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秦皇島市撫寧區(qū)東北部山區(qū)有一個抗日“堡壘村”——平市莊(現(xiàn)行政劃分為平市南村和平市北村)。這里曾經(jīng)涌現(xiàn)出許多抗日英雄,民兵王印庭便是其中一位。他那英勇悲壯的事跡可歌可泣,令人永志不忘。
“當時的形勢,萬分危急?!?月19日,記者走進平市北村李新華民俗文化展廳,參觀平市莊紅色教育展覽,撫寧區(qū)委黨史研究室工作人員的講述將我們帶回到那段難忘的烽火歲月。
1944年11月16日拂曉,日軍糾集了駐秦皇島偽軍,日本關(guān)東軍一部和海陽、石門寨、榆關(guān)等據(jù)點日偽軍大部及東北偽滿軍共3000余人,由日軍一四八二部隊長松本率領(lǐng),直撲平市莊抗日根據(jù)地。此時,我們的地方主力部隊已轉(zhuǎn)移至外線作戰(zhàn),留在根據(jù)地的武裝力量,僅有以王印庭為首的十幾名民兵和40多名正在養(yǎng)傷的八路軍傷病員。
危急時刻,年輕的民兵游擊組長王印庭展現(xiàn)出驚人的冷靜和組織能力。他一面緊急指揮民兵組織全村群眾扶老攜幼向西北深山中轉(zhuǎn)移,一面又將7名無法行動的重傷員一個個背到北山的隱秘山洞安頓好。就在他們剛剛埋藏好部隊留下的糧食布匹時,鬼子的旗已然插上了四周的山頭。
憑借對家鄉(xiāng)地形的了解,王印庭帶著3名民兵在敵人包圍的縫隙中穿插迂回,本已看到突圍的希望,可就在這時,一位老鄉(xiāng)慌不擇路地從山溝里跑出,身后是日軍瘋狂的嚎叫和槍聲。“是走還是救?”這個生死抉擇瞬間擺在面前。沒有絲毫猶豫,王印庭毅然舉槍向敵軍射擊!槍聲救了老鄉(xiāng),卻也徹底暴露了他們的位置。子彈打光后,他們以血肉之軀與敵人展開肉搏,最終力竭被俘。
“這一槍,是英雄本色的必然選擇。他把群眾的生命看得高于自己的安危?!逼绞斜贝宕迕裢醪ㄕf,“從這一刻起,他其實已經(jīng)選擇了犧牲?!?/p>
沾水的皮鞭輪番抽打、用帶枝丫的松樹棍猛擊……王印庭等人被打得皮開肉綻。據(jù)后來幸存的鄉(xiāng)親和民兵回憶,敵人將他吊在梯子上,灌煤油辣椒水,用皮鞋踩壓灌滿的腹部,再倒吊起來?;杷谰陀美渌疂娦?,再審,再打。
肉體的極度痛苦無法摧毀信仰。敵人見硬的不行,又捧出銀圓,許諾官職、治傷、享樂。王印庭用盡最后的力氣打落敵人手中的銀圓:“收起你們的把戲,要殺要剮隨你們的便!”
1944年11月20日,日寇在折騰了五天四夜后一無所獲,在東河套當著王印庭的面殘殺了另外兩位民兵同志。面對松本的最后威脅,王印庭深情地望了一眼生養(yǎng)自己的家鄉(xiāng),心中默默告別,隨后發(fā)出了震徹山谷的怒吼:“你們不就是砍頭嗎!砍吧!殺了我一個,會有千千萬萬個人為我報仇,你們的末日就要到了!”絕望的敵人舉起了屠刀。王印庭,這位曾經(jīng)無數(shù)次深入虎穴反特鋤奸,配合部隊炸毀敵堡的民兵英雄、年輕的共產(chǎn)黨員,為了民族的獨立事業(yè)光榮地犧牲了,年僅27歲。
記者手記:
青松常翠 浩氣永存
如今平市莊的山洞依然靜謐,每當山風吹過,仿佛仍在傳頌著王印庭在生命最后五天的壯烈與不屈。王印庭,用年輕的生命詮釋了對黨和人民的忠誠。走訪過程中,最感染我的是當?shù)乩先颂崞鹚麜r依然閃爍的淚光——英雄從未被遺忘。他的精神,如同天馬山上的青松,歷經(jīng)風雨,傲然挺立,永遠守護著這片他深愛并為之獻出一切的土地。而我們,有責任讓這些漸行漸遠的歷史記憶重新鮮活起來,讓年輕一代明白:今天的歲月靜好,正是由無數(shù)先輩用鮮血換來的。這份跨越時空的精神傳承,或許就是我們追尋歷史最好的意義。
來源:秦皇島日報
責任編輯:高小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