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一患上疾病就怨天尤人,后悔不已,確實一些疾病可能給我們的生命畫上了時限,也告知我們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
有的人會有疑慮,為啥患病是我
那么多人為什么單單就我患上了癌癥呢
其實確實也有遺傳的因素,并且遺傳的因素還占據(jù)比較大的比重。
所以不要怨天尤人,在擁有健康身體的日子里就好好珍惜當下的健康和擁有的一切。
但確實這個疾病比較嚇人,很多人被診斷的時候腦袋都是一片空白。
尤其是本身就生活飲食方式及作息方式正常的話,患上這個疾病還真的挺冤的。
當父母患上癌癥,子女最擔心的不僅是父母的健康。
還有同一個問題:我會不會也躲不掉
癌癥的發(fā)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研究表明,約5%-10%的癌癥具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
2016年《美國醫(yī)學會雜志》上發(fā)表的一項針對20萬人、長達32年的研究揭示,約三分之一的癌癥與遺傳因素有關(guān)。
遺傳性癌癥通常通過特定的基因突變傳遞給下一代。如果父母一方攜帶有致病性的腫瘤易感基因變異,子女有50%的可能性會繼承這個基因缺陷。
梅奧醫(yī)學中心2020年的一項研究更令人震驚:對2984名癌癥患者進行基因檢測發(fā)現(xiàn),超過八分之一的患者攜帶與癌癥相關(guān)的可遺傳基因突變。
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超過50%的患者無法通過現(xiàn)有癌癥診療指南被發(fā)現(xiàn)。
所以一些癌癥還是具有較高遺傳性的,比如以下這5種癌癥,需要大家重點注意一下:
1 卵巢癌
一部分的上皮性卵巢癌與遺傳因素相關(guān),大部分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
這兩種基因是抑制細胞癌變的重要“衛(wèi)士”,一旦發(fā)生突變,“抑制癌變的閥門就被打開”。
2 乳腺癌
乳腺癌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流行病學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
如有一位近親患乳腺癌,則患病的危險性增加1.5-3倍;如有兩位近親患病,風險將增加7倍。
BRCA1和BRCA2基因突變是重要因素,攜帶者一生患乳腺癌風險高達50%-85%。
低于30歲的年輕乳腺癌患者中,超過25%是由于遺傳基因突變引起的。
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乳腺檢查需提前到30歲左右,35歲前以B超為主,35歲后加做鉬靶。
3 結(jié)直腸癌
遺傳性結(jié)直腸癌中最常見的類型是“遺傳性非瘜肉大腸直腸癌”,約占所有大腸癌的2%-5%2。
這種類型具有以下特點:患者通常年輕時發(fā)病,50%的幾率遺傳給下一代。
不僅限于大腸癌,還增加子宮內(nèi)膜癌、卵巢癌等風險,如果父母因結(jié)腸息肉發(fā)展為大腸癌,子女患同類癌癥的可能性高達50%。
4 胃癌
在所有胃癌患者中,有明顯家族聚集傾向的占10%。
如果家族中有直系親屬患胃癌,其他成員患癌風險比普通人高2-3倍。
遺傳性胃癌中,最常見的是遺傳彌漫型胃癌,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
當家族中的一代或兩代人中至少有兩人患病,且一人發(fā)病年齡小于50歲,所有患者均為彌漫型時,就很可能是遺傳性胃癌。
4 肝癌
肝癌的遺傳風險主要與乙肝病毒垂直傳播有關(guān)。
如果父母被查出肝癌,子女就是一級預(yù)防對象,特別是攜帶乙肝病毒的母親,其后代發(fā)生肝癌幾率較高。
基因檢測是識別遺傳風險的關(guān)鍵。通過檢測BRCA1/2、MSH2等基因的突變情況,可以評估個體患癌風險。
有家族史的人群應(yīng)考慮進行基因檢測,了解自身遺傳風險,并在醫(yī)生指導下制定個性化預(yù)防方案。
雖然遺傳占據(jù)較大影響因素,但是生活中我們還是要盡量去改善,比如管理好體重,減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避免腌制、燒烤食品。
例如亞硝酸鹽、苯并芘等致癌物,避免饑一頓飽一頓,戒除“趁熱吃”、進食過快等習慣。
把簡單的生活習慣調(diào)整好,做好日常防護措施。
快點下面鏈接
看更多健康科普知識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