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俄難,俄方稱為布拉戈維申斯克華人屠殺,是指在1900年,俄羅斯在海蘭泡和江東六十四屯等地對中國人進行屠殺的事件,事件中共有約7000名中國民眾遇難。1900年是農(nóng)歷庚子年,海蘭泡慘案和江東六十四屯慘案被合稱為“庚子俄難”。
海蘭泡位于精奇里江口西岸和黑龍江北岸交界處,與黑河市隔江相望,其名稱源自于“哈喇泊”,意為黑泡子或者黑河。
《璦琿條約》簽訂后,海蘭泡被納入俄羅斯帝國版圖,改名為布拉戈維申斯克(意為報喜城)。同年12月20日,被指定成為俄羅斯帝國阿穆爾州首府。1894年,海蘭泡人口約2萬人,1900年,增至4萬人,其中中國人占萬人以上,長期居住者幾千人,以山東黃縣(今山東省龍口市)、掖縣(今山東省萊州市)人數(shù)最多,少數(shù)來自于直隸、廣東等其他省份。
江東六十四屯位于精奇里江口南至霍爾莫勒津屯,黑龍江左沿岸地帶,“南北一百五十里許,東西八十里許”。
村莊是由清政府在清剿雅克薩沙俄侵略者時設立的軍屯點發(fā)展起來的,通稱江左旗屯。人們又習慣于以屯數(shù)命名,記載中出現(xiàn)過“二十八屯”、“三十余屯”、“四十三屯”、“四十八屯”等名稱。
慘案發(fā)生前,這里有六十四個村莊,又地處璦琿江東,故稱璦琿江東六十四屯。
江東六十四屯的居民由漢、滿、達斡爾族組成,據(jù)俄國當局1881年調(diào)查,“中國臣民達一萬四千人,其中漢人八千六百人,滿族四千五百人和達斡爾族九百人……共一千二百六十六戶?!?/p>
達斡爾族居住在六十四屯東部和南部,滿族集中在璦琿對岸上下一帶,漢族分散于六十四屯各處,或單獨成村,或和滿族、達斡爾族混合居住,其中絕大多數(shù)是山東和山西的移民。
滿族和達斡爾族在語言、服裝和風俗習慣上與漢人基本相同,“同時講話彼此都懂”。
三個民族都從事農(nóng)耕,種植大豆、小麥、小米等作物;釀造燒酒,暢銷黑龍江兩岸;所需布匹和農(nóng)具靠江右供給。居民人數(shù),自一八八一年之后,俄方未進行過統(tǒng)計,一直沿用一萬四千人這一數(shù)字。中國有關記載為七千余人或萬余人,顯然不是居民達到的最高數(shù)字。
據(jù)《阿穆爾報》負責人的估計,慘案發(fā)生前居民為三萬五千人,除去臨時居住的礦工等流動人口一萬五千人,原有居民約二萬余人。
1858年,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與沙俄東西伯利亞總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穆拉維約夫簽訂了不平等的《璦琿條約》,其中規(guī)定:中俄由額爾古納河沿黑龍江至??趧澖?,右岸屬中國,左岸屬俄國、“黑龍左岸由精奇里河以南至豁爾莫勒津屯,原住之滿洲人等,照舊準其各在所住屯中永遠居住,仍著滿洲國大臣官員管理,俄羅斯人等和好,不得侵犯”。
據(jù)此,中國黑龍江以北60萬平方公里領土劃歸了沙俄,只保留了江東六十四屯中國居民的永久居留權和清政府對這些居民的永久管轄權。
中國在喪失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保留了一點殘存的權利,固然是中方代表據(jù)理力爭的結果,但俄方代表同意保留,主要是考慮自己利益的需要。俄方談判代表彼羅夫斯基說,“允許目前居住在左岸的中國居民居住一段時期”,“這對我們不但沒有任何害處,相反,會有好處”,因為“我們的移民還需要他們的糧食”。
這段話不僅道出了沙俄允許保留六十四屯居民的居住權的真實原因,而且暴露了沙俄侵略者的極端虛偽性。他們在條約上信誓旦旦地保證“永久居住”,暗地里僅僅是允許居住“一段時期”??梢哉f從璦琿條約簽訂之日起,江東六十四屯就隱伏下了嚴重的危機。
《璦琿條約》簽訂后,沙俄加緊向黑龍江左岸移民。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起,沙俄在遠東地區(qū)推行“俄羅斯化”政策,在大批移入俄羅斯人的同時,殘酷地滅絕當?shù)卦∶褡?。隨著移民的增加,對耕地的需求量變大,但阿穆爾省雖地域廣大,卻大都是森林、莽野和沼澤地,只有黑龍江上游和中游沿岸地帶適于耕種,于是江東六十四屯這片適宜耕種的肥田沃土就成為沙俄侵奪蠶食的對象。
簽訂《璦琿條約》場景的復原:
1879年,沙俄占去段山屯草甸、牧場。1883年,占去“墾地二百四十余坰、荒地四十余里”。
在沙俄的蠶食下,江東六十四屯的面積縮小為長約一百四十華里,寬約四十二華里,約一千六百平方公里。
1894年,沙俄官員馬丘寧根據(jù)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提出徹底解決“結雅河畔(即江東六十四屯)滿洲人”問題的報告,決定取消清政府對江東六十四屯居民的管轄權和境內(nèi)中國居民的居留權。馬丘寧報告出臺前后,沙俄阿穆爾省當局加緊了侵吞江東六十四屯的步伐。1893年,沙俄官兵“直搗補丁屯”,毀酒鋪三十余家,“屯中聚酒成渠”,損失“三百余萬之多”。
1898年,沙俄官兵在各旗屯“調(diào)查人民戶口、房屋產(chǎn)業(yè)、六畜數(shù)目”,企圖強行征稅。清政府璦琿當局“撥派官兵一哨,過江保護旗屯”,被俄軍強行繳械,幾乎演變成武裝沖突。
此后“俄人之驕橫日肆”,終于積成流血慘案。
“海蘭泡大屠殺”和“江東六十四屯慘案”
1900年6月初,沙俄總參謀長借口東北地區(qū)義和團運動興起,電令阿穆爾省總督戈羅戴科夫“密切監(jiān)視”黑龍江邊境地區(qū)。
1900年6月23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宣布阿穆爾軍區(qū)進入戰(zhàn)爭狀態(tài)。
6月25日,阿穆爾軍區(qū)和西伯利亞軍區(qū)同時實行軍事動員。1900年6月27日,這兩個軍區(qū)分別征召一萬六千八百五十五名和九千五百一十五名預備役兵員入伍,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了軍事動員。
1900年7月9日,沙皇命令兩路俄軍分別在伯力和雙城子集結,待命進攻哈爾濱和牡丹江。
1900年7月15日,前往支援待命進攻哈爾濱俄軍的兩艘俄輪“米哈依爾號”與“色楞格號”駛抵璦琿江面。
璦琿駐軍“飛渡往阻”,“色楞格號”開炮射擊,中國軍隊奮起還擊,擊傷“色楞格號”,重創(chuàng)“米哈依爾號”,擊斃擊傷俄官兵五人。
沙俄阿穆爾省軍管省長格里布斯基率騎步炮兵趕到璦琿對岸的俄軍哨所,炮擊璦琿城。
黑河屯駐軍以為俄軍發(fā)起全面進攻,回擊海蘭泡,這就是所謂的“黑龍江事件”。
格里布斯基以此事件為借口,對海蘭泡和江東六十四屯的中國居民進行了血腥的大屠殺。
1900年7月15日,格里布斯基下令禁止中國人渡江,并扣留所有的渡船,
海蘭泡市警察局開始逮捕所有的中國人。16日,全副武裝的哥薩克和義勇兵闖入中國人的住宅和商店,不分男女老幼一齊押走,就連“懷抱的嬰兒也被強拉了出來”。
當天共搜捕了三千至三千五百人,先被俄兵包圍在中國居民區(qū),一些人往外沖逃,當場被殺害五六十人。
后來這些人被轉移到市警察局,警察局容納不下,當晚又被押送到精奇里江邊一個鋸木場里。
1900年7月17日清早,俄軍以“送中國人過江”為由,徒步二十多里,將中國人驅趕至布拉戈維申斯克的黑龍江邊上,沿途行動不便的老幼婦孺被殺。到達江岸時,中國人發(fā)現(xiàn)根本沒有一條渡江用的船和木筏。俄軍從三面將中國人層層包圍,用鞭打、刀刺、斧砍、槍擊,將中國人驅趕到江中淹死。先跳入江中的人很快被溺斃;不敢下水和反抗的人遭到射殺和砍殺,或是被俄軍三兩個將辮子拴在一起,然后推進江里,懷抱中的嬰兒也不能幸免;氣息未絕的傷者,被俄軍用槍托打死后扔進江里或是抓住衣襟直接踢進江里;少數(shù)在江中泅渡的中國人,遭到俄軍的射殺。浮尸飄滿江面,岸邊到處是受害者的鞋、帽子、手提包和其他零碎東西。隨江波漂流至對岸的幸存者80余人,赤身露體,皆昏迷不能說話。從17日至21日,俄方共進行了四次屠殺,共有約5000名中國人遭到殺害。22日,阿穆爾當局宣布:海蘭泡市內(nèi)的中國人已經(jīng)全部肅清。
對此慘劇有如下記載:
“手持刺刀的俄兵將人群團團圍住,把河岸那邊空開,不斷地壓縮包圍圈。軍官們手揮戰(zhàn)刀,瘋狂喊叫:‘不聽命令者立即槍斃!’人群像雪崩一樣被壓落入黑龍江的濁流中去。有的想拼命撥開人流,鉆出羅網(wǎng);有的踐踏著被擠倒的婦女和嬰兒,企圖逃走。這些人或者被騎兵的馬蹄蹶到半空,或者被騎兵的刺刀捅翻在地。隨即,俄兵一齊開槍,槍聲、怒罵聲混成一片,凄慘之情無法形容,簡直是一幅地獄景象?!?/p>
“當婦女們把她們的孩子拋往岸上,而且乞求至少能搭救她們的孩子時,哥薩克卻逮住這些嬰兒,挑在他們的刺刀上,并將嬰兒們割成碎片?!?/p>
經(jīng)過這場血腥的屠殺,中國人“傷重者斃岸,傷輕者死江,未受傷者皆投水溺亡,骸骨漂溢,蔽滿江洋”。
岸上“堆積如山的‘尸體’,大都是氣息未絕的活人”,他們都被“一古腦兒地投入江流”,水面又浮起一層半死的人筏,翻滾著向東流去。
這就是震驚中外的“海蘭泡慘案”。
1900年7月17日,阿穆爾當局進行海蘭泡大屠殺的同時,另派出軍隊撲向江東六十四屯,對中國居民舉行了“多次掃蕩”。
俄兵“驅各屯居民聚于一大屋中”舉火焚燒,大部分被活活燒死”。
俄兵又“沿村發(fā)火”,毀盡房屋,槍殺居民,僅博爾多屯一地就殺害了上千人。
最后俄軍將“未及過江者,不分男婦老幼,農(nóng)夫工匠,負販商賈及民間各行等業(yè)一同逼入江中,通共浮水得生者不過六七十人,其余均被逼溺死江中,浮尸蔽江者數(shù)日不絕”。至21日,俄軍將中國居民的村莊“全部搗毀干凈”。
這次江東六十四屯慘案,又奪去了二千余名中國居民的生命。海蘭泡和江東六十四屯遇難者的尸體漂浮在黑龍江水面,直到三星期后還有尸體上浮,僅在一個小沙嘴上,就有浮尸150具。無數(shù)死難者尸體順流淌去,江面漂浮油層,江水為之奇腥。
1900年7月31日,海蘭泡市議會舉行會議,授權格里布斯基征用江東六十四屯中國居民所遺棄的糧食、家畜,以供民用和軍需,拍賣海蘭泡中國居民的財產(chǎn),并利用中國人的住宅和商店作為軍用醫(yī)院和宿舍。
中國居民的全部田園財產(chǎn)均被沙俄軍事當局征用和沒收。
俄軍奪取六十四屯之后,立即以它和海蘭泡為基地對中國東北地區(qū)進行野蠻的征服。戈羅戴科夫首先派俄輪駛入額爾古納河、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摧毀中國沿江卡倫和村鎮(zhèn),派騎兵深入烏蘇里江左岸大肆燒殺。
接著俄軍主力撲向黑河屯與璦琿。他們將黑河屯“未及逃走的居民全部殺戮和投入火堆”,全部夷平了這個“擁有五六千人口的城鎮(zhèn)”。
在璦琿城中“四向焚燒”,使“數(shù)千余房,毀盡為墟”,只留下一座營盤和一個火藥庫供他們作戰(zhàn)使用。
在伊爾庫茨克、尼布楚、伯力、海參崴、斯列堅斯克、雙城子、庫頁島等地區(qū),沙俄對當?shù)氐闹袊用褚舱归_屠殺,遇害的中國居民數(shù)量不下20萬。
1900年8月4日,阿穆爾省軍管省長格里布斯基宣稱:“根據(jù)《璦琿條約》規(guī)定一直歸中國當局管轄的前滿洲外結雅地區(qū)(即江東六十四屯)及阿穆爾河(黑龍江)右岸為我軍占領之滿洲土地,已歸俄國當局管轄。凡離開我方河岸的中國居民,不準重返外結雅地區(qū)”。
僅海蘭泡和江東六十四屯的大屠殺,就有7000多名中國人被殺害。
美國歷史學家貝弗里奇說:“這一慘案是俄國在遠東歷史中臭名昭著的丑聞?!?/p>
日本人石光真清指出,這是黑龍江上有史以來“最大的屠殺,最大的悲劇,最大的罪惡!”
俄國人多伊奇認為,“沙俄實行的這種慘無人道的做法,只有與中世紀審判異教徒的宗教法庭和西班牙對異教徒、猶太人和摩爾人的迫害才可以相比擬?!?/strong>
列寧說:“他們殺人放火,把村莊燒光,把老百姓驅入黑龍江中活活淹死,槍殺和刺死手無寸鐵的居民和他們的妻子兒女,沙皇政府在中國的政策是一種‘犯罪的政策’?!?/strong>
根據(jù)清朝東北地方當局的估計,僅江東六十四屯居民“所遺房產(chǎn)、牲畜、糧食、犁具及資財器物,估計約值五六十萬盧布”,另一種估計為三百余萬兩。此外土地損失為“一百萬盧布(每俄畝按十盧布計算)”,總數(shù)不少于一百五六十萬盧布。加上“海蘭泡慘案”的損失,中國居民總共損失約為二百五六十萬盧布。
慘案之后,中國歷代政府同沙俄、蘇聯(lián)政府進行過多次交涉,要求歸還領土,但由于各種復雜原因的限制,交涉均無結果。現(xiàn)在海蘭泡、江東六十四屯屬俄羅斯聯(lián)邦阿穆爾州管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