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日本官方調(diào)查顯示,日本女性擇偶時期望對方的年收在500萬日元左右,也就是人民幣30萬的樣子。這個數(shù)字其實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也是希望婚后的生活有所保障。
但日本的某個節(jié)目組,卻發(fā)現(xiàn)一位很特別的日本女性,她只身一人嫁到了中國內(nèi)蒙古的村落——巴彥諾爾公,這個地方富不富裕已經(jīng)不是問題了,
問題是它在地圖上根本找不到!
不僅是日本人不知道這個地方,甚至到了呼和浩特,大爺大媽也都說沒聽過,有的還以為是哪個公園的名字。
在一路奔波后,節(jié)目組終于找到了大致的方向,然后坐上了每天只有一趟的大巴。
沿途的風(fēng)景全部由土和沙組成,荒蕪一片,只有一條公路穿越著一望無際的沙漠。你很難想象,是怎樣的日本女人會跨越那么漫長的路途嫁到這里。
在離開日本的第69個小時后,巴彥諾爾公被找到了。這個村落在1960年成型,是人類在沙漠中開墾而成的小鎮(zhèn),人口只有3500人。
到節(jié)目組要找的日本女人并不住鎮(zhèn)上,她住在離鎮(zhèn)20公里的放牧區(qū)。
千辛萬苦找到素直小姐的時候,她正在大太陽下干活。素直小姐一家有六口人,丈夫、公婆、還有一雙兒女,全都住在90平方的紅磚房里。
素直一家在這里放牧家畜,有140只綿羊,360只山羊,還有15只駱駝和10只牛。
雖然牛羊肉隨便吃,但這里沒水??!
因為家里沒有自來水,素直家的水只能依靠500公里外的水井。洗澡也是極其奢侈的,平時就是擦一下身體。
不僅如此,在這里連廁所也沒有,要想上廁所,就只能去附近的小山丘解決。聽到這里,節(jié)目組驚訝地問素直小姐:“你覺得嫁到這里真的是正確的決定嗎?”
素直小姐笑著反問:“如果后悔的話,你覺得這里有地方可逃嗎?”
素直小姐開完玩笑后,講起了自己第一次來阿拉善的經(jīng)歷。那是在08年的時候,從小就很喜歡植物和動物的素直,一直想為改善環(huán)境做一份貢獻,于是參加了阿拉善的植樹志愿活動。
但來到這里后,素直小姐發(fā)現(xiàn)阿拉善明明在幾十年前還是綠草茵茵的,但卻那么快地走向了沙漠化,環(huán)境破壞的迅速程度,讓她感到十分驚訝!
“我覺得沙漠不是人類的敵人,沙漠一定程度上,應(yīng)該就和朋友一樣。”
素直小姐很快就下了決心,她想踏踏實實地為這片土地找回綠色。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素直遇上了現(xiàn)在的丈夫。丈夫和她志同道合,從高中開始就一直在做防沙治沙的工作。
“他真的很愛自己的家鄉(xiāng),一直在為家鄉(xiāng)做事,做了很多保護自然的事情。而且他是一個簡單堅毅的男人,這種性格在日本很少見,我覺得他是個可以相伴一生的人?!?/p>
就這樣,素直小姐沒有猶豫地嫁到了巴彥諾爾公,也成為了這個村落唯一的日本女人。
在快拍完的時候,節(jié)目組發(fā)現(xiàn)公婆說的都是蒙古話,這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明顯會很吃力。節(jié)目組通過翻譯問婆婆:“你會不會覺得兒子娶個蒙古媳婦更好呢?
婆婆聽完翻譯,目光閃爍地看著素直小姐,她說:“我從來沒有這樣想過,這是他們兩個人事情,只要他們幸福就好了。
而且我這個兒媳婦真的非常好,她不管什么事情只要看一遍就能馬上學(xué)會,我把她當(dāng)成自己女兒看待,我會一直站在她身邊的。”
素直小姐聽完感動地落淚了,原來這么多年她一直想問這個問題,但卻問不出口,這次終于聽到答案,她覺得非常幸福。
現(xiàn)在熱愛自然的夫妻倆每年都會在沙漠邊緣栽種一千棵以上的綠樹,他們也希望能在人們心中種下一顆對自然敬畏的種子。
對于種樹這件事,兩人都表示會一直堅持到生命最后。
“即使環(huán)境艱苦,你只要種下種子,種子們就會扎根很深,它們會努力地活下去,這就像是自然在對我們的努力做出回答。”
看著一望無際的沙漠,素直小姐說她很幸運,因為她每天都可以獨享黃昏時候的落日。
就是在這里——巴彥諾爾公,這個并沒有太富饒的地方,素直小姐在家人的陪伴下,
一直堅持著為這個地球做一些舉手之勞的事情,一切都是那么滿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