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財聯(lián)社8月11日報道,廣汽埃安計劃對華望汽車進行投資,股權比例將不超過30%。此外,還有消息稱,華望汽車已于8月初正式啟動渠道招商,計劃明年第二季度推出首款中大型轎車。
今年3月19日,廣汽集團宣布,由廣汽集團投資設立的新公司華望汽車技術(廣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望汽車”)正式成立,明確其在智能汽車生態(tài)及高端品牌方面的進一步布局。
廣汽集團和華為將以新公司為載體,通過產品定義、營銷以及生態(tài)服務等多個領域展開全面合作,打造基于全新架構的全新汽車品牌,首款產品定位于30萬級智能新能源車。
這不是廣汽集團和華為的初次合作。
早在2017年,廣汽集團便攜手華為聚焦智能網(wǎng)聯(lián)電動汽車領域展開合作;2021年,雙方合作升級,表示共同開發(fā)AH8車型,定位于中大型純電SUV,將搭載華為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
但到了2023年3月,雙方合作關系生變,廣汽發(fā)布公告稱,決定將AH8項目從“聯(lián)合開發(fā)”變更為“自主開發(fā)”,華為由合作伙伴轉變?yōu)楣獭?/p>
而這個AH8項目,就是后來的昊鉑。
彼時,問界和阿維塔的銷量尚不理想,華為智選車模式和HI模式均未得到有效的市場驗證——還有一種說法是“華為初與汽車廠商打交道,比較強勢”。
如今,廣汽集團與華為重新深化合作倒也不難理解。央/國企背景的汽車公司均已意識到,合資品牌風光不再,沒法再充當“利潤奶?!保瑥V汽的7月產銷快報顯示,廣汽豐田同比微增,但廣汽本田同比下滑近30%。
唯有將自主品牌做大做強才能維持經營,但曾經憑靠傳祺締造自主創(chuàng)奇的廣汽身陷新能源“高開低走”困局。
今年7月,廣汽埃安銷量為2.1萬臺,1-7月累計銷量近13萬臺,同比下滑16%?;叵?023年巔峰時刻,廣汽埃安全年銷量高達49.9萬臺,同比2022年增長超70%,妥妥的新能源頭部品牌,僅次于比亞迪和特斯拉。
經歷銷量下滑陣痛的埃安渴望翻盤。一方面梳理品牌架構,一方面擴充產品線。
今年6月,廣汽埃安曾放出消息,要發(fā)布B端專用品牌,區(qū)分B端和C端,啟動渠道分離。雖然目前還沒有明確消息說這個新品牌叫什么名字,如何運營,但摘掉“網(wǎng)約車”帽子的思路,顯然是沒毛病的。
產品層面,除了推出埃安UT和比亞迪海鷗(參數(shù)丨圖片)/海豚、吉利星愿搶市場,今年還啟動了增程、插混的多能源路線,不再執(zhí)著于純電車。
作為廣汽新能源板塊的重要支撐,想要回歸C端市場主桌的廣汽埃安入股華望,無可厚非。
讓埃安回歸主流消費市場,是提振銷量的必經一步,目前來看,效果還不明顯?;蛘哒f,市場競爭的烈度遠大于廣汽的變革力度。
從廣汽傳祺宣布深化與華為合作,再到廣汽集團通過《關于GH項目的議案》成立新公司與華為深度融合——兜兜轉轉,廣汽集團想要摸索一條更穩(wěn)妥更長久的重振路徑。華望汽車能否幫助廣汽翻盤?值得長期觀察。
華望汽車采用“由廣汽集團全資控股+華為技術賦能”的模式,與華為此前的合作模式(零部件供應、HI模式、智選車)均有所不同。
也許,廣汽認為,這種模式可以規(guī)避“交出靈魂”,同時又能保證華為技術深度賦能——華望的模式被視為HI PLUS。相較于長安持股40.99%的阿維塔,廣汽集團作為華望汽車的全資控股方,似乎更加在意品牌主導權和制造控制權。
理清了主導權的利弊,廣汽才能和華為安心合作造車,畢竟在電動智能化時代,說不清一輛車的主機或靈魂到底是什么。
據(jù)悉,廣汽和華為采用聯(lián)合辦公的模式,從產品定義、研發(fā)到營銷全鏈路協(xié)同,還引入了華為IPD/IPMS(集成產品營銷與銷售)體系,重構業(yè)務流程。
此前,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還專程拜訪任正非,深入學習交流汽車產業(yè)趨勢、營銷創(chuàng)新、客戶洞察、公司改革治理,當然也探討了合作項目推進,“任總的睿智和超前洞見令人欽佩,其先進經驗對廣汽改革發(fā)展、營銷創(chuàng)新和客戶洞察極具價值?!?/p>
“華望”之名,很容易聯(lián)想到華為旗下的技術公司“引望”——名字相近,性質卻大不相同。簡而言之,廣汽全資控股的華望是華為技術的應用者,而引望是華為技術的提供者。目前,阿維塔和賽力斯各持有引望10%股權。
還有一個疑問。
華望新車即將到來,會給昊鉑帶來什么影響?
今年3月,廣汽集團舉行“星靈智行行動計劃暨昊鉑HL預售發(fā)布會”,馮興亞說“未來三年,廣汽集團將以不設上限的決心支持昊鉑,將廣汽集團頂尖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投入到昊鉑中,昊鉑必將成為中國頭部的高端品牌?!?/p>
近期,昊鉑還將推出“星源增程”技術,試圖通過增程版HL(CLTC純電續(xù)航350km)改善續(xù)航痛點,該技術屬廣汽自研體系。
2024年,昊鉑全年累計銷量僅為1.7萬臺,2025年的月銷僅維持千臺水平,產品價格下沉到15-20萬級市場。
如果昊鉑繼續(xù)瞄準30萬級市場,它將和華望形成內部競爭關系。一直以來,昊鉑因為品牌定位模糊不被廣泛認知,隨著廣汽集團高端化從“昊鉑單核驅動”轉向“昊鉑+華望雙品牌”戰(zhàn)略——昊鉑與其被邊緣,淪為試驗性品牌,不如借此重新定位。
準確來說,隨著華望的到來,廣汽應該重新梳理埃安、昊鉑幾個品牌的定位關系。
廣汽“大自主”不是沒有贏過,無論是電動化還是高端化,廣汽都是“起大早”的那一類,卻兜兜轉轉趕了晚集,當下確實輸不起,也等不及了。
試想一下,如果廣汽在2023年堅定選擇和華為聯(lián)合開發(fā),昊鉑的命運或許大不相同,廣汽更沒必要在競爭如此焦灼的時候又去和華為炒一盤回鍋肉。
可惜,沒有如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