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是長征中沖鋒陷陣的紅軍將領,又是開創(chuàng)"舒體"書風的一代宗師。他被贊譽為“紅軍書法家”“馬背書法家”“黨內一支筆”,是中國書法家協會創(chuàng)始人和首任主席。
毛澤東詞 減字木蘭花 廣昌路上
今年是舒同誕辰120周年。 《舒同書法藝術文獻展》和《舒同書法學術研討會》將于近期在上海舉行,而藝履.美術館已先期在互聯網平臺上線三期《紀念舒同誕辰120周年書法特展》,讓更多人走近他的藝術世界,感受藝術的溫度與時代的回響。
此次展覽精選舒同不同時期的書畫佳作,涵蓋其早年的鋒芒初露、中年的沉穩(wěn)大氣,以及晚年的返璞歸真。這些作品融匯古今,剛柔并濟,既有顏筋柳骨之雄渾,又具時代革新之氣象。透過它們,觀眾不僅能領略“舒體”書法的美學精髓,更能感受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歷史情懷。
自書詩一首
舒同的一生是“革命與書法”的一生。他的筆墨既鐫刻在延安窯洞的土墻上,也閃耀于名勝古跡、高等學府的門牌與匾額之中。這種雙重身份賦予其特殊的歷史影響——當同時代書家仍在書齋臨帖時,舒同的書法已隨著革命足跡和新中國建設的步伐,完成了從傳統(tǒng)書藝到現代審美的蛻變。他書寫了“中國抗日軍政大學” 校牌及 “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的校訓,1959年北京十大建筑之一的全國農展館落成到山東請他題名。
舒同題字的場館之一。
舒同無論身處戰(zhàn)場還是工作崗位,始終堅持書法創(chuàng)作。據統(tǒng)計,他為《大眾日報》、《青島日報》、《福建日報》、《廈門日報》、《西安晚報》等數百家報刊題寫刊名,為華東師大、同濟大學、宋慶齡故居、協和醫(yī)院、黃鶴樓等數百家單位題寫匾額。1988年,他先后在北京、濟南、上海、福州舉辦個人書法展,并兩次率領中國書法家代表團訪日,為中國書法藝術的對外傳播和交流做出了開拓性貢獻。1995年出版的《舒同書法集》,收錄了他 1926年至1984年間的90余件作品,涵蓋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等多種字體。
舒同題字的場館之一。
舒同是中國書法事業(yè)的繼承者和開拓者,他的筆墨,既是對傳統(tǒng)的致敬,也是對創(chuàng)新的探索,在點畫轉折之間,盡顯大家風范。他創(chuàng)立的“舒體”從“二王”入手,以顏、柳之楷為本,取各家各體之長,使圓渾之勁,用藏鋒之功,寓巧于拙,借古于今,創(chuàng)獨特風格,立“七分半”字體。即結體上楷、行、草、篆、隸五體各取一分,風格上顏、柳各取一分,何紹基取半分,合稱“七分半”,兼具傳統(tǒng)書法的韻味與現代審美的氣息,體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
舒同以書法聞名于世,而他常趁筆墨余韻勾勒的梅蘭竹菊,鮮有示人?!都o念舒同誕辰120周年書法特展》特別在線上呈現這些佳作,帶大家一窺先生藝術世界的另一面。
舒同的繪畫作品。
長期以來,舒同的書法雖然流布全國,深受文化界和書法愛好者喜愛,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但是從學術的不同維度梳理其書法的學術成果還不多,這與他的藝術成就存在很大的反差?!跋Mㄟ^本次文獻展和研討會對于舒體書法進行一次全面的學術性批評,并梳理20世紀中國書法史,為今后的現當代書法研究提供一個范例。”展覽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