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多數(shù)人在電視上或表彰會現(xiàn)場看慣了這樣的場景:披著大紅花的勞模在臺上哽咽著訴說“三天五夜未合眼”“錯過孩子成人禮”時,臺下掌聲雷動,閃光燈如暴雨傾瀉——多么感人的“奉獻者敘事”!可惜,鏡頭之外的老百姓正捏著失業(yè)證明和醫(yī)院賬單,眉頭緊鎖:“您這‘犧牲’,究竟是感動中國,還是感動自己?”這樣的自我感動的“苦情戲”,演給誰看?
勞模的匯報詞總像精心打磨的劇本:“忘我工作”必配黑眼圈,“舍小家”必提缺席孩子生日,仿佛苦難是功勛章上的鑲鉆。但讓老馮耿耿于懷的是,納稅人的錢本就買斷了您的工作時間,若連“按時到崗”都成了美德,那工地農(nóng)民工豈不個個該領(lǐng)“感動宇宙”獎?更諷刺的是,當您聲淚俱下描述“成人禮”時,工地父親正啃著冷饅頭盤算孩子的學費——中國式“成人禮”,對多數(shù)人而言不過是“成年即打工”的生存現(xiàn)實。
活了五十多歲的社會歷煉讓我明白了太多太多的虛偽,建議勞?;蚴怯⑿蹅兿麓问遣皇歉母膭”荆号c其夸自己“累到虛脫”,不如說說街道小王為給孤寡老人送藥跑斷腿,社區(qū)李姐為調(diào)解鄰里糾紛磨破嘴皮——最后輕描淡寫補一句:“在領(lǐng)導的高瞻遠矚下,我們學會了‘把人民扛在肩上’?!鼻疲日蔑@團隊“苦勞”,又暗含領(lǐng)導“功勞”,豈不更顯“格局”?
“分內(nèi)之事”何必“驚天動地”?
某些勞模的邏輯堪稱魔幻:“做好本職工作”竟成了道德綁架公眾的籌碼。警察熬夜辦案、醫(yī)生連軸手術(shù)、教師批改作業(yè)至深夜——哪個行業(yè)不辛苦?若人人都把職業(yè)本分包裝成“催淚彈”,社會豈不成了“比慘大會”?更荒誕的是,當您高呼“一切為了人民”時,人民正為房貸、看病、孩子上學焦頭爛額——他們需要的不是您的眼淚,而是實實在在的解決方案。
同志們不妨學學某奶茶店的“反諷式營銷”:“本店員工自愿加班——畢竟老板說‘福報’比工資重要?!庇糜哪洪_“奉獻綁架”的虛偽,反而贏得共情。真正的勞模,應當像北極熊舉牌吐槽氣候變暖:“感謝人類讓我提前學會‘水上漂’。”
老百姓要的是“面包”,不是“戲精”!
當臺上人用“成人禮”標榜“犧牲”時,不妨問問留守兒童:“你知道生日蛋糕什么味嗎?”當閃光燈追逐勞模的淚痕時,不妨拍拍凌晨四點的菜市場——那里多的是“無聲的勞?!?,他們從不用“哽咽”換掌聲,因為生存本身已是最大的“奉獻”。
真的,勞模也是從苦堆里爬上去的,建議勞模們收起“苦情戲碼”,學學《動物莊園》的智慧:用“豬統(tǒng)治莊園”的荒誕隱喻,比直接喊口號更有力。若非要表功,請把話筒遞給真正沉默的大多數(shù):“看,這位環(huán)衛(wèi)工二十年沒請過病假——因為他怕扣一天工資,孫子就少一本練習冊?!?/p>
老百姓的共情,永遠留給那些“不說自己苦,卻懂別人難”的人 。
真正的諷刺,不在于戳破謊言,而在于讓聽眾在笑聲中看清真相。
下次勞模匯報,請把“我三天沒睡覺”換成“我們制度能否讓百姓睡個好覺”——那才是人民想要的“英雄敘事”。
平民老馮
有想法、有鋒芒、講真話的小人物!
原創(chuàng)不易 關(guān)注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