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莫 莉
/黃大路
設計/張 萌
“加價200萬,求購尊界S800?!?/p>
最近一段短視頻在車圈引起熱議。一名汽車博主向中東王子安利尊界S800,王子當場表示愿意加價200萬元人民幣搶購現(xiàn)車,甚至還夸贊“即便是賓利、勞斯萊斯,也做不到這樣”。
王子是不是真王子還有待考察,可中東土豪愛中國車卻經(jīng)過了真金白銀的印證。在今年4月的上海車展上,一群身著白袍的中東客商穿梭于極氪、小鵬、東風等展臺,簽下動輒數(shù)百萬美元的訂單,甚至有人要求“把展車直接運到迪拜”。
按照沙特商人的說法,沙特街頭時??梢钥吹街袊放疲B王室座駕也加入了中國車。這場“中東掃貨潮”的背后,是中國車企用技術、資本與政策編織的宏大敘事。
海關總署數(shù)據(jù)顯示,2024年上半年,中國對中東地區(qū)的乘用車出口量達到42萬輛,同比增長46.2%。中東已躍升為中國汽車出口最大目的地。這一勢頭還在延續(xù),2025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出口308.3萬輛,同比增長10.4%,其中對阿聯(lián)酋出口激增74046輛,沙特市場以119564輛躋身出口國前十。
從高溫沙漠中的電池革命,到王室車庫里的智能駕駛,中東正成為全球汽車產(chǎn)業(yè)權力重構的“新戰(zhàn)場”。
熱潮中亦有暗礁。業(yè)內資深人士在接受《汽車商業(yè)評論》采訪時也表示,車企“扎堆出?!睙岢睉潇o判斷,企業(yè)應該“看得見機會,也要看清風險”。
沙漠新戰(zhàn)場,全球車企搶灘登陸
中東地區(qū)從未如此熱鬧。
一場由全球汽車巨頭共同參與的“搶灘登陸戰(zhàn)”正在這片傳統(tǒng)印象中與石油深度綁定的土地上激烈上演。
海內外一線車企紛紛布局中東,用實際行動表明:中東市場不僅僅是石油輸出地,更是汽車戰(zhàn)略的重要一環(huán)。
今年4月,特斯拉正式進軍沙特,在其首都利雅得開設首家展廳和服務中心,并計劃開設分布于吉達和達曼的臨時體驗店。特斯拉想在中東市場開辟新的增長點。
不僅是特斯拉,全球車企都在搶灘中東。
4月上海車展期間,東風與沙特UMA集團簽署萬輛級戰(zhàn)略采購協(xié)議,投放契合沙特消費者的專屬車型,形成區(qū)域標桿產(chǎn)品矩陣,還要打造“汽車+保險+金融”一體化平臺。
2024年10月,蔚來與戰(zhàn)略投資者CYVN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宣布將在阿聯(lián)酋阿布扎比建立先進技術研發(fā)中心,并將與CYVN聯(lián)合研發(fā)一款針對當?shù)厥袌龅娜萝囆?,還將與CYVN合資成立蔚來中東北非公司在阿聯(lián)酋開展業(yè)務。
不僅是乘用車,還有商用車。中國一汽解放今年5月公布,其正在加速在沙特建設卡車組裝工廠,打算通過KD模式(零部件件裝配基地)在沙特實現(xiàn)本地生產(chǎn),并計劃將年銷量提至1萬輛以上,借此減少整車關稅成本并快速滲透區(qū)域物流市場。
據(jù)《汽車商業(yè)評論》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目前,包括長城、吉利、蔚來、小鵬、理想、MG、奇瑞、捷途、比亞迪、福田、解放等在內的多家中國車企,紛紛在阿聯(lián)酋、沙特、約旦等中東地區(qū)通過多種方式扎根。
同樣激進的還有智能駕駛企業(yè)。今年3月,蘿卜快跑與迪拜道路交通局(RTA)正式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宣布將在迪拜市區(qū)部署超過1000臺全無人駕駛汽車;文遠知行與Uber合作打造中東最大Robotaxi車隊,試圖以自動駕駛重塑中東的出行生態(tài)。
從豪華電動車到經(jīng)濟型燃油車,從乘用車到商用車,再到前沿的自動駕駛技術,中國車企正以全品類、多層次的陣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guī)模涌入中東市場。
這股熱潮席卷中東的背后,究竟有哪些深層驅動力?
汽車版圖的中東“向右轉”
接受《汽車商業(yè)評論》采訪時,天津鑫航汽車進出口貿易服務平臺董事長楊宏偉正躺在迪拜的酒店,作為一個在汽車圈摸爬滾打多年的“老炮”,他指出中國汽車火爆中東的背后有幾方面現(xiàn)實考量。
“一方面,是政策門檻層面,中東國家相較于歐美法規(guī)門檻更低,認證流程簡單。”他指出,例如,在環(huán)保排放標準、車輛安全認證方面,中東國家的要求往往更具靈活性或處于追趕階段,這降低了中國車企進入的合規(guī)成本和周期。
另一方面,中東汽車市場本身成熟,但長期被日韓、美系車壟斷,中國品牌的到來給消費者帶來了一定的新鮮感。
某國內主機廠電子電器架構工程師王超(化名)在接受采訪時也格外強調了“新鮮感”,尤其是來自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為當?shù)叵M者帶來的新鮮感。
“中東土豪階層對于新能源車興趣濃厚,主要出于可玩性和新鮮感的考量。電動車的強動力、靜謐性,以及更具“科技感”的場景化體驗,使得它們在該人群中成為增購型的高端玩具?!蓖醭f,奇瑞等諸多品牌憑借較高的性價比和智能化配置,被更多消費者接受。
楊宏偉還格外強調了“一帶一路”政策的助推,中東,尤其是沙特、阿聯(lián)酋、伊朗等地成為出海的橋頭堡,“一些車企通過KD組裝或換標方式落地設廠,是基于對伊朗等地特殊政策環(huán)境的應對?!?/p>
還有關稅。中東5%的進口車關稅,對比歐美動輒20%以上的壁壘堪稱“天堂”。
各種原因的疊加,使得中東成為中國汽車出口的理想國。中國車企敏銳捕捉到這場綠色轉型的時間窗口,將此地作為全球化戰(zhàn)略的跳板。值得一提的是,中東的區(qū)位價值不止于本地市場,更是地緣棋局中的戰(zhàn)略跳板。
中東地區(qū)處在亞歐非三大洲交界之處,有些國家享有免關稅進入歐洲和北美市場的待遇。中國電動汽車企業(yè)在滿足當?shù)厥袌鲂枨蟮耐瑫r,也可以將中東地區(qū)國家作為開拓第三方市場的一個重要合作伙伴,從這里輻射歐洲、非洲等更廣闊的市場。
所以說,這一輪車企扎堆中東,不僅是市場機遇,更是大國競爭與能源轉型時代的新局。關稅政策、資本驅動、消費升級與技術協(xié)同,共同催生汽車版圖的中東向右轉。
石油王國的汽車新大陸
中東市場絕非鐵板一塊。
在富得流油的中東,石油并非稀缺資源?!爸袞|地區(qū)仍以燃油車為主,燃油車占比超過90%。”楊宏偉表示,“但也有例外,以約旦為代表的一些國家因油價較高,電動車滲透率較高,形成局部的新能源增長點?!?/p>
總體來說,中東的汽車市場結構目前仍是油車主流,混動起步,純電依舊小眾。
以沙特為例,2024年沙特汽車銷量達到82.7萬輛,同比增長13%,為8年來的最高水平,銷量前十位的車企為豐田、現(xiàn)代、起亞、日產(chǎn)、福特、鈴木、長安、吉利、馬自達、名爵,共銷售65.9萬輛汽車,占據(jù)了沙特汽車銷量的約80%。
除了品牌格局,中東消費者的車型偏好也極具地域特色。楊宏偉介紹,中東消費者鐘愛“方盒子”車型,因為拉風。
“很多方盒子車型可能在中國市場表現(xiàn)平平,但在當?shù)貐s極受歡迎。這并非因為地形等實際需求,而是一種審美偏好與文化情結的體現(xiàn)。”楊宏偉稱,當?shù)仄胀ㄏM者對售價動輒數(shù)百萬的超高端豪華車接受度有限,更注重性價比與外觀是否吸睛。
楊宏偉還特別強調,中東消費者對豪華的定義更傾向于“高性價比的豪華感”,而非純粹的高價標簽。
當然,在這片燃油車占比超9成的市場,也正在政策推動下悄然向電動化轉型。
沙特“2030愿景”明確提出,到2030年首都利雅得30%車輛為電動車,組建國家充電公司EVIQ,計劃部署5000座充電站;阿聯(lián)酋制定了更為進取的路線圖,“凈零2050”計劃到2030年新能源車占新車30%,2050年實現(xiàn)電動汽車占道路車輛50%的目標。
約旦則將電動汽車進口關稅從25%下調至10%,遠低于混合動力車55%和燃油車86%的稅率;卡塔爾、巴林等其他國家也正逐步出臺購車補貼、稅收優(yōu)惠、車牌優(yōu)先通行等激勵措施,但仍為扶植期。
根據(jù)央視新聞報道,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沙特新能源汽車產(chǎn)業(yè)過去幾年呈現(xiàn)爆發(fā)式增長,特別是2023年上半年電動汽車銷量同比激增300%。據(jù)一家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最新研究報告,沙特電動汽車市場規(guī)模預計將在2030年達到280億美元。
所以說,雖然中東地區(qū)目前新能源滲透率尚低,但政策信號已亮起,基礎設施與產(chǎn)業(yè)鏈配套也步入快車道。
當然,中東還有一些特別的“挑戰(zhàn)”。中東夏季溫度常超50℃,高溫疊加高沙塵等極端氣候,塑造了中東獨特的市場需求,這些對于汽車電池性能和冷卻系統(tǒ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王超還向《汽車商業(yè)評論》談及了文化適配性問題。王超稱中東市場存在某些獨特需求,比如車內需要增加“麥加”指南針功能,讓當?shù)叵M者隨時都能夠識別麥加圣地的方向,在“特定時間”停車做禮拜。
“這些并非硬件難題,但能成為中國車企打造‘本地化差異化亮點’的潛在機會。”王超稱。
中國車企要怎么破局?
那么,對于中國車企來講,中東汽車市場該如何破局?
“過去日韓品牌在中東幾乎一家獨大,如今隨著中國品牌將日韓車逐出國內市場,日韓車企也將中東視為最后的據(jù)點,但競爭格局已悄然變化?!蓖醭硎?。
在談及日韓車企面臨的沖擊時,楊宏偉認為,中國品牌的崛起確實帶來競爭壓力,但汽車消費的品牌轉換是漸進的,不可能“一夜之間翻盤”。目前,中國車企的市場份額正在逐步蠶食原有的日韓優(yōu)勢,但仍需時間沉淀。
面對日韓品牌的先發(fā)優(yōu)勢,中國車企正在探索出一套差異化破局策略。
與當?shù)亍昂缽姟苯Y盟是關鍵一招。比如,小鵬汽車選擇與阿聯(lián)酋Ali & Sons Holding LLC合作,該公司自1979年在阿布扎比成立以來,代理了大眾、奧迪、保時捷等品牌。這種合作模式能快速借用合作伙伴成熟的渠道網(wǎng)絡、本地化經(jīng)驗和客戶關系,大大縮短市場培育期。
產(chǎn)品本地化改造則是另一殺手锏。
針對高溫、高沙塵氣候特點,捷途中東版車型標配雙壓縮機+后排獨立空調,10分鐘內可以實現(xiàn)50℃到25℃的涼爽跨越;奇瑞“耐高溫特供版”空調制冷效率提升30%;吉利與卡塔爾聯(lián)合研發(fā)的電池,在55℃高溫下循環(huán)壽命延長至2000次。
這些針對性的技術創(chuàng)新顯著提升了中國汽車在中東市場的產(chǎn)品力和適應性,使其從單純的“性價比之選”逐漸轉變?yōu)槟芙鉀Q本地痛點、贏得技術認可的可靠選擇。
不難發(fā)現(xiàn),中國車企正在從“賣車”轉向“賣標準”,試圖改寫游戲規(guī)則。
華為與沙特合作制定的智能駕駛法規(guī),將激光雷達納入強制安全配置;寧德時代主導的“光儲充”一體化標準,成為中東儲能項目范本。這些積極的本地化舉措和標準引領,為中國車企在中東市場打開了局面。
然而,熱潮中亦有暗礁。
楊宏偉表示,盡管中國車在性價比上有優(yōu)勢,但品牌認知度和信任度較低。“車企出海不能只看市場和產(chǎn)品,更要重視文化的本地化。”
對此,他批評一些企業(yè)仍沿用國內的管理模式,將大量中方員工外派,忽視本地文化與法律環(huán)境。而日韓和歐美品牌在當?shù)赝珯嘟挥杀镜毓芾?,反而更容易融入?/p>
“企業(yè)的本質競爭是文化的競爭?!睏詈陚娬{。
對于中東汽車新能源市場的未來,王超也指出了自己的擔憂:雖然很多國家提出相關愿景,但由于配套設施嚴重不足,政策存在很強的不確定性。
“這片‘藍?!袌鲭m具想象空間,但當前更多還是定位為高客單價、面向中高端的嘗試場?!彼麖娬{,出海不是某一地區(qū)的孤立行為,而是車企應對國內市場飽和、競爭內卷的一種系統(tǒng)性戰(zhàn)略。
對于新能源出海的挑戰(zhàn),楊宏偉指出,售后體系建設是中國品牌能否持續(xù)立足的關鍵?!爱斍澳承﹪鴥绕放圃谑酆蠓矫嫒燥@薄弱,若不能快速補齊,可能重演上世紀中國摩托車在東南亞因售后崩盤的教訓。所有新能源車企都應將售后體系建設提上戰(zhàn)略高度?!?/p>
中東,這片連接三洲五海、正處于能源與經(jīng)濟轉型十字路口的戰(zhàn)略要地,對中國車企而言,既是充滿誘惑的“新大陸”,也是檢驗其全球化能力與韌性的“試金石”。唯有在熱望中保持清醒,在機遇前識別風險,方能在這片淘金熱土上行穩(wěn)致遠。
正如楊宏偉所言,他用數(shù)十年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提醒中國企業(yè):要看得見機會,也要看清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