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節(jié)氣將至,蘇州西山島白蒲棗進入最佳采摘期。百年老樹單株產(chǎn)量突破100斤,創(chuàng)下近十年新高。島民清晨五點就開始打棗,竹竿一敲就是一場"棗子雨"。
傳說這些棗樹源自宋代囚徒丟棄的棗核,歷史超過八百年。白蒲棗甜度高達(dá)23度,比普通冬棗高出近一倍。今年氣候條件特殊,果實個頭比往年大兩成。
堂里村的張老漢說,他家棗樹今年結(jié)了120斤。打棗要避開正午高溫,否則會影響果實口感。明灣村的棗農(nóng)們凌晨就開始采摘,趕在露水干前完工。
島上有棵300年古棗樹,今年產(chǎn)量竟達(dá)到150斤。
白蒲棗皮薄肉厚,輕輕一捏就能擠出汁水。
"這棗子甜得齁嗓子!"游客王女士連吃十幾個。專家提醒每日食用不宜超過20顆,容易引起腹脹。
今年預(yù)計總產(chǎn)量將突破50萬斤,比去年增長15%。衙里村的棗農(nóng)正在嘗試電商銷售,首日就賣出200單。白蒲棗富含維生素C,含量是蘋果的10倍。
島上的老人都說,白蒲棗能治秋燥咳嗽。采摘期僅剩兩周,想嘗鮮的得抓緊時間了。
今年棗價穩(wěn)定在每斤18元左右,與去年持平。棗農(nóng)李嬸說:"今年棗子大豐收,但人工費也漲了。
"白蒲棗冷藏保存最好不超過三天,否則會變軟。
島上農(nóng)家樂推出棗子宴,包含八道棗子菜品。
有游客專門從上海趕來,就為嘗這口時令鮮棗。
棗核千萬別亂扔,說不定能長出新棗樹。未來三天天氣晴好,正是采摘最佳時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