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三國演義》里這臺詞及其結(jié)局,眾所周知。
當(dāng)然也沒必要太同情潘鳳:這位是虛構(gòu)的肉墊,正史沒這人,也沒他這事。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為了“顯貴多庸碌,草莽有豪杰”的爽文式熱血,經(jīng)常要編點肉墊,為的就是讓大家覺得“潘鳳這種貨色都能成將軍,還不如馬弓手關(guān)羽!”
很俗套,但只要有人說一句“英雄不怕出身低”,總歸能讓人熱血翻涌。
就是這段劇情,華雄先斬了鮑忠祖茂,再斬俞涉潘鳳,大家都沒法子了,關(guān)羽出去溫酒斬華雄——鮑忠俞涉潘鳳都是編的肉墊。
后來戰(zhàn)呂布,方悅穆順武安國都被呂布擊敗,大家都沒法子了,于是三英戰(zhàn)呂布——方悅穆順武安國都是編的肉墊。
羅貫中這里還寫岔了,戰(zhàn)呂布有個穆順,后來漢獻身邊有個宦官也叫穆順,我很懷疑他編太多了,都不記得有這名字。
其他過五關(guān)斬六將,什么孟坦韓福卞喜王植秦琪,都是編的;關(guān)羽古城會斬的蔡陽倒是真的。
趙云長坂殺的所謂五十幾個將領(lǐng),什么淳于導(dǎo)晏明也都是編的,趙云的肉墊罷了。
當(dāng)然羅貫中很懂得怎么編,編也編得有細節(jié):長坂夏侯恩給趙云送青釭劍,夏侯杰被張飛嚇?biāo)馈暮罴以诓懿禀庀鲁韵?,所以編點夏侯氏的當(dāng)肉墊。
肉墊本不配有名字,還肯給編個號,也算羅貫中用心了。
就像哪個領(lǐng)導(dǎo)記得住下屬的名字細節(jié),下屬也會被感動得用心吧?
當(dāng)然肉墊不一定靠虛構(gòu),也有用真的:比如官渡初戰(zhàn),羅貫中就安排張遼許褚去戰(zhàn)張郃高覽,打得不分勝負,這才顯得后來張郃高覽投降曹操,意義重大,足以讓袁紹崩潰。
而高覽一物兩用:后來在汝南,還被安排成了趙云的經(jīng)驗包。真是一山還有一山高,踩著階梯往上爬。
潘鳳這類肉墊,殺了就沒了;史實武將沒法亂殺,所以一般負責(zé)打平來襯托。比如許褚出場,打平典韋,大家都知道他厲害了;后來許褚戰(zhàn)平高覽,大家覺得高覽也挺厲害;等趙云殺了高覽,讀者自然都大驚:趙云厲害?。?/p>
又比如張郃出場,平了張遼;后來潼關(guān)一戰(zhàn),被馬超幾下就打敗了,讀者也大驚:馬超厲害啊!
成名武將的義務(wù)之一,就是給別人做陪襯。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羅貫中先安排趙云年登七十?dāng)匚鍖?,把韓德父子給收了。本來趙云斬將無數(shù),眾所周知,沒必要專門排這么場虛構(gòu)戲了呀?為什么呢?好提醒大家趙云勇武不減當(dāng)年嘛。
下一場,立刻就安排姜維登場,單挑趙云,不分勝負;趙云甚至大驚,“不想此地有這等人物!”
——讀者立刻記住了:姜維厲害啊!對標(biāo)趙云呢!
后來姜維北伐,遇到一個自稱鄧將軍的,大戰(zhàn)良久,頗難取勝;于是行詐敗計,奪了對方的兵器,看著要險勝時,鄧將軍跑路回去了;他爸爸出來了:
“姜維匹夫,勿趕吾兒!鄧艾在此!”
于是姜維大驚:原來小將乃鄧艾之子鄧忠也。
這就是借姜維之目,一筆寫出了鄧艾鄧忠兩個棘手人物。兒子如此,父親之厲害可想而知。
這里就是借姜維,捧了一下鄧艾。
所以要么遠離一個圈子,要在一個圈里混下去,就是得花花轎子人抬人。
還有連環(huán)墊的,像文丑初出場,界橋之戰(zhàn)追打公孫瓚,然后趙云登場,大戰(zhàn)文丑。趙云固然亮相,文丑的厲害也算被定住了。
之后顏良斬了魏續(xù)宋憲,打敗徐晃,墊夠高了,再被關(guān)羽斬掉;文丑一度擊敗徐晃張遼合力,再被關(guān)羽斬掉——關(guān)羽神勇,也就此被推到了極限。
還有一種肉墊用法:正史有這人,本來沒多精彩的戲份,卻被憑空安排了一堆履歷,對本人不一定是好事。比如諸葛亮二伐遇到的王雙,小說里勇猛無敵;姜維北伐遇到的徐質(zhì),小說里驍勇無比。
正史其實沒啥記載,但羅貫中需要一點精英怪,來給諸葛亮和姜維制造點障礙和難度。
劇情用完了,就順手讓魏延斬了王雙,讓姜維斬了徐質(zhì)。
最妖艷的史實肉墊:羅貫中先安排韓玄喪心病狂要殺黃忠,被魏延殺了;再安排曹操有文有武的大親信韓浩,當(dāng)長沙韓玄的弟弟,還讓他自尋死路去打黃忠——韓浩:我哪有這哥哥?姓韓就要活該被安排?。?/p>
問題是羅貫中還虛構(gòu)了韓德父子五人,一起被趙云給串了。
我懷疑羅貫中的出版商就姓韓,欠了他很多錢。
當(dāng)然,肉墊不只是武的,還有文的:
王朗王司徒正史雖然被諸葛亮《后出師表》嘲諷,但是自然死亡;小說里卻被羅貫中拖到陣前來罵死,當(dāng)了肉墊。
更早一點,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張昭顧雍程秉虞翻等等,都是肉墊:還不止襯托諸葛亮。
當(dāng)時諸葛亮罵得東吳群儒狼狽時:
忽一人自外而入,厲聲言曰:“孔明乃當(dāng)世奇才,君等以唇舌相難,非敬客之禮也。曹操大軍臨境,不思退敵之策,乃徒斗口耶!”眾視其人,乃零陵人,姓黃,名蓋,字公覆,
現(xiàn)為東吳糧官。當(dāng)時黃蓋謂孔明曰:“愚聞多言獲利,不如默而無言。何不將金石之論為我主言之,乃與眾人辯論也?”
這段戲份,安排得精彩絕倫。
此前東吳群儒,絮絮叨叨,跟諸葛亮掰扯,看得人都煩;這里黃蓋沖進來,先夸孔明,再吐槽群儒,強調(diào)大形勢,責(zé)備群儒“乃徒斗口耶”,正是讀者心聲。
妙在之后,黃蓋立刻跟諸葛亮一副自己人的樣子:
“干嘛不把好話去跟我們主公說,跟這些人說個屁?”讀者立刻就把他當(dāng)自己人了。因為讓黃蓋如此鮮明的形象出場過了,所以再過了三回,黃蓋找周瑜獻詐降計,讀者不會覺得突兀、陌生或懷疑,只會欣然:
“哎,果然是個靠譜的人!”
只是苦了東吳群儒,和潘鳳、邢道榮這些炮灰似的:反正都是隨手一用,所以出來時編得天花亂墜,湮滅時也毫無尊嚴。
古龍后來小說里經(jīng)常如此用肉墊:什么某大佬出場時拉風(fēng)得很,肌肉如鐵,武功超群,一拳打倒過一頭牛,曾經(jīng)一夜間殺穿什么幫什么派,二十招擊敗餛飩山三杰、煎餅寨四英之類。
下一秒就被一個不起眼的老頭/瞎子/乞丐/落拓中年人溫酒斬華雄似的瞬間擊敗,倒下了還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嗄聲道:“莫非你就是油條神劍肉湯圓?”
那老頭/瞎子/乞丐/落拓中年人就長嘆一聲說“油條神劍已經(jīng)死了,我從沒想到還有人記得。”
在這個故事里,餛飩山三杰和煎餅寨四英就是潘鳳。
所以對普通人而言,當(dāng)忽然有無緣無故的榮耀、“萬夫不當(dāng)之勇”的贊美橫空而來時,一定得謹慎:
極小的可能是暗影中的金子終于發(fā)光,被慧眼識珠了。
很大的可能是,即將被安排當(dāng)一個炮灰肉墊,來給別人做嫁衣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