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深圳、江西等地的 “全市統(tǒng)一校服” 政策引發(fā)家長群體的強烈不滿與質疑時,上海的家委會校服采購模式正悄然走出一條不同的道路,為校服采購管理提供了可借鑒的成功范例。
在深圳,自 2002 年推行全市統(tǒng)一校服后,問題不斷涌現(xiàn)。2019 年校服抽檢不合格率高達 36.25%,即便到 2024 年仍有 12.7% ,甲醛超標、pH 值失衡等質量問題嚴重威脅學生健康。同時,二十余年不變的藍白運動服款式陳舊,被批 “停留在 90 年代設計”,極大地限制了學生對美的感知與追求。而在江西,“一市一款” 的推行同樣不順利,家長們紛紛吐槽 “擬定校服都是內定的,丑到?jīng)]邊”,行政主導下的審美錯位與決策不透明,讓校服失去了其本應承載的校園文化與學生個性表達。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上海充分發(fā)揮家委會在校服采購中的主導作用。以上海市向明初級中學為例,學校建立了由分管校長牽頭,德育處、總務處組成的校服管理工作小組,并積極聽取家委會意見。在家委會同意后,雙方共同確定校服的款式、面料材質、輔料材質、顏色、價格等關鍵要素。在采購程序上,學校通過綜合比較,選擇產(chǎn)品質量高、信譽好的校服生產(chǎn)企業(yè),經(jīng)家委會審核同意后簽訂合同,并及時在學校公告欄公示校服采購情況 ,整個過程公開透明。
寶山區(qū)求真中學的做法也極具代表性。學校不僅通過召開家長委員會會議共同商定是否穿校服,還成立了由學校領導、教師代表及學生家長代表組成的校服采購管理領導小組。在采購過程中,實行 “雙送檢” 制度,即校服企業(yè)要把送檢合格的批次校服送至學校,學校還需在此批次校服中抽樣送至上海市質量監(jiān)督檢驗技術研究院進行檢測,雙送檢都合格后,學校公示檢測報告才能下發(fā)給學生。這種嚴格的質量把控流程,從根本上保障了校服的質量安全。
上海模式的成功,還得益于其對市場規(guī)律的遵循?!凹议L作為消費者,所花費的每一分錢就是一次投票權”,主張家長用腳投票選擇經(jīng)過市場驗證的行業(yè)頭部品牌。數(shù)據(jù)顯示,在近幾年的校服質量和滿意度調研中,上海的合格率和滿意度均接近 100%。
從上海的經(jīng)驗來看,厘清教育部門、學校和家委會的職責至關重要。教育行政部門和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應發(fā)揮 “指導” 和 “監(jiān)督” 職能,建立評審專家?guī)?、監(jiān)督采購流程,并建立誠信體系和 “廉潔黑名單”“質量黑名單” 制度;學校落實組織和管理職責,組織家長委員會、提出校服款式建議、組織供應商展示和票選,以及公示采購流程;家委會和家長則發(fā)揮主體地位,參與采購全流程、傳達信息、投票決策。
面對 “全市統(tǒng)一校服” 引發(fā)的諸多問題,各地不妨借鑒上海的家委會校服采購模式,充分發(fā)揮家委會的作用,遵循市場規(guī)律,嚴格把控質量,讓校服真正成為展現(xiàn)學生風貌、承載校園文化的載體,而非引發(fā)爭議與詬病的源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