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還在五六十歲的時候,可以豪言壯語:“我是不要子女管,真的走不動了,請保姆,實在不行了,就自我了斷?!?/p>
是的,反正還不算太老,身體也好,怎么說都是有道理的。
到了七十歲之后,真的走不動了,連做飯這樣的事情都不行了,人的嘴就開始服軟了。之前說的話,都不算數(shù)。人的本性就是“貪生怕死”,不到萬不得已,還是要活下去的。
大部分的家庭里,都是老人七十歲之后,才開始顯露出,哪一個子女最孝順的。
古人有一句諺語:“男看后,女看前?!?/strong>
兒子和女兒,要分別來看,才知道孝順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01
春秋時,孔子的學(xué)生曾子,讀了很多的書,也成為了儒家的代表人之一。
曾子的妻子,耳濡目染,也學(xué)到了很多儒家的知識,對公公婆婆是特別孝順。
有一天,曾子讓妻子蒸梨給老父親吃。大概是因為火候不到,梨子就沒有蒸熟。
曾子見狀,非常生氣,要把妻子休掉。
曾子說:“這樣的小事都做不到,以后遇到大事,豈不是更加糟糕。”
蒸藜不熟,曾子休妻,這樣的典故,在今天看來,確實有點過分了。大不了就把梨子再放到鍋里,再蒸一陣子,還沒有上升到夫妻散伙的地步。
但是從孝道來看,體現(xiàn)了一個特點:曾子結(jié)婚之后,不是一個怕妻子的人。曾子在小家庭里,還是可以真正當家做主的。
一個兒子,在結(jié)婚之后,還是一如既往地關(guān)愛父母,不受到妻子的阻擾,不被枕邊風(fēng)吹倒。
俗話說:“娶了媳婦忘了娘?!本褪钦f,一部分男人,一旦結(jié)婚后,就把父母忘記了,也完全聽從妻子的主張。
妻子討厭公公婆婆,或者非常計較婆媳矛盾。男人站在妻子的一邊,父母就變成了惡人。曾經(jīng)父母養(yǎng)大兒子,給兒子支付彩禮,買婚房的事情,都被遺忘了。
男看后,第一就是看結(jié)婚之后的表現(xiàn),是不是一如既往地把父母當人看。
曾子把自己一生所學(xué),都教會了兒子曾申。
有一個叫吳起的人,走了幾百里路,來拜曾申為老師,學(xué)習(xí)儒學(xué)。
有一天,一個老鄉(xiāng)告訴吳起:“你的母親過世了。”
吳起為了學(xué)業(yè),就決定不去奔喪。
曾申就把吳起趕出去——一個不孝順父母的人,還算什么儒家?
事實證明,兒子孝順是表象,而兒子的后臺,還站在兒媳。兒媳往往是操盤手。好的兒媳,是兒子的后盾,公公婆婆也能沾光。
可見一般,男人看后,第二就是看家中老人過世后,男人是否當大事;男人有沒有堅持給祖宗掃墓?;蛘哒f,老人病倒之后,男人有沒有承擔(dān)主要責(zé)任。
如果從盡孝的具體條件來看,男人需要有錢,有事業(yè),有出息,有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chǔ)。
柴米油鹽醬醋茶,哪一樣都要錢。而錢的來源,是知識、業(yè)績、人生謀略等。
男看后,第三就是看男人的后背,是否厚實,有沒有盡孝的能力。
02
在電視劇《都挺好》中,蘇明玉一直被母親瞧不起。家庭重男輕女的氛圍很重。
蘇明玉考上名牌大學(xué),但是母親拒絕給續(xù)費,非要她讀免費師范。
蘇明玉多年沒有回家,母親就把其房間都處理了,還說:“你一個女兒,還要什么房間。”
蘇明玉很傷心,成年之后,對娘家是沒有什么感情的。蘇母過世之前,都沒有怎么盡孝。
這就說明了,女人是否盡孝,關(guān)鍵看女人在成年之前、嫁人之前,是否得到了娘家人的關(guān)愛。
一個女人,長期被娘家人瞧不起,各種打壓。女兒好不容易打工賺了一點點錢,也被父母拿走,給兒子們買房讀書。
一個女人,一出生就取名“招弟、招娣”,就為了父母養(yǎng)兒子而存在。這女人一定是很失望的。
一個女人,總是被灌輸一種思想:“嫁出去的人,潑出去的水?!边€要給娘家?guī)砭薅嗟牟识Y。
一個女人,分配不到娘家的任何財產(chǎn),還被當成外人來養(yǎng)。
但凡種種,肯定會讓女人寒心。一旦她出嫁了,或者有能力獨立,那就和娘家父母沒啥關(guān)系,要盡孝,除非是老父母道德綁架,打官司。
只有那些長期被父母關(guān)愛,一直當成自己人養(yǎng)的女兒,才會有孝心。
女兒讀書,享受好條件;女兒找對象結(jié)婚,也不要什么彩禮,也得到父母的支持;女兒在家,和兒子的待遇一樣,能分配到財產(chǎn)。這都是給孝心做鋪墊。
女兒盡孝,不是父母強求來的,是感情互動的結(jié)果。曾經(jīng)父母哺育女兒,后來女兒走多遠,都會反哺父母。
女兒結(jié)婚之前,父母要女兒盡孝之前,父母做了什么?家庭發(fā)生了什么?看清楚了,就有了孝順與否的答案。
03
俗話說:“欣賞一個人,始于顏值,敬于才華,合于性格,久于善良,忠于人品?!?/p>
我們都以為,人品好的兒女,有善心,會盡孝,可以長久依靠。
但是父母有沒有想過,自己是不是那個人品好的人,給子女無盡善意的人?父母都人品亂糟糟的,還指望兒女,就有點無稽之談了。
聰明的父母,都會做到兩點。
第一,善待兒子和女兒,費盡心思把他們養(yǎng)大,給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有賺錢的本事。
第二,兒女結(jié)婚之后,還是手心的寶。對兒媳和女婿,都視如己出,把溫暖傳遞給子孫。
盡孝的本質(zhì),不僅僅是社會道德的問題,還是人情的交換,經(jīng)濟的支撐。
愛人者人恒愛之,因果不虛。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