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早已開始,而結(jié)束的時間則是在處暑的前一天,那么在立秋到處暑的這段時間,便是立秋最為關鍵的一個時間段,其物候也會發(fā)生明顯的一個變化。因為今年的立秋,大部分時間還是在三伏天的末伏,所以立秋之后,天氣仍然特別的炎熱,并且濕邪纏綿,伏火暗涌。那么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吃些什么呢?
立秋之后很多人忙著貼秋膘,說是這個時候要彌補夏日的一個虧空,這個放在以前還能理解,如今人們的日子本身就比較不錯,這個時候還去選擇吃一些大魚大肉,對身體會造成重擔,所以在這個時候,筆者認為,更適合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比如說吃“三草”。
老話說“立秋吃三草,病邪不來擾”,哪“3草”,怎么吃?立秋到處暑別不懂。那么這個三草分別指的是什么呢?草,祛殘留之濕、散未盡之熱、清瘀積之毒,能夠為身體掃清障礙,真正幫助我們“病邪不擾”。
第一草:馬齒莧
這個在農(nóng)村當中,特別的常見,房前屋后,幾乎都可以看到它,其又名“五行草”,葉青、梗赤、花黃、根白、籽黑,暗合五行。性寒滑利,味酸。《食療本草》載其“散血消腫,利腸滑胎”,尤善清腸道濕熱。
推薦食譜:涼拌馬齒莧
做法:把新鮮的馬齒莧采摘回來,然后清洗干凈,接著放入到鍋中去焯水,撈出來,放入冰水中,接著撈出放入盤子中,加小米辣、香醋、生抽涼拌,酸爽開胃祛濕濁,特別的開胃下飯。
第二草:薄荷
這是我最喜歡吃的一種菜,其性涼辛散,《本草新編》稱其“解風邪郁結(jié),清頭目咽喉”。其清涼感來自天然薄荷腦,可瞬間激活感官。而且到了立秋之后,人很容易犯困,乏力,在這個時候吃上一點,也能讓人更加精神,化解夏末食欲不振的一種情況。
推薦食譜:牛肉薄荷米線
做法:這個牛肉是提前鹵制好的,準備好適量的米線,放入到沸水中,把它燙熟,然后取出來,放入牛肉蓋頭,接著來上一把薄荷,放入一點鹵汁,吃的時候,把它拌勻就可以開吃了。
第三草:魚腥草
它被譽為是云貴川的“伏火狙擊手”,也叫折耳根,我以前不太愛吃,但是在云南吃了幾次之后,反而愛上了這種食材,其性微寒,辛烈。《本草綱目》謂之“散熱毒癰腫”。其獨特“魚腥味”來自癸酰乙醛(魚腥草素),乃天然抗菌成分。
推薦食譜:黃瓜拌折耳根
做法:秋燥比較的明顯,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選擇一道涼菜,把黃瓜洗凈切成條腌制,折耳根搓洗干凈,切成段,放入到一個完整,加入腌制好的黃瓜,放入一點蒜末,還有生抽,以及檸檬汁,把它不斷地進行攪拌,拌勻之后,就可以開吃了。
這里也要提醒大家,三草多性涼,虛寒體質(zhì)可搭配姜片、紫蘇同烹;另外,在采摘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野菜的來源,避免污染區(qū)域采摘;此外,就是魚腥草含微量馬兜鈴酸,不宜長期大量食用。
筆者認為,立秋食草的本質(zhì),是向土地尋求療愈的古老儀式。當我們蹲下身來辨認馬齒莧的肥厚葉片,指尖揉碎薄荷釋放清涼,或鼓起勇氣嘗試折耳根的凜冽——這不僅是口腹之需,更是對自然臣服的修行。三草之味,或酸澀、或辛涼、或腥烈,恰似人生百味雜陳。主動接納這份“不完美”的野性滋養(yǎng),恰是身體與天地最坦誠的和解。也能讓我們在后續(xù)的日子當中,過得更加的舒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