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的黃褐斑越來越多,像一層洗不掉的陰影,讓不少女性對著鏡子唉聲嘆氣。激光祛斑治標不治本,沒過幾天又長出來了,中醫(yī)有什么好方法?
黃褐斑是怎么引起的?
新加坡貢方堂TCM中醫(yī)科專家丘保潤指出,黃褐斑并非單純的皮膚問題,而是身體內部失調的 “信號燈”。從中醫(yī)來看,主要與這三大因素相關。
1.肝氣郁結:長期壓力大、情緒低落,肝氣不通暢,氣血瘀滯于面部,形成斑點。
2.脾虛失運:飲食不規(guī)律、脾胃虛弱,氣血生成不足,面部肌膚失養(yǎng),斑點趁虛而入。
3.腎陰不足:熬夜、勞累耗傷陰血,虛火上炎,灼傷肌膚,斑點難退。
丘醫(yī)師強調:“很多人只靠激光治標,卻忽略了內調。而中醫(yī)治療黃褐斑,絕非簡單的‘見斑治斑’,而是直指病根——疏肝解郁、調和氣血。只有解決了內在的失衡狀態(tài),才能真正淡化色斑,并有效防止其復發(fā)?!?/p>
黃褐斑中醫(yī)怎么治療最有效?
面對復雜的黃褐斑成因,丘保潤醫(yī)師重點推薦了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經(jīng)典名方——逍遙散。此方被譽為千古祛斑第一方,其組方精妙,堪稱調理黃褐斑的 “經(jīng)典方”。
逍遙散由甘草、當歸、茯苓、白芍、白術、柴胡、薄荷、生姜組成,具有疏肝解郁,養(yǎng)血健脾之功效。
方中柴胡、薄荷強力疏肝,解開郁結的氣機,恢復氣血運行的通道,從根本上消除瘀血形成的土壤。
當歸、白芍滋養(yǎng)肝血,白術、茯苓、甘草健脾益氣,氣血充足則面色紅潤有光澤,肌膚得到充分濡養(yǎng)。
白術、茯苓健脾祛濕,消除阻礙氣血運行的濕濁,使氣血能順暢上達于面。生姜能溫胃和中,辛散助柴胡疏肝,且能制白芍之寒。
全方肝脾同調,氣血兼顧,使體內環(huán)境恢復和諧平衡。內在環(huán)境改善了,外在的色斑自然逐漸淡化消退。
加減妙用:
血瘀明顯者:加桃仁、紅花、丹參活血化瘀。
腎陰虛者:加熟地、山茱萸、枸杞子滋補腎陰。
虛火旺者:加丹皮、梔子清虛熱。
濕濁重者:加薏苡仁、澤瀉利濕。
氣滯甚者:加香附、郁金增強行氣之功。
伴失眠焦慮:加酸棗仁、合歡皮安神解郁。
醫(yī)案
患者:羅女士,42歲。
主訴:雙頰、額頭對稱性分布深褐色斑片已逾十年。工作壓力巨大,長期熬夜,情緒焦慮易怒,常感胸悶脅脹,經(jīng)前乳房脹痛明顯,月經(jīng)時有血塊,睡眠差,乏力。
初診:面色晦暗。舌質暗紅、邊有齒痕,苔薄黃,脈弦細。
診斷:黃褐斑(肝郁脾虛兼血瘀型)。
治法:疏肝健脾,養(yǎng)血活血。
處方:逍遙散加減。
基礎方:柴胡、當歸、白芍、白術、茯苓、甘草、薄荷、生姜。
加味:丹參(活血祛斑)、香附(增強疏肝理氣)、合歡皮(解郁安神)、薏苡仁(健脾利濕)。
結果:第一療程(4周)后,情緒明顯改善,胸悶脅脹、經(jīng)前乳脹減輕,睡眠好轉,面色稍顯光澤,色斑顏色略變淺;第二療程(4周)后乏力感消失,精神轉佳,色斑面積開始縮小,邊界變得模糊,顏色繼續(xù)變淡;堅持治療共約4個月后,面部色斑基本消退至肉眼難辨程度,僅日光下仔細看有極淡痕跡。膚色均勻透亮,整個人精神狀態(tài)煥然一新。隨訪半年,斑未復發(fā),患者對效果非常滿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