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14日清晨,南京《中央日報》刊登出一條爆炸性新聞:
“陳布雷先生已于昨日突發(fā)心臟病逝世,總統(tǒng)夫婦親往吊唁”。
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當天震驚中外的這條爆炸性新聞,最后居然被驗證出來是假的!
而這條假新聞的“始作俑者”,或者說是“幕后推手”,正是陳布雷本人。
那么,當時陳布雷為何要讓報刊刊登這條假消息?他究竟是因何去世的?在他離世后,他的后人現(xiàn)狀又是如何?
一切都有跡可循
據(jù)陳布雷當時的秘書后來回憶:
在去世之前,陳布雷似乎已經(jīng)感受到自己“大限將至”。因此在平時和友人、幕僚們交談時,他總是會時不時提及自己已然“油盡燈枯”。
其實在此之前的幾年時間里,陳布雷的身體情況已經(jīng)是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
雖然對此蔣介石也很是關心,經(jīng)常會派一些德高望重的大夫前來給陳布雷醫(yī)治,調養(yǎng)身體。
但長時間為國民黨的輿論事業(yè)殫精竭慮,陳布雷的身體早就從內里被掏空,是很難將養(yǎng)回來的。
當然,在陳布雷生前,除了身體上已經(jīng)被繁重的公務壓得孱弱不堪,看不到國民黨的未來,也看不到自己的出路,才是最激發(fā)他死志的根本原因。
尤其是在他離世不久前的某次國民黨內部會議上,陳布雷好不容易鼓足勇氣,用足夠直白的話對蔣介石勇敢諫言,卻被對方破口大罵。
在此之前,蔣介石對于自己的這個“筆桿子”,那可是相當尊重。別說是罵他,就連對他說重話的次數(shù)都很少。
甚至兩人每次見面,不管旁邊有沒有其他人,蔣介石都會畢恭畢敬地尊稱他為“先生”。
可如今蔣介石不僅對他破口大罵,還是在會議上當著那么多人的面,陳布雷當時的臉色就青一陣、白一陣,尷尬到根本下不來臺。
更讓他痛心的是,自己殫精竭力想出來的諫言內容,竟讓蔣介石直接評價為:“你是不是腦子不夠用了?真是書生誤事!”
這一番話,不僅否定了他苦思冥想的全部諫言內容,甚至連帶著他陳布雷本人,也像是遭到了蔣介石發(fā)自內心的厭棄。
而這一切的一切,怎么能不令他失望和心寒。所以當天從會議室出來后,陳布雷的臉色很是難看,一片鐵青。
因為他的秘書一向跟他形影不離,所以最熟悉陳布雷的狀態(tài),一眼就看出來他有些不對勁。見狀,秘書趕緊關切地上前詢問:
“先生今日身體是不是有些不適?”
聽聞這話,陳布雷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蔫兒蔫兒地微微點了點頭,然后就搭車回家吃飯了。
這天,陳布雷的晚飯吃得很慢很慢,能看出來,他此時心里壓著不少心事。
不過大家看他臉色不好,狀態(tài)也不是很活躍,便都沒有再過多地打擾他。
吃完晚飯后,陳布雷只身一人去到了書房,好一陣都沒有再出來。
不過在進入書房之前,陳布雷還跟自己的秘書打了個招呼,表示自己要“休息兩天”,在此期間,他“誰的電話都不接,也不見任何賓客”。
可當時誰都沒有想到,此時陳布雷的心中,已經(jīng)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真正死因”還能迎來反轉?
之后大家猜測,也就是在這期間,陳布雷幾乎把自己的身后事全都安排好了。
為此,他寫了整整10封遺書,分別留給了自己身邊不同的人。
除了陳布雷的家人、蔣介石,他的兩個秘書也都在后來收到了他的遺書。
值得關注的是,后來陳布雷要求報刊發(fā)布的、自己“虛假”的死亡原因的遺言,就在這幾封遺書當中。
當時陳布雷在遺書中如此表述:(譯文)
“我死后該如何發(fā)布消息,我的意思是,不如直接就說:我從本年八月后,就因患上極端的神經(jīng)衰弱癥,嚴重到連白天都得經(jīng)常服用安眠藥來鎮(zhèn)定。
而最后我因病發(fā)不慎服藥過量,最終搶救無效身亡。”
但不知為何,在后來南京《中央日報》刊登出的、有關陳布雷逝世的新聞中,卻又將他離世的原因,改成了“心臟病發(fā),搶救無效身亡?!?/strong>
當然,這和陳布雷當初自己安排的死因也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同樣都是謊言。
所以,雖然最后用的“借口”有所不同,好在所達到的效果卻是一致的。
至于當時陳布雷之所以如此安排的原因,無非就是害怕他口中的“反動派”,也就是我方,用他死亡的消息來捏造“謠言”。
不過僅僅四天后,國民黨又突然站出來主動澄清,表示“陳布雷之前死于心臟病的消息是錯誤的”。他真正的死因,是“以輕生來明智、然后以死報國”!
如此表述,也算是隱晦地承認了陳布雷是死于自殺。
那么,當時國民黨為何會在假消息發(fā)布四天后,又突然站出來澄清?
原來,當陳布雷的好友聽說了他這個“荒唐”的安排后,內心很是悲憤,一再要求國民政府將陳布雷真正的死因公布于眾。
比如陳布雷生前的至交好友邵力子聽聞后,直接氣得埋怨道:
“宣傳、宣傳,一輩子都在宣傳!現(xiàn)在連老命都賠進去了,還要講什么宣傳!”
再后來,蔣介石攜夫人親自前往陳布雷處吊唁,回來后就在自己的書房,親筆寫下一副橫匾,上書“當代完人”四個大字。
之后陳布雷被家人安葬到杭州西湖九溪十八澗,這里是陳布雷生前為自己買下的一塊用來養(yǎng)老的地皮,結果卻成為他的最終歸宿。
陳家后人現(xiàn)狀如何?
就在陳布雷死后不久,國民黨在全國的敗局也已然注定,各種國軍高級將領及其家屬,也都開始陸續(xù)敗逃臺灣。
在此期間,陳布雷的家人也被動蕩的時局所裹挾著,分別走上了不同的人生。
但罕見的有一點相同的是,在陳布雷的一眾子女中,鮮少有人主動選擇從政。
至于其中的緣故,或許和他們曾親眼看到過自己父輩的悲慘經(jīng)歷、無奈人生,有著脫不開的關系。
甚至在陳布雷生前,他也曾多次親自教導自己的子女,萬不可和他一樣走所謂的“從政”道路。
因為這是一條一旦選擇了就沒有回頭路的死胡同,走起來會格外艱難。
不過,陳布雷這一生有過兩任妻子,共為他誕育了七個兒子,兩個女兒。
在這些人當中,也難免會有不聽他的勸誡,毅然決然走上從政道路的。
比如他的次子陳過,早年畢業(yè)于浙江省國立醫(yī)學專門學校。
在新中國成立的前一年,他被選派到美國留學深造,次年回國后便毅然決然留在了大陸,積極參加國內建設,為新中國醫(yī)療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再后來,陳過歷任浙江省醫(yī)學院教授、第一附屬醫(yī)院院長等要職,直至成為了浙江省衛(wèi)生廳廳長。
而他的小女兒陳璉,很早就是我方位于隱蔽戰(zhàn)線的一名情報工作者。
新中國成立后,陳璉赴北京擔任了共青團中央委員會委員一職,隨后又在上海任職中共中央華東局宣傳部文教處處長。
至于他的小兒子陳礫,從北大畢業(yè)后就投奔了我方,隨后積極投身新聞界,算是繼承了父親的一手好文采。
再后來,陳礫歷任我國新聞編輯部主任、出版局副局長等重要職位。
1986年,他正式成為中國日報社總編輯,官至副部級。
竟然出了一個“叛國賊”?
當然,在陳布雷這些數(shù)量眾多的后代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個別敗類。比如他的長孫陳師孟,就是一個十足的“民族罪人”。
當年陳師孟的父親,也就是陳布雷的長子陳遲,原本想要從政救國,但遭到了陳布雷的堅決反對。
后來在父親的安排下,陳遲放棄了從政,改學了農(nóng)業(yè)。
建國后,陳遲選擇放棄了在大陸的其他親人,只身攜妻兒去了臺灣,并在臺灣一家較為知名的糖業(yè)公司任職。此時,陳師孟也不過只有一歲大。
不過,或許是繼承了父親當年想要從政的“基因”,長大后的陳師孟順利進入了臺灣政壇。
可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原本期望著陳師孟能為海峽兩岸,帶來友好溝通的機會,結果他卻慢慢成長為一個極端頑固的“臺獨”分子,甚至比一些臺灣本地人還要“獨”。
最后,他的所作所為,甚至連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都看不下去,怒批他是一個十足的“叛國分子!”
不知道陳布雷若是泉下有知,會如何看待自己的這位“陳家第三代”,會不會覺得自己家門不幸?
參考資料:
1.蔣介石智囊陳布雷:廉潔勤奮 女兒女婿入共產(chǎn)黨——中國新聞網(wǎng)2013年01月19日 16:28
2.邱毅:陳布雷若在世,會不會賞孫子陳師孟兩巴掌?——海峽導報2019-12-25 07:2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