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計2993字,預計閱讀8分鐘。
你好哇,我是林小西。
要說起對我影響最深刻的一本書,那必然是周嶺老師 的《認知覺醒:開啟自我改變的原動力》。(以下簡稱《認知覺醒》)
這本書不僅幫我實現了“愿望覺醒”,還幫我實現了“方法覺醒”。
我把它一直擺在書桌邊,時不時翻一翻,常讀常新。
這兩天為了籌備運營幫年度社群的新課,把《認知覺醒》重新聽了一遍,又產生了很多新的思考和感觸!
越讀這本書,越發(fā)現它的價值!
如果說要推薦1本一生必讀的好書,那我會首推《認知覺醒》。
因為,你覺醒之后的生活,會比現在好無數倍!
01.
作者簡介
這本書的作者周嶺老師,在36歲之前,也是“醒著的睡著的人”。
什么意思呢?
就是那種對自己不了解、對生活沒主張、對命運無選擇的感覺。
彼時的周嶺老師,雖然對本職工作非常投入,但業(yè)余時間幾乎被不需要動腦筋的事情占據。
直到他身邊2位關系極好的朋友的命運軌跡發(fā)生了巨變,周嶺老師才開始思考:
我強烈地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要讓腦子變清晰,不再稀里糊涂;
我要掌握更多技能,不再遇事無計可施;
我要主動創(chuàng)造成就,不再被動承受現狀;
把時間拉回到現在,周嶺老師已經出版了《認知覺醒》《認知驅動》《認知覺醒青少版》,還有一本漫畫版應該在制作中。
這期間發(fā)生了什么,能夠讓一個普通人,一躍成為暢銷書作家,實現階層躍遷?
答案就在《認知覺醒》這本書里。
02.
書籍簡介
我常常說,我在28歲開始覺醒。
我覺醒的根源,就是周嶺老師的《認知覺醒》。
這本書不僅幫我實現了“愿望覺醒”,還幫我實現了“方法覺醒”。
書里面提供了很多經過真實的“困惑樣本”檢驗而行之有效的方法論。
周嶺老師在自我成長的同時,也不斷幫助更多的人。
無論是大腦構造、潛意識、元認知、刻意練習等基本概念,還是在自控力、專注力、行動力、學習力、情緒力等具體能力的使用策略上,
周嶺老師都通過自我實踐,形成了相對獨到的原理呈現和具體可行的方法論。
03.
讀書感悟
這本書是我N刷了,幾乎每年都會拿出來讀一遍,會產生很多新的收獲和感悟。
接下來分享幾點書中對我影響很大的觀點。
1)從權重上看,改變量>行動量>思考量>閱讀(學習)量。
針對非虛構類書籍,比如成長類,其實我們閱讀的目的應該是為了改變。
閱讀只是整個過程的開始,閱讀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動,比閱讀本身更加重要。
真正讀好一本書,往往需要花費數倍于閱讀的時間去思考和實踐,并輸出自己的東西。
比如,一篇文章,一段分享,養(yǎng)成一個習慣……
這個過程比閱讀本身更加費力。
只有緊緊盯著“改變量”這個關鍵指標,讀書才有用。
閱讀只是最表層的行為。
最重要的還是通過思考和行動,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生活,乃至改變自己的人生。
22年10月份之前,我讀書的方式就是,集中精力很快讀完。
讀完之后呢?就沒有然后了……
那時候雖然讀了很多書,但是一直看不到自己的進步與成長,導致嚴重懷疑自己的能力。
后來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沒有輸出。
輸入--思考--輸出,要形成一個閉環(huán),才能讓知識更好地留存在自己腦子里。
我雖然一直在大量閱讀,但是幾乎沒有將知識用在自己的生活和實踐中,所以難以產生任何改變。
后來,我在讀書時,不再盯著數量。
而是緊盯讀書的質量,哪怕只有1、2個點讓我產生切實的改變,就足夠了。
via 《認知覺醒》
2)學?金習?字塔&閱讀?字金?塔
周?老嶺?師在第5章《學習力》一篇中提到?兩了?座金字塔——學?金習?字塔&閱讀?字金?塔。
學習金字塔,討論了學習內容平均留存率。
包括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兩種形式。
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出:
如果只閱讀不輸出,學習內容平均留存率僅為10%。
通過教授給他人,則可高達90%。
via 《認知覺醒》
閱讀金字塔,將閱讀分為從淺到深不同的層次。
最高的層次是,自?讀己?書+踐行提煉+輸?教出?授,也就是“費曼學習法”。
即以教代學,將你所學的知識,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傳授給他人。
書本中?知的?識得到了轉化,我?的們?閱讀?更會?加高效。
這也就是為什么小西鼓勵大家積極分享讀書心得與感悟的原因。
輸出能夠倒逼自己思考,這樣讀過的書印象更加深刻。
另一方面,只有對別人講明白了,才說明你對這個知識點掌握的程度比較深了。
之前分享過,我有7個月的時間里,一直讀書但是總感覺自己沒有任何進步與成長。
我就是陷入了一個誤區(qū):只?書讀?不輸出,只滿足于輸入過程的閱讀。
后來我開始日更寫作,短短半年時間,公眾號漲粉2000+,全網讀者10000+,靠的就是寫作輸出,倒逼自己思考。
寫作,是適合我輸出、教授給他人的方式。
你也可以通過寫作、音頻、視頻等形式,將自己所學教授給他人。
通過教授,你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掌握也會更深刻。
所以,我也非常推薦大家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開始輸出。
via 《認知覺醒》
3)復利效應
愛因斯坦曾說:復利威力巨大,堪稱世界的第八大奇跡。
復利效應顯示了價值積累的普遍規(guī)律:
前期增長非常緩慢,但到達一個拐點后會飛速增長。
前面講到,36歲的周嶺老師覺醒了,毅然決然開始探索。
而如今,周嶺老師已經是3本暢銷書的作者,還有一本漫畫版在制作。
周嶺老師本身,就是一個“復利效應”的真實代表。
然而,這期間,周嶺老師也必定經歷了很多默默無名的時刻。
寫的東西沒人看、公眾號沒人關注、不被身邊的人理解甚至被嘲諷……
但是,他清楚地知道復利效應的規(guī)律,在黎明到來之前,選擇了繼續(xù)堅持。
他迎來了拐點,終于產生了突破,開啟了飛速增長,實現了階層躍遷。
via 《認知覺醒》
自從日更寫作之后,我也有這種感覺。
我從2016年注冊這個賬號開始,一方面缺乏運營思維,另一方面總是斷斷續(xù)續(xù)地更新,甚至斷更幾個月。
所以直到22年12月,6年積累的讀者只有1200+人。
而自從日更以后,短短6個月時間,讀者漲了2000+!
這一切都離不開日更寫作,因為它是極具復利效應的事情。
當然,我之前有很多年的基礎,可能會比新人強一點。
但是,每個人都是從菜鳥開始的。
不能拿新手的現在對比高手的現在,我們應該對標的,是高手的起始點。
你會發(fā)現,高手最開始寫的也很爛,可能你還會驚呼:
什么玩意兒???!還沒我寫得好!
你瞧,那些高手也不是生來就是高手,他們只不過是通過正確的方法,進行大量的刻意練習,才有了今天的成績。
對于寫作這件事,如果一直不開始,一年后你可能還是老樣子;
如果開始寫了,一年后你就會超越大多數人。
這是我的切身體會和經驗,真誠地推薦大家開始寫吧!
04.
寫在后面
周嶺老師寫道:
每天有事情做不代表覺醒,每天都努力也不代表覺醒,
真正的覺醒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渴望,立足長遠,保持耐心,運用認知的力量與時間做朋友。
而我之所以選擇寫作,并且擁有極度的耐心,就是因為從這本書中得到了智慧。
同時也從周嶺老師身上,看到了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只要我保持創(chuàng)作,持續(xù)為需要的人提供價值,我就可以產生收益。
當然,更重要的是,我可以持續(xù)不斷地獲得自我成長。
周嶺老師還說:
人與人之間的根本差異就是認知能力上的差異,因為認知影響選擇,而選擇改變命運,所以成長的本質就是讓大腦的認知變得更清晰。
周嶺老師通知廣泛涉獵不同領域的書籍, 看到了自己成長的可能性,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清楚了部分規(guī)律和真相,知道了實現夢想的方法和路徑……
而它們的集合,就呈現在《認知覺醒》中,等待著你去發(fā)掘。
在書中,你會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
祝:
認知覺醒。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