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弟弟弘晝,當著文武百官和乾隆的面,直接把軍機大臣訥親,一腳踹到地上,打了一頓。乾隆眼睛一瞇,默不作聲,等到弘晝打夠后,他才開口說話:“莫要胡鬧!”然而,乾隆為何從不責(zé)罰弘晝,讓他如此囂張?
弘晝的身份細細追尋起來就很不一般了。弘晝的生母是純愨皇貴妃。純愨皇貴妃的父親是內(nèi)管領(lǐng)耿德金,中等家庭吧,背景不是很強大。所以,耿氏在雍親王府是做格格,也不是特別受寵。
在《甄嬛傳》中,純愨皇貴妃的角色應(yīng)該是端妃,也就是那個出身將門卻病秧子到死的女人。
耿氏生了弘晝一個兒子后就沒再有子嗣,可見其當時在宮中的地位。
她這個狀態(tài)和弘歷的生母鈕鈷祿氏十分相似,而命運就這樣將這兩個女人牽扯到了一起去。耿氏并沒有資格撫養(yǎng)弘晝,雍正又給兒子找了個養(yǎng)母,這個養(yǎng)母就是鈕祜祿氏。
在史籍中這段并沒有明確的記載,不過據(jù)弘晝的后人所說,他是跟弘歷一起長大的,由鈕祜祿氏撫養(yǎng)成人。這段關(guān)系或許也是他能夠囂張跋扈、善終的一個原因,畢竟鈕祜祿氏在教育孩子方面頗有心得,弘歷就極為孝順,弘晝在基本的做人修養(yǎng)這方面也不差。
兄弟二人,兄友弟恭,關(guān)系十分和睦。
弘歷大約12歲的時候在雍正的一番運作之下,將他送到了康熙老爺子的面前。也許有人會問,為什么送弘歷不送弘晝?兩兄弟當時在王府學(xué)習(xí)的時候,差距就分出來了,弘晝自己也說自己無論從學(xué)識還是從智商上,都不及兄長。
雖是謙虛,卻也是事實。
雍正自然要把寶押在可能性高的人身上,況且,康熙老爺子給弘歷算命,他的命格是很不錯的。弘晝這個人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識時務(wù),且不好高騖遠。他知道皇位是弘歷的,自己就主動放棄爭一爭的心,不做那種無謂的犧牲。
恰恰是這種態(tài)度,讓弘歷對他很放心。
值得一提的是,弘晝八歲的時候生過一次大病,據(jù)說是十三爺費了很大的功夫給找的藥,將他的小命救了回來。雍正感激十三爺,對弘晝說:“你十三叔如同你父親一樣?!?br/>咱們換位想,未來的皇帝是自己的親哥,手足情深的那種,皇太后是品行很好的養(yǎng)母,于國有功的叔叔是自己的干爹,如果你是弘晝你爭皇位嗎?
誰不愿當一個閑散的王爺,享盡榮華富貴還不扛責(zé)任。
弘晝就想得開。
雍正發(fā)現(xiàn)這個與世無爭的兒子真是不錯,在臨終前給弘歷留下一封遺詔,一再交代:“你和弘晝從小一起長大,同氣至親,實為一體,一定要誠心友愛,別聽信讒言?!?br/>言外之意就是敲打弘歷當了皇帝后不要手足相殘,弘晝沒有二心,一定要和睦。
乾隆即位后,對弘晝表示出了極大的寬容和善待。他將自己在雍親王府的全部家伙都給了弘晝,并說道:“我當皇帝也用不上了,這些東西都留給你。”
乾隆還加封了耿氏為皇考裕貴妃。
因為鈕祜祿氏很長壽,弘晝一直活在養(yǎng)母的庇佑下,哪怕兄弟二人有爭執(zhí),也有人出來做和事佬,大事化了,小事化無。
訥親是遏必隆的孫子被乾隆重用,是乾隆身前的大紅人,做事嚴苛,舉止傲慢,得罪了不少人。乾隆最寵訥親的時候,他行走于張廷玉之前,權(quán)勢顯赫一時。其他老臣說到底都是給皇帝打工的,誰也不敢開罪寵臣。
但弘晝可是天選的王爺,根本不慣著訥親的臭脾氣。在朝堂上不管不顧地動起了手,乾隆眼見弘晝闖禍,卻沒責(zé)罰他,對外也是宣稱:“誰讓他被我額娘慣壞了,不知禮數(shù),我也拿他沒辦法?!?br/>
實際上,這個紛爭除了有鈕祜祿氏力保弘晝之外,更大的原因是乾隆也要對訥親卸磨殺驢了。盛極而衰,訥親到了下坡路的時候,此番不作為,也許是乾隆有意敲打他罷了。
弘晝是乾隆長子永璜的老師,曾經(jīng)因為永璜在喪禮上哭不出來,他這個當老師的受牽連被罰了三年俸祿,可乾隆很快又從庫里給他撥了一萬兩銀子修房子。
乾隆三十五年,弘晝病逝,有野聞傳是為乾隆所害,實際上是無稽之談,乾隆實在是沒必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