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jié),我離開云南石林縣城,揣著香噴噴的鮮花餅,踩著薄霧,在身穿淡藍色棉麻長裙的導游金花的引領下,走進傾慕已久的石林。金花說:“這時候的石頭最有靈氣,連影子都帶著幾分靈秀?!?br/>果然,第一道晨光漫過石尖時,我撞見兩塊石柱在說悄悄話。左邊那塊的影子蜷在右邊石面上,活脫脫一只弓背的貓,尾巴尖還俏皮地翹著。等我緩過神來,掏出手機要拍時,太陽悄悄挪了寸許,那影子一下散了,倒像是真跳走了似的。
跟著金花往深處去,路越走越窄,有的地段還得側著身子才能擠過。石壁上布滿指甲蓋大小的坑,金花說:“這是雨水啃了億萬年的牙印?!闭f著,頭頂“啪嗒”一聲掉下個東西,近前一看,是片裹著青苔的小石片,邊緣圓得像被舌頭舔過。“劉先生,您太幸運了,億萬年的老石頭給你遞名片呢!”金花瞪著驚喜眼睛,這類情形她也很少見到。
拐過一道大彎,忽見一片石叢在冒冷汗。明明沒下雨,石縫里卻滾出亮晶晶的水珠,連空氣里都飄著水腥氣。金花蹲下來扒開半埋的石頭告訴我:“天快陰時就來這兒看,石頭肚子上的縫會冒汗,比氣象臺還準?!蔽疑焓忠幻?,石面濕乎乎的,抬頭看天,陰沉得像藏著雨。
正午時走到“回音窩”,那鍋底狀的石坑藏在密林后。站在坑底說話,聲音順著石壁爬上去,跌下來時竟變了調。我試著哼《月光下的鳳尾竹》,回聲里裹著甜香——原來石壁后藏著野桂,細碎的黃花落了滿壁,風一吹就跟著歌聲打旋。金花說:“月圓之夜這兒能聽見石頭唱歌,有一回我聽見它們在唱《小河淌水》,好聽得很呢!”
午后在一片凹石壁前停了腳。秋陽斜斜照進來,把石紋拓在地上,竟像幅燙金的地圖。有只灰兔從石縫鉆出來,蹲在“地圖”拐角啃什么。我一靠近,它“嗖”地一下鉆進另條石縫,尾巴尖掃過的地方,露出幾株紅得發(fā)亮的野枸杞。石縫里還卡著片枯葉,像枚精致的書簽,金花告訴我:“那是去年深秋的葉子,被風塞進去就再沒動過。”
“石林里的時間過得慢?!苯鸹ㄅ闹筛叩氖?,“這塊石頭長這么高,用了兩百萬年。咱們這輩子,在它眼里不過是眨眼的工夫。”
傍晚往回走時,撞見一個拾柴的老人。他說石林的石頭會呼吸,秋天尤其明顯——石縫里的水汽早上凝霜,中午蒸騰成霧,傍晚又凝成水珠,順著石紋往下淌?!澳憧茨鞘^上的道道,都是水走出來的路?!彼钢鴫K被夕陽染成金紅的巨石,我果然看見細密的水珠正順著石紋爬,像無數條看不見的小溪。
出景區(qū)時,兜里的鮮花餅還剩一塊。我把它放在平整的石面上,算是跟這些石頭道個別?;仡^望,石縫里多了幾只探頭的小動物,一只藍尾巴的鳥跳來跳去。它們和石頭待在一塊兒,倒像是早就認識了千百年。
原來石林的秘密,都藏在石頭的褶皺里,在風穿過石縫的調子中,只有耐心等待、用心看的人才能撞見它的瞬間奇觀。那些不為人知的模樣,比任何刻在石壁上的字都要驚艷動人。
作者:劉忠民(作者單位系遼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中心)
轉載請注明來源《民族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