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開屏新聞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科研人員在位于高黎貢山區(qū)域的云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qū)及鄰近的緬甸北部地區(qū),發(fā)現并正式描述命名了一個竹類植物新種——高黎貢山梨籐竹。
高黎貢山地處中緬邊境,地形復雜、海拔落差巨大,是連接中國西南山地與印緬地區(qū)兩大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的關鍵區(qū)域,其獨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孕育了異常豐富的木本竹類資源。此前的調查已記錄該地區(qū)分布有10屬35種竹子,其中包括大量狹域分布特有種。然而,對于具有攀援、匍匐習性的梨籐竹屬在該地區(qū)的分布情況,一直缺乏明確記錄,且存在爭議。深入了解這一特殊屬群的分布與多樣性,對全面掌握高黎貢山生物多樣性本底意義重大。
梨籐竹屬植物的分類鑒定極具挑戰(zhàn),其開花周期長且極不規(guī)律,高黎貢山梨籐竹的開花周期估計長達約47年,導致關鍵花果標本極為稀缺。此外,該屬在進化歷史上經歷了復雜的雜交事件,不同基因組數據常呈現矛盾,增加了鑒定難度。
為確認在銅壁關等地發(fā)現的攀援竹類身份,研究人員長期開展野外跟蹤監(jiān)測,采集多份關鍵標本,并通過整合形態(tài)學比較與分子系統(tǒng)學分析,最終確認其為梨籐竹屬新物種。
高黎貢山梨籐竹具有梨籐竹屬典型特征,如攀援、匍匐習性,地下莖合軸叢生。該物種主要分布在云南銅壁關自然保護區(qū)及鄰近的緬甸北部地區(qū),常生長于斜坡邊或溪流附近。梨籐竹屬植物多見于季節(jié)性雨林和季風常綠闊葉林中,常出現在林緣或干擾形成的林窗,其分布或能對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狀況提供指示。
高黎貢山梨籐竹的發(fā)現不僅豐富了區(qū)域物種名錄,為探索區(qū)域植物多樣性奠定了基礎,也為重新評估高黎貢山這一生物多樣性熱點區(qū)域的保護狀況提供了新的依據。
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云南省博士后定向培養(yǎng)基金、興滇人才青年人才項目、德宏州草本植物資源分布調查研究等多個項目的支持。
開屏新聞記者 楊質高 實習生 熱孜完古麗 文 通訊員 許祖昌 劉涇霞 攝
一審 資漁
責任編輯 呂世成 嚴云
責任校對 何丹
主編 林舒佳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