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我是學歷史但從不執(zhí)于歷史的花鹿不花。
我挺喜歡《浪浪山小妖怪》這個電影的,但沒想到好名聲被兩個小姐給玷污了。
一個是名聲和名頭都很大的傅小姐。
盡管我朋友一直說喜歡她的“人間清醒”,但我一直喜歡她。
因為我一直不太喜歡有點毒舌的人。
她的所謂“清醒”,在我看來本質(zhì)上更是“涼薄”。
所以,她說什么讓人不舒服和難以認同的話,我都覺得意料之中,這符合她擅長炒作的的路子和風格。
但另一位出生于1964年的蘇小姐著實讓我覺得驚愕。
我一直挺喜歡蘇小姐的。
盡管今年她已經(jīng)六十多歲了,但她有一顆年輕的心,甚至面對生活有比年輕人更強大的勇氣,所以,我愿意稱她蘇小姐。
可是,這次她的話,我也感覺真的有點過了。
8月10日,她和傅小姐出席一場宣傳《浪浪山小妖怪》的活動。
活動現(xiàn)場,她語出驚人:
當別人都在關注小豬妖走出浪浪山的時候,我在想,其實豬媽媽也可以離開浪浪山。
這句話,炸鍋了。
被網(wǎng)友稱為“自殺式發(fā)言”。
面對網(wǎng)上一片罵聲,希望已經(jīng)到了耳順之年的蘇小姐不要激動,不要著急說別人抹黑自己。
一定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說錯了什么。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畢竟,這話說得確實有點自取其辱的意思。
也不知道蘇小姐過去的六十多年的時間里,是不是讀過一個故事。
春秋初期的小霸主鄭伯有個兒子,叫公子宋。
這個公子宋跟蘇小姐一樣,本身確實是有不少可圈可點,值得時人稱道的地方。
但他有一個毛病,就是在眾人的稱贊聲中逐漸變得得意忘形,自命不凡。
有一天,鄭伯舉辦宴會邀請各國使臣參加。
這個公子宋自恃非凡,尤其是喝過酒之后更加覺得自己不是俗人,就變得愈發(fā)張狂起來。
當著眾人的面兒,說什么話,張口就來,各種高談闊論想發(fā)就發(fā),根本就不顧及什么前因后果,也不顧忌別人的身心感受。
最終,他的話引起了大家的反感。
有人站起來把酒杯都摔了,指著鼻子罵他:
你不過是個諸侯之子而已,不要得意忘形到把天子禮儀都破壞了!
有些話是你能說的嗎?
有些事兒是你能做的嗎?
你把鄭國的顏面都丟光了!
這個故事并不復雜,在書上其實就簡單幾句話而已,但不知道蘇小姐是不是曾經(jīng)看到過。
希望,她也能明白:
雖然這些年確實有些流量和贊譽在身上的。
但是,有些話,真的不是她能說的。
得意忘形,就勢必會自取其辱的。
而我也并不想一味批評蘇小姐什么,點到為止就算了。
論語上不是也說了嗎?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子貢向孔子討教怎樣與別人友好相處。
孔子說:
好的建議和忠告你說給他聽了,他不聽或者聽不進去就不要再說了,要不就是自取其辱了。
“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到此為止,也就不多勸什么了。
故事也講完了,大家可以在評論區(qū)隨便聊天。
我很愿意學習各位高見。
最后再說一句。
我一向認為,對一個正常人來說,家,從來不是鎖鏈,更不是地獄。
家是什么?
是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是宜言飲酒,與子偕老。
是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但真的不知道為什么,傅小姐和蘇小姐卻把家描述成了名利的修羅場。
他們的家,為什么充滿了陰謀和算計?
就這樣吧,晚安了各位。
做個好夢~~~
家人閑坐,燈光可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