者承擔,本平臺不負其任何連帶責任。
本文由《鄉(xiāng)村精短文學》原創(chuàng),歡迎長按下面二維碼圖片識別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