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10年前追番的日子嗎?那時候的二次元圈子小得可愛,大家聚在一起討論的都是純粹的熱愛?,F(xiàn)在打開彈幕網(wǎng)站,滿屏的"爺青回"和"awsl"背后,總感覺少了點什么。新二次元正在變成一場大型的流量狂歡,而我們記憶中的那個純粹世界,正在慢慢消失。
商業(yè)化浪潮下的變形記
資本的眼睛永遠盯著最賺錢的地方。2021年國內(nèi)二次元產(chǎn)業(yè)規(guī)模突破1000億,這個數(shù)字讓無數(shù)商家紅了眼。于是我們看到,原本小眾的動漫角色被印在了各種聯(lián)名商品上,從奶茶到口紅,從T恤到手機殼。二次元文化正在被快速消費,變成了一種"時尚符號"。
更可怕的是內(nèi)容本身的變形。為了迎合大眾市場,很多作品開始加入不必要的感情線,或者刻意制造話題點。還記得那些讓人眼前一亮的冷門神作嗎?現(xiàn)在它們很難獲得投資方的青睞,因為"不夠商業(yè)化"。創(chuàng)作自由正在被流量和算法綁架,這才是最讓人心痛的地方。
圈子擴大帶來的文化稀釋
二次元從小眾走向大眾本是好事,但快速擴張必然帶來文化稀釋。現(xiàn)在自稱"二次元"的人里,有多少是真正熱愛這個文化的?又有多少只是跟風打卡的"云觀眾"?打開社交平臺,滿屏的"二次元穿搭"和"動漫仿妝",卻很少有人討論作品本身的內(nèi)涵。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各種"二次元人設"。有人為了在社交平臺獲得關(guān)注,刻意營造動漫宅形象,實際上連基本常識都搞錯。文化認同變成了表演,變成了獲取流量的工具。當熱愛變成表演,這個圈子還能保持純粹嗎?
我們還能找回那個純粹的世界嗎?
或許問題不在于二次元變"不純粹"了,而在于我們對待它的態(tài)度變了。真正的愛好者依然存在,只是被淹沒在了流量浪潮中。找到志同道合的小圈子,遠離那些喧囂的營銷號,你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純粹的快樂。
文化總是在發(fā)展的,我們懷念的"純粹"可能只是記憶美化后的產(chǎn)物。但至少,我們可以選擇用更真誠的方式去熱愛。少一點跟風,多一點思考;少一點表演,多一點真實。這才是對二次元文化最好的尊重。
最后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覺得現(xiàn)在的二次元文化里,最讓你懷念卻又消失的東西是什么?在評論區(qū)分享你的故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