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光著腳在破廟屋頂修瓦,一個坐在高檔辦公室里翻商業(yè)計劃書;一個修的是戒律清凈,一個玩的是利益算計。這兩個和尚的不同道路,最終帶來了注定的結(jié)果。
這兩個人,一個是因“最帥和尚”的名號火遍全網(wǎng)的釋明心,一個是因為爭議纏身、被逐出佛教圈的釋永信。兩個人的選擇,代表了兩種不一樣的價值觀。
從公務(wù)員到和尚
釋明心小時候,家里條件不算富裕,但吃穿不愁。獨生子從小被寵著,也被寄予厚望。
他性格里有點“軸”,從小最愛琢磨一些不該小孩操心的事,人生的意義是什么?活著是為了什么?沒事看著天空就開始思考。
畢業(yè)之后,金漢杰順利考入當(dāng)?shù)毓珓?wù)員的崗位。按理說,這“鐵飯碗”工作,那是放在小地方人人都眼紅的好日子。
穩(wěn)定、體面又有社會地位,父母張口閉口還能以兒子為榮耀。到了彼時彼刻,誰碰上這樣的職位不得偷著樂?
可他和別人不一樣,重復(fù)機械的工作讓他的心無處安放。早出晚歸、填表開會,對別人來說是穩(wěn)妥安逸,對他來說卻成了心靈上的無盡折磨。
2006年,一首佛樂《輪回》意外闖入他的生活,清凈寂靜的旋律讓他心里猛地像撞進(jìn)個聲音,人生,難道就有別的路可以選嗎?
這個念頭一出,就再也壓不住,而這就是一切的開始。
“最帥和尚”的一夜成名
放著公務(wù)員的“鐵飯碗”不端,選擇出家,這不是簡單的“沖動”可以解釋的。尤其在家人眼里,這簡直就是瘋了。
爹媽聽說后急得直掉眼淚,親戚朋友都來勸,說這是“不務(wù)正業(yè)”。但他很清楚自己心里的答案,為此默默堅持了整整三年,才能說服家人勉強答應(yīng)他的“離經(jīng)叛道”。
當(dāng)然,這還附加條件,不允許在老家出家,還俗回家得穿便裝,別讓街坊鄰居知道。
2009年,金漢杰在妙智寺剃度,取法號釋明心,一腳踏進(jìn)了另外的生活。他考入中國佛學(xué)院,四年時間沉心鉆研佛學(xué)。這里沒有利益明爭暗斗,滿是古佛清燈的世界,讓他覺得踏實、安定。
那時的釋明心話不多,腳踏實地,專心身邊的每件事。畢業(yè)后,他沒有去那些香火旺盛的大寺廟,而是選擇回到家鄉(xiāng)的普安寺。
這是一座破到不能再破的廢廟,荒草長得比人高,屋子漏雨,佛像落灰。釋明心帶著一群師兄弟硬是卷起袖子,把這里從破茅草窩改成了能禮佛堂。一年一年熬下來,廟修好了,信眾也跟著來了。
或許是佛笑看因果,但2014年的一張照片卻成了釋明心命運的轉(zhuǎn)折點。
那張照片中的他穿著灰僧袍,低頭掃著落葉,陽光剛好斜斜打在臉上,眉清目秀得不像尋常印象中的和尚,一下子就讓全網(wǎng)炸開了鍋。
“這和尚也太帥吧!”、 “像偶像劇里走出來的”,網(wǎng)友們爭相傳遞,“最帥和尚”的稱呼也從此響徹網(wǎng)絡(luò)。
富豪追求
照片讓釋明心的知名度上了一個臺階,也帶來了滾滾而來的麻煩。寺廟香火旺了,可來的不少人倒不是求佛心靜,而是撒著自拍桿想拍下“最帥和尚”。
當(dāng)事人照樣每日誦經(jīng)、干活,對這些喧鬧完全拔高眼皮??捎行膀}擾”,卻不是一句“隨緣”就能消解的。
最典型的事件,要屬那位富婆開著百萬級法拉利堵在寺門口,放話愿意“以身相許”、“房車金錢隨便提條件”。
換誰聽了不得心頭一震?但釋明心卻毫不遲疑地按下了“塵緣已斷”。不僅沒動一絲雜念,還警覺地報警維持秩序。
這事傳開后,“有定力”的稱呼跟著追風(fēng)而至。不動心是一種考驗,而守持本真則更為難能可貴。釋明心拒絕的,不僅僅是金錢和情感誘惑,還有對“初心”的試探。
每念及此,他只以“隨緣”笑之,任外界詬病炒作也懶得解釋。
另一邊,釋永信走了截然相反的路
再來說釋永信。這個名字大家應(yīng)該也不陌生,“少林寺大當(dāng)家”、“商業(yè)帝國掌門人”,在各種議論下,他的一舉一動直戳公眾眼球。但他的出發(fā)點和經(jīng)歷,與釋明心完全是兩回事。
釋永信在16歲入少林寺,那時候寺里的商業(yè)化遠(yuǎn)沒現(xiàn)在這么發(fā)達(dá)。作為第30代方丈,他曾做過努力,比如保護(hù)少林功夫遺產(chǎn)、推廣文化交流。
但不知從何時起,他的名字開始與“商業(yè)化”深度綁定。少林寺變成了年收入幾十億的商業(yè)帝國,舞臺上下都是他縱橫捭闔的身影。
注冊700多個商標(biāo),涉足房地產(chǎn)、旅游、醫(yī)藥,關(guān)于釋永信的種種爭議也隨著這些“商業(yè)化操盤”浮現(xiàn)。
挪用寺院資金,和很多個女性有著不清不楚的親密關(guān)系,甚至有人曝出多個孩子的私生子傳聞。
據(jù)釋永信自己說他的月薪只有700元,但是從他的出行來看,完全不出他的月薪只有幾百塊的人,倒像是哪一個暴發(fā)戶一樣,出門戴著金絲袈裟,開豪車,住豪宅,就連家里的人跟著沾光。
甚至還在自己村里買地建廟。
這些事件,直接讓他從信眾信仰的高臺跌落,最終佛教協(xié)會注銷了他的戒牒。
釋明心選擇清修,堅持做的是默默積聚信眾的事;釋永信擁抱繁華,做的是把寺廟商業(yè)帝國化操作。兩人走了兩條不同的路,結(jié)局也天差地別。
結(jié)語
寺廟要與時俱進(jìn)現(xiàn)代化,但根本不能丟,分寸感是佛家講究的大智慧。
有人說釋明心“傻”,但他信仰的是佛教初心,也守住了那份清凈。與釋永信相比,這才是信眾眼中真正的修行者吧?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