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8月24日)
『何以中國』系列講座第254場
特邀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林炫羽
帶來題為
“‘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宋仁宗慶歷年間的黨爭”
的專題講座
講座預約
“何以中國”系列講座:
“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宋仁宗慶歷年間的黨爭
范仲淹《岳陽樓記》中“滕子京謫守巴陵郡”的記述,關聯(lián)著北宋慶歷年間一段值得深思的朝堂往事。
滕子京在涇州任上因公款使用引發(fā)爭議,最終被貶岳州,這一事件背后,是范仲淹等主張新政者與王拱辰等保守派的復雜互動。當時,宋仁宗支持范仲淹推行慶歷新政,涉及吏治整頓、邊防強化等諸多改革。朝堂之上,對新政的看法存在分歧,爭論時常觸及政治理念與治理方式的差異,有時也因人事糾葛摻入意氣之爭。
在這樣的政治環(huán)境中,范仲淹、歐陽修為代表的士人逐漸形成鮮明的群體意識。他們以“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襟懷,強調士人應當超越個人得失,以道統(tǒng)為依歸,將天下民生納入關懷視野。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理念,并非憑空出現(xiàn),而是在具體的政務討論與實踐中逐步凝練而成,成為中國士大夫精神傳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
(明)謝時臣《 岳陽樓圖軸》
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本次講座將以滕子京案為切入點,循著貶謫文人的足跡,揭開慶歷黨爭的層層帷幕,看巴陵郡的城墻倒映出汴京朝堂的刀光劍影,探尋宋代士大夫精神如何走向它的成熟與圓融。歡迎掃碼預約報名!
(活動預約二維碼)
預約8月24日(周日)活動名額
『何以中國』歷史篇
講座主題:
“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宋仁宗慶歷年間的黨爭
主講嘉賓:
林炫羽
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
風詠學者
講座時間:
8月24日(周日)14:00-15:30
講座地點:
學悅風詠書社(楊浦區(qū)政立路461號)
(活動當天憑預約報名手機號,參與講座)
“何以中國”系列講座
“HEYIZHONGGUO” a course of lectures
『何以中國』是學悅風詠書社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根基所推出的文化品牌,包含『何以中國』系列講座、『何以中國』系列展陳、『何以中國』系列文創(chuàng)等系列文化載體。
其中,『何以中國』系列講座是圍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吸取本地文化養(yǎng)料,與現(xiàn)代城市文化相交融而形成的富有影響力的系列講座。該系列講座定期邀請上海文化研究專家與文史專業(yè)青年學者,以歷史為脈絡,分為經(jīng)典篇、歷史篇和人物篇,來講述中國歷史與文明進程、海派文化與都市發(fā)展等內容。從而達到為市民提供優(yōu)質而多樣的文化資源、弘揚中華文化的目的。『何以中國』系列講座迄今已舉辦253場,受到新華社、人民網(wǎng)、澎湃新聞等多家知名媒體持續(xù)報道。
編輯 | 文茜婷
資料 | 學悅風詠書社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