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分享了兩條最高法關于不繳社保的約定無效的文章,很多雇主留言認為這是對小企業(yè)不利的,過去簽了這種約定,如今等于給了別人一個辭職并拿補償?shù)睦碛?,對企業(yè)是雪上加霜。。
這里我給各位雇主解一下困惑。
這個司法解釋不是一味卡企業(yè),反過來其實還有利好的一面——既把“社保必須交”的紅線畫清楚,也給了企業(yè)合規(guī)操作的空間。
先看完整的規(guī)則:
最高法新司法解釋第19條有三句:
第一句:不繳社保的約定一律無效;
第二句:沒繳社保,員工辭職能拿經(jīng)濟補償;
第三句才是關鍵:
企業(yè)補繳社保后,可以要求員工返還之前發(fā)的、替代繳費的那部分‘社保補償’。
什么意思?
比如過去你按‘1,000元/月’發(fā)補償,一年1萬2,5年就是6萬。
現(xiàn)在員工來投訴你沒有繳社保后,員工不僅要補繳個人部分(大約基數(shù)的10%),企業(yè)還可以起訴把這之前發(fā)的6萬從員工那里要回來。
但前提有三步,缺一不可::
1、合同、工資單上白紙黑字寫明“這是社保補貼,補繳就退回”,口頭或微信承諾不算;
2、補貼必須走公司賬戶,備注“社保補貼”,賬上有科目、每月有簽收,私下現(xiàn)金轉賬沒用;
3、拿到社保局的補繳通知,連滯納金和罰款一起交清,有付款憑證。
這三步全做,才能去法院起訴員工要回錢。這法院是支持的。
所以,這不是單向給員工‘武器’,而是把社保問題的因果關系定清楚,依法繳社保是硬規(guī)定,歷史上用補償替代繳費的,補繳到位后可以依法追回。
工資結構可以做,但有兩條死規(guī)矩:
第一,總額必須高于當?shù)刈畹凸べY線;
第二,員工自己該交的社保、公積金,不算進最低工資,要另外掏。
說白了,就是你可以合理拆分工資,比如“基本工資+績效+社保補貼”,既合規(guī),又能防著員工先不交社保、幾年后反手告你補繳,還順帶要經(jīng)濟補償。
最高法院的意思很明確:規(guī)矩要守,空間也給你留了。只要每一步走得合規(guī),就不怕將來被“反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