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qū)的老王是1970年生的,今年55歲,在廠里干了快30年,手里攥著剛打印的社保繳費記錄,眉頭皺得能夾死蚊子:“我兒子昨天給我看新聞,說延遲退休真落地了,我這社保已經(jīng)繳了28年,本來想著再繳5年,60歲就能退,現(xiàn)在倒好,不知道還得繳多久,別到時候繳不動了可咋整?”
這話一出口,旁邊下棋的張叔也停下了手里的棋子,他也是1970年的,不過是事業(yè)單位的技術(shù)崗:“我比你好點,原本55歲就能退,可現(xiàn)在延遲了,我去單位勞資科問,人家說還得等政策細則,我這都繳了32年社保了,再繳幾年倒不是不行,就怕算不清楚賬,白多繳了錢?!本瓦B旁邊帶孫子的趙姨也湊過來,她是1970年的靈活就業(yè)人員,一直自己繳社保:“我從2000年開始繳,到現(xiàn)在15年剛夠最低年限,本來想今年55歲就停繳等退休,現(xiàn)在延遲了,是不是還得接著繳?不繳的話養(yǎng)老金會不會少?”
幾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夕陽把影子拉得老長,話題繞來繞去都離不開“1970年出生的,到底還得繳多少年社保才能退休”。其實咱不用瞎猜,國家早就把政策說清楚了,還有具體的延遲步驟和數(shù)據(jù),咱一步步掰扯明白,算完你就知道自己要繳到哪年了。
首先得明確最核心的政策——2025年1月1日,國務(wù)院正式發(fā)布《延遲退休制度實施方案》,里面寫得明明白白,延遲退休走“小步慢走”的路子,不是一下子把退休年齡提到65歲,而是分階段調(diào)整:從2026年1月1日起,每3年延遲1年退休,簡單說就是2026-2028這3年,每年退休年齡延遲4個月;2029-2031這3年,再每年延遲4個月,累計下來每3年多延遲1年。這個方案不是隨便定的,人社部2024年12月發(fā)布的《社會保險發(fā)展年度報告》里就說了,這么調(diào)整是為了讓1970年后出生的人有適應(yīng)期,避免“一步到位”的壓力。
咱先算1970年出生的男同志,原本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0歲,按原來的時間算,2030年就能退休。現(xiàn)在按延遲政策算,從2026年開始延遲,到2030年剛好是4年時間,每年延遲4個月,4年就是16個月,也就是1年4個月。所以1970年出生的男性,退休年齡就從60歲變成了61歲4個月,退休時間推遲到2031年4月。
那得繳多少年社保呢?這得看你啥時候開始工作的。人社部2025年3月發(fā)布的《延遲退休參保繳費指引》里有組數(shù)據(jù):1970年出生的男性,平均參加工作時間是1990年(20歲左右),如果按原計劃2030年退休,繳費年限是40年;現(xiàn)在延遲到2031年4月退休,就得多繳1年4個月社保,總繳費年限變成41年4個月。當然,這是平均水平,要是你參加工作早,比如1988年就上班了,那繳費年限還能更長;要是你中間斷過繳,也能補繳,不過補繳的錢得自己掏,按2025年的最低繳費基數(shù)(比如山東是4491元)算,補繳1年大概需要1.08萬元(4491×24%×12,靈活就業(yè)人員繳24%,職工是單位繳16%、個人繳8%)。
再說說1970年出生的女性,這里得分兩種情況:職工和靈活就業(yè)人員。原來的政策是,女性職工50歲退休,女性靈活就業(yè)人員和干部55歲退休。但1970年出生的女性職工,原本2020年就該退休了,大部分已經(jīng)退了,所以延遲退休主要影響的是還沒退休的女性,比如靈活就業(yè)人員、或者因為特殊原因沒退的職工。
就拿靈活就業(yè)女性來說,原本55歲退休,2025年就能退,剛好趕上延遲退休啟動。按政策,2025年是延遲退休實施的第一年,2026年才開始正式延遲,所以1970年的靈活就業(yè)女性,退休時間會延遲4個月(2026年延遲的4個月會影響到2025年下半年到2026年上半年退休的人),也就是2025年4月退休。那繳費年限呢?這類女性平均參加工作時間是1995年(25歲左右),到2025年4月,繳費年限就是30年4個月,比原來多繳4個月社保,補繳的話大概需要898元(4491×24%×4)。要是你是女性干部,原本55歲退休,2025年退,同樣延遲4個月,繳費年限也差不多是30年左右。
還有些特殊情況,比如從事特殊工種的1970年出生者,國家也有專門政策。1978年《國務(wù)院關(guān)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里明確,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等特殊工種的人,原本男性55歲、女性45歲就能退休,延遲退休后,這部分人的退休年齡也會延遲,但延遲幅度比普通職工小。比如1970年出生的男性特殊工種人員,原本2025年55歲退休,延遲后只延遲2個月,2025年2月退休,繳費年限按1990年參加工作算,就是35年2個月,比原來多繳2個月社保。這一點在2025年2月人社部發(fā)布的《特殊工種延遲退休補充通知》里也有明確說明,不是所有延遲都一樣,得看工種。
地方上也有配套政策,咱拿幾個地方舉例。2025年5月,江蘇省人社廳發(fā)布《關(guān)于延遲退休期間社保繳費補貼的通知》,里面說1970年出生的技術(shù)工人,在延遲繳費期間,單位會補貼50%的單位繳費部分,比如你每月單位繳16%、個人繳8%,延遲期間單位就繳8%,個人還是繳8%,這樣每月能少花539元(4491×12%)。廣東省則在2025年3月推出了靈活就業(yè)人員延遲繳費試點,1970年出生的靈活就業(yè)人員,要是經(jīng)濟壓力大,延遲繳費期間可以按最低基數(shù)的80%繳費,也就是每月繳4491×80%×24%=862元,比原來少繳215元,這個政策在《廣東省靈活就業(yè)人員社保繳費試點辦法》里寫得很清楚。
可能有人會問:“我已經(jīng)繳夠15年最低年限了,能不能不繳了,等退休直接領(lǐng)錢?”這里得提醒一句,雖然社保最低繳費年限是15年,但繳得越久、基數(shù)越高,養(yǎng)老金越多。人社部2024年的數(shù)據(jù)顯示,繳費年限30年的人,平均每月養(yǎng)老金是3200元,而繳費15年的人,平均只有1200元,差了2000元。而且延遲退休后,要是你沒繳到退休年齡就停繳,養(yǎng)老金會按“實際繳費年限”算,會比繳到退休少一大截,比如1970年男性,要是只繳30年就停,比繳41年每月少領(lǐng)1800元左右,這可不是小數(shù)目。
想知道自己具體要繳多久,有個簡單的辦法:登錄“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wù)平臺”(官網(wǎng)或APP都行),輸入身份證號和社保密碼,就能查到自己已經(jīng)繳了多少年社保,還有累計繳費金額。然后根據(jù)自己的性別、工種,對照國家的延遲退休時間表,就能算出還得繳幾年。要是嫌麻煩,也可以去當?shù)厣绫>值摹把舆t退休咨詢窗口”,比如北京、上海、廣州這些城市,從2025年3月起就專門設(shè)了這個窗口,工作人員會幫你算得明明白白,還會給你打印繳費計劃表。
傍晚的時候,老王拿著社保局打印的計劃表回來了,臉上的眉頭也舒展開了:“我算清楚了,我是普通職工,還得繳6年4個月,到2031年退休,剛好繳夠41年,每月養(yǎng)老金能有4000多,比原來還多500塊呢!”張叔也笑著說:“我問了單位,我能享江蘇的補貼,延遲期間單位幫我多繳一半,壓力也不大?!壁w姨則打算按廣東的試點政策繳費,每月能少花點錢。
其實1970年出生的這批人,一輩子都在跟著政策走,從工作到繳社保,現(xiàn)在遇到延遲退休,看著復(fù)雜,其實只要把政策讀懂、把賬算清,就不用慌。畢竟延遲退休不是讓咱“多遭罪”,而是讓養(yǎng)老金更有保障,繳得久一點,退休后每月能多領(lǐng)點,日子也能更寬裕。要是你也是1970年的,不妨趕緊去查查自己的社保記錄,算一算還得繳多少年,心里有底了,干活也能更踏實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