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能把殲-10C的生產(chǎn)線談下來,哪想到中方把口子扎得比鋼桶還緊。給巴方定制的 60 架殲 - 10C眼看要交完了,可咱們給渦扇 10B 發(fā)動機上的三道 “緊箍咒”,愣是讓巴鐵碰都碰不得:冷控鎖牢牢捏在中方工程師手里,源代碼藏在北斗加密系統(tǒng)的深宮里,最狠的是自毀鎖 —— 敢硬拆?核心葉片直接融成廢鐵疙瘩,連回爐的機會都沒有。
別說巴方36 名飛行員能在滄州基地受訓,聽著挺敞亮,可每次練完,塔臺電腦立馬把飛行數(shù)據(jù)清得比臉還干凈,想留個備份?門兒都沒有。
你以為這是中國不講 “兄弟情”?當年 “梟龍” 合作時,咱們可是掏心窩子的。技術、圖紙、工程師全打包送過去,手把手幫著巴基斯坦在卡姆拉建生產(chǎn)線、培訓隊伍,恨不得把家底都亮出來。那時候講的是情分,可這情分換回來的,卻是結結實實的教訓。
2018 年,我國無人機技術參數(shù)泄露,到現(xiàn)在都是軍工人心頭的痛,那年,土耳其一款TB2 察打一體無人機突然爆紅,說是“自主研發(fā)”,外形、技術架構幾乎和我國 “彩虹” 系列一模一樣,內行的軍工人一看就知道,這根本就不是仿制了,這是完全的照搬照抄。
更讓人憋氣的是,土耳其的這些技術參數(shù),高度懷疑是巴鐵兄弟泄露給他們的。就因為這次泄露,我國在中東無人機市場60%的訂單直接飛了。沙特、阿聯(lián)酋、伊拉克這些老客戶,轉頭就去買土耳其的貨, 距離近,便宜、好用、還不設限。咱們十年磨一劍耕耘的市場,根都被人刨了。
殲 - 10C 這東西,跟梟龍壓根不是一個量級。它是正兒八經(jīng)的三代半主力,解放軍拿來跟 F-16、陣風甚至 F-35硬剛的家伙。里面的技術密度,哪是搞搞裝配就能摸透的?光是那條脈動總裝線和電子設備集成系統(tǒng),都是我國幾十年啃硬骨頭啃出來的家底。真要是隨便丟出去,被人反向拆解了,丟的可不止是市場,連自家的空防優(yōu)勢都得被掏空。
現(xiàn)在我國軍工對 “合作” 的理解,早就變了。不再是 “你要啥我給啥”,而是 “你能用,但別碰我命門”。巴基斯坦那邊早有安排,不是生產(chǎn)線,而是 “區(qū)域維修中心” 加 “高強度支援包”。意思就是,你買了戰(zhàn)機,我們給你兜底:一天 24 小時飛,我們后面 24 小時保障支持,戰(zhàn)備率能穩(wěn)在 90% 以上,關鍵配件提前備好,哪怕你動用一整支聯(lián)隊起飛,后勤都跟得上。這就是新規(guī)矩:合作可以,但得有防火墻。你能飛,沒問題;想改、想反向研究?門兒都沒有。
由于微信改版,關注后請點擊右上角,選擇“設為星標”與“置頂”,以獲得最及時的文章更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