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wǎng)
每天早上,位于漳州市南靖縣的“愛和幸福食堂”義工們系著圍裙,圍著灶臺熬粥、炒青菜,有說有笑。
他們在為需要幫助的人準備免費午餐,也見證著一個溫情故事的延續(xù)。
“愛和幸福食堂”的義工們在備餐。林振梅攝
2006年,當?shù)厝藴厍商m夫婦等發(fā)起了草根公益組織“攜手未來”。那時,他們的初衷很簡單——看到山里的孩子沒書讀,老人沒人照顧,心里難受。志愿者們走村串戶,助學、助老、助殘,最多的時候,一次活動有近百人參與。
后來,公益組織名稱改為“愛和公益”。他們想做的不只是簡單的物質幫扶,而是讓每個需要幫助的人都能感受到尊嚴與溫暖。2016年,團隊用獲贈的6間店面和30萬元啟動資金,在南靖縣開設了第一家免費餐廳。2025年,他們與南靖縣民政局簽訂“愛和幸福食堂”共建協(xié)議。
開業(yè)至今,“愛和幸福食堂”已經(jīng)有近12萬人次群眾到餐廳用餐,先后共有3萬多人次的義工參與各項公益活動。
免費背后,是“愛心反哺”的動人密碼。
餐廳的食材,常常承載著受助者的心意回饋——蔡大叔送來的水果、王大爺?shù)乩锏那嗖恕埌⒁逃H手腌制的咸菜……
義工隊伍更是匯聚了教師、司機、企業(yè)家等不同身份的人。比如,原來的救助對象沈大姐,如今成為義工中的一員,她利用自己的會計專業(yè)知識幫助餐廳進行財務管理。
在這股暖流中,還有一支特殊的隊伍——“反哺暖荊城”志愿服務隊。他們中的成員,許多曾是民政救助的對象,如今心懷感恩,也主動加入助人行列,成為“愛心反哺”中動人的一環(huán)。
老人們在“愛和幸福食堂”就餐。林振梅攝
“愛和幸福食堂”始終秉持精準關懷,孤寡老人不僅可以享用免費午餐,義工們更會主動為行動不便的群眾送餐上門。餐廳剩下的飯菜還會送給環(huán)衛(wèi)工等。
愛心人士匿名捐款,構成了餐廳最重要的經(jīng)濟來源。透明運營是餐廳獲得社會大眾信任的基石。餐廳每天雷打不動地公示每一筆善款來源,每個月進行財務公開。
19年深耕,“愛和公益”的愛心版圖不斷拓展。圍繞“弘揚孝道文化”“促進義工成長”等主題,他們精心策劃并推出了系列“孝愛活動”,自2020年5月起已免費發(fā)放超過9萬份滿載心意的“孝心包”,將孝老敬親的溫暖送入千家萬戶。在這個愛心傳遞的隊伍中,不少曾經(jīng)接受幫助的受助者如今已成為傳遞愛心的義工。
“愛和公益”還開展了讀書會活動。自2022年4月啟動至今,該活動已成功舉辦二十期,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讀書會形式,為參與者提供了分享感悟、傳遞溫暖的平臺。
“愛和公益”組織老人們聆聽交通安全知識。林振梅攝
自2006年6月創(chuàng)辦以來,“愛和公益”組織匯聚了數(shù)萬仁愛之士,以志愿服務和愛心捐贈為基石,直接受助人群十幾萬人次,間接受益者不計其數(shù)。更可貴的是,它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從受助走向助人的“反哺者”。
在南靖,“愛和”兩字,早已不單是一家餐廳、一個公益組織的名字,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濃濃的飯香里,在老人的笑容里,在義工的橙色馬甲里,更在那些受助者成長為助人者的身影里,“傳遞”與“反哺”成了最動人的循環(huán),也傳遞了一個19年的溫情故事。(蘇海森 黃玉玟 張海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