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入農(nóng)歷的七月,家里的長輩總愛念叨 “這個月要多注意”。不少人覺得是老迷信,其實這些講究里藏著古人對生活的觀察,不是要嚇唬人,而是想讓大家過得順順當當。
今天就用大白話聊聊,農(nóng)歷七月到底該怎么 “講究”,1少去、2 少吃、3 要躲、4要做,照著做不僅應了老傳統(tǒng),對日常的生活也會有所幫助。
“1 少去”—— 少去河邊、湖邊這些水邊。
不是說水里有啥玄乎的,而是老輩人發(fā)現(xiàn),農(nóng)歷七月雨水多,河邊泥土容易松,晚上天黑看不清路,很容易踩滑掉下去。
而且這時候水溫開始涼,就算白天去玩水,不小心抽筋也危險。記得小時候,爺爺總說 “七月河水‘野’,別跟它較勁”,現(xiàn)在想想,其實是提醒大家避開安全隱患。
尤其是晚上,盡量別單獨去河邊散步,真要去也得選人多、有燈的地方,安全第一總沒錯。
“2 少吃”,
一,茄子
為啥少吃茄子?老輩人說 “七月茄子似毒藥”,倒不是茄子真有毒,而是農(nóng)歷七月溫度高,茄子特別容易招蟲,有些農(nóng)戶可能會多打藥,清洗不干凈就容易出問題。
而且茄子吸油,天熱吃多了油膩的茄子,腸胃容易不舒服。建議買茄子時選表皮光滑、沒斑點的,回家用鹽水泡 10 分鐘再做,一次也別吃太多。
二,生姜
民間常說:“夜食姜,賽砒霜”,七月尤其要注意。生姜性熱,白天吃能暖身驅(qū)寒,可晚上天氣雖熱但濕氣重,吃了生姜容易上火,還可能影響睡眠。
比如晚上燉菜時放一大塊姜,吃完可能會覺得嗓子干、睡不著覺。當然不是完全不能吃,只是別在晚上大量吃,早上煮個姜棗茶倒是挺合適,順應季節(jié)吃才舒服。
“3 要躲”。
第一躲 “熬夜”
七月白天長、晚上短,老輩人講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熬夜容易耗損精神,第二天沒力氣。建議盡量 11 點前睡覺,就算要加班,也別熬到后半夜。
第二躲 “吵架拌嘴”
民間說七月 “氣場雜”,其實是天熱人容易煩躁,一點小事就吵起來,傷感情還傷身體。遇到不順心的事,先深呼吸冷靜下,別跟家人朋友置氣。
第三躲 “穿濕衣服”
七月里雨水多,衣服洗了難曬干,有些人圖方便穿半干的衣服出門,很容易著涼感冒。最好把衣服烘干,或者多備幾件換洗衣物,別讓濕氣沾身。
“4 要做”
第一要 “勤通風”
七月悶熱,家里容易悶出異味,每天開窗通風 2 次,每次半小時,既能散濕氣,又能讓空氣流通,不容易生病。
第二要 “吃點祛濕的”
比如紅豆、薏米、冬瓜,煮個冬瓜湯、紅豆粥,既能補充水分,又能祛掉身體里的濕氣,比喝冷飲健康多了。
第三要 “給長輩問個好”
七月有祭祀祖先的傳統(tǒng),其實核心是 “念舊情”,給家里老人打個電話,問問身體狀況,陪他們聊聊天,也是傳承孝心。
第四要 “整理家居”
把家里沒用的舊東西清理掉,陽臺別堆太多雜物,既整潔又能減少安全隱患,住著也比較舒心。
其實農(nóng)歷七月的這些講究,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古人根據(jù)季節(jié)特點總結(jié)的生活經(jīng)驗。咱們順著這些傳統(tǒng)來,不是要墨守成規(guī),而是為了讓日子過得更順、更舒服。
畢竟老輩人傳下來的智慧,藏著對生活的認真,莫忘老傳統(tǒng),也是對生活的一種用心,對未來的一種展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