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菜市場碰見張阿姨,她蹲在攤位前扒白菜葉子,一邊扒一邊嘆氣:“我家小子去年非要在縣城買套房,首付借了8萬,貸了30年,每個月還4200的房貸。這剛過一年,他公司裁員,現(xiàn)在打零工每個月才掙3000,房貸都快斷供了,我這退休金都得貼進去,連塊五花肉都不敢買?!?br/>你聽聽,這事兒是不是特眼熟?身邊總有那么些人,明明工資就幾千塊,非要跟風貸款買房買車,覺得“有房有車才算體面”“別人都有我不能沒有”??蓻]算明白一筆賬:房貸車貸一背上,你這輩子就不是為自己活了,是為銀行打工,是把自己捆在“月供”這根繩子上,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得摔得頭破血流。
普通人瞎貸款買房買車,真的是在“作死”,不信你看那些血淋淋的例子,再看看官方給的數(shù)據(jù),咱心里得有本明白賬。
先說說房貸:30年的坑,你真以為能爬出來?
有人說“買房是剛需,貸款很正常”,可“剛需”也得看你有沒有那個承受力啊!咱先看組官方數(shù)據(jù):2024年5月,央行發(fā)布的《中國金融穩(wěn)定報告》里寫著,截至2023年底,我國居民部門杠桿率(簡單說就是老百姓欠銀行的錢占GDP的比例)已經(jīng)到了62.1%,其中80%以上都是房貸。這意味著啥?大部分人欠銀行的錢,主要都是買房欠的。
再說說具體的月供壓力。就拿一線城市來說,2024年北京平均房價5.8萬/平,買個60平的小兩居,總價就得348萬,首付按30%算得104.4萬,貸款243.6萬,按LPR(2024年5月央行公布的5年期以上LPR是3.85%)算,30年等額本息,每個月得還10872元??杀本?023年城鎮(zhèn)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才1.4萬出頭,私營單位才8000多——要是你在私企上班,一個月掙8000,房貸就得1萬多,這錢從哪兒來?總不能天天喝西北風吧?
二線城市也沒好到哪兒去。2024年杭州新房均價3.2萬/平,買個80平的房子,總價256萬,貸款179.2萬,30年下來月供8036元。而杭州2023年私營單位平均工資才7500多,這月供直接超過工資了!我同事小王就是這么回事,去年咬咬牙在杭州臨平買了房,月供8000,他一個月掙7800,只能靠他老婆每個月3000的工資補窟窿?,F(xiàn)在倆人不敢出去吃飯,不敢買新衣服,他老婆懷孕了想做個體檢都得猶豫半天——你說這房買的,是住得安心,還是住得鬧心?
更坑的是“斷供”的風險。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的數(shù)據(jù)顯示,第一季度全國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大部分是房貸斷供)有28.7萬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5.3%。我老家鄰居老周,2021年在鄭州買了房,月供5600,去年他開的小飯館倒閉了,沒了收入,房貸斷供3個月,銀行直接起訴,房子被法拍,最后賣了的錢還完銀行貸款,自己倒欠了5萬——你說這不是“作死”是啥?花了半輩子積蓄,最后落得個“房沒了,債還在”的下場。
可能有人說“我買的是剛需房,總能扛過去”,可你別忘了政策的變化。2024年很多城市取消了首套房利率優(yōu)惠,比如成都,2023年首套房貸利率還能打9折,2024年直接恢復到LPR基準利率3.85%,一套200萬的房子,30年下來得多還6萬多利息。還有的城市搞“限跌令”,你剛買完房,小區(qū)房價就跌了,比如武漢某小區(qū),2022年買的時候1.8萬/平,2024年跌到1.4萬/平,一套100平的房子直接虧了40萬——你欠銀行的錢一分沒少,房子卻不值錢了,這不就是“紙面財富”變“紙面負債”嗎?
再聊聊車貸:看似“小錢”,實則是“吞金獸”
要是說房貸是“大坑”,那車貸就是“小坑”,可這小坑也能把你絆倒。很多人覺得“買車才貸幾萬、十幾萬,月供才幾千,壓力不大”,可你忘了,車這東西,買完不是就完了,還有油費、保養(yǎng)、保險、停車費,這些都是錢??!
先看數(shù)據(jù):2024年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的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全國汽車金融滲透率(就是貸款買車的比例)達到了58.2%,也就是說,每10個人買車,有近6個人是貸款買的。其中年輕人占比最高,30歲以下群體車貸滲透率超過70%——這些剛工作沒幾年的年輕人,工資沒多少,卻敢貸款買20萬、30萬的車。
我發(fā)小阿強就是個例子,2023年剛工作3年,非要買輛奧迪A3,說“同事都開合資車,我開國產(chǎn)沒面子”。車價22萬,他首付6萬,貸款16萬,分3年還,每個月還4800。結果呢?每個月油費得800,保養(yǎng)一次1200(一年兩次),保險5000(一年),停車費每個月300——算下來每個月在車上的開銷就得6000多??伤粋€月工資才8000,扣完車貸和車的其他費用,剩下的2000塊錢,連房租帶吃飯都不夠,只能靠爸媽每個月補貼2000。今年他想換工作,可不敢辭,因為一失業(yè),車貸就還不上了——你說這不是給自己找罪受嗎?
還有更離譜的,有人貸款買豪車,最后只能“棄車跑路”。2024年第一季度,全國機動車抵押登記注銷(就是還不上貸,車被銀行收走)的數(shù)量有12.3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1%。我在二手車行認識的老板說,去年收了一輛奔馳C級,車主才開了半年,因為月供6800還不上,只能把車賣了,最后虧了10萬——這10萬,夠普通人存兩年了吧?
可能有人說“我貸款買個便宜的代步車,總沒事吧?”可你算過賬嗎?比如買一輛10萬的車,貸款7萬,分3年還,月供2000。油費每個月500,保險一年4000(每月333),保養(yǎng)一年1000(每月83),停車費每月200——加起來每個月就得3116。要是你一個月掙5000,扣完車貸和車的開銷,剩下的1884塊錢,夠你交房租、吃飯、買日用品嗎?萬一再有點感冒發(fā)燒,連買藥的錢都沒有。
更坑的是“零首付”“低月供”的套路。2024年銀保監(jiān)會通報過,有些汽車金融公司搞“零首付購車”,表面上月供低,實際上利息高得嚇人,還藏著“手續(xù)費”“GPS費”。比如某公司零首付買一輛15萬的車,分5年還,表面月供2500,實際上總利息要5萬,加上3000手續(xù)費,最后花的錢比全款多了5.3萬——你以為占了便宜,其實是被坑得更慘。
房貸+車貸:雙重壓力,能把人逼到絕路
最可怕的不是單獨貸房貸或車貸,而是兩者一起貸——這相當于給自己套了兩層枷鎖,稍微有點意外,就會“崩盤”。
咱看組官方數(shù)據(jù):2024年央行調(diào)查顯示,有38.7%的家庭同時背負房貸和車貸,這些家庭的月還款額占家庭月收入的比例(債務收入比)平均達到了58.2%,遠超國際上公認的“30%安全線”。這意味著啥?這些家庭每個月掙的錢,有一多半都要還給銀行,剩下的錢只能勉強維持基本生活,根本沒有抗風險能力。
我表姐和表姐夫就是這樣,2022年在蘇州買了房,房貸每個月7500,2023年又貸款買了輛車,車貸每個月2300,兩口子加起來每個月掙1.5萬,扣完房貸車貸,剩下的5200塊錢,要養(yǎng)一個孩子,還要交物業(yè)費、水電費、燃氣費——每個月都過得緊巴巴的。去年表姐夫得了急性闌尾炎,住院花了8000,他們連這筆錢都拿不出來,只能跟親戚借?,F(xiàn)在表姐天天說“早知道不買車了,現(xiàn)在連買件新衣服都不敢”。
還有更慘的,我老家鎮(zhèn)上的小李,2021年貸款買房(月供3800),2022年貸款買車(月供2500),2023年他所在的工廠倒閉了,沒了收入,房貸車貸都還不上,銀行天天打電話催,最后只能把房子和車都賣了,還欠了銀行3萬,現(xiàn)在只能帶著老婆孩子租房子住——你說這不是“作死”是啥?好好的日子,因為兩場貸款,全毀了。
可能有人說“我收入穩(wěn)定,能扛住”,可你敢保證自己永遠不失業(yè)、不生病嗎?2024年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顯示,一季度全國城鎮(zhèn)調(diào)查失業(yè)率是5.2%,16-24歲青年失業(yè)率是18.9%——失業(yè)的風險一直都在。萬一你失業(yè)了,房貸車貸不會因為你沒工作就停了,銀行該催還得催,該起訴還得起訴,到時候你怎么辦?
還有人說“等我漲工資了,壓力就小了”,可現(xiàn)實是,工資漲得永遠趕不上開銷漲得快。2023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1%,而房貸利息、車貸利息、油費、保養(yǎng)費這些,每年都在漲——2024年國內(nèi)油價已經(jīng)漲了8次,92號汽油從年初的7.5元/升漲到了現(xiàn)在的8.3元/升,一個月多花100多油費,看似不多,可積少成多,最后還是壓得你喘不過氣。
普通人別瞎“作死”:記住這3點,別被貸款綁架
說了這么多,不是說買房買車不對,而是說普通人別瞎貸款,得根據(jù)自己的能力來。咱普通人掙錢不容易,每一分錢都得花在刀刃上,別為了“面子”“剛需”這些虛的,把自己逼到絕路。最后給大家提3個建議,都是實在話:
第一,先算“抗風險能力”,再決定貸不貸款。你得先問問自己:要是我失業(yè)3個月,能不能還上月供?要是家人生病,能不能拿出醫(yī)藥費?2024年央行建議,家庭債務收入比別超過30%——比如你家一個月掙1萬,月供最多別超過3000。要是超過這個數(shù),你就得小心了,別拿自己的生活賭。
第二,別跟風,別攀比。別人買房買車,那是別人的事,你得看自己的錢包。你同事開奔馳,不代表你就得開;你親戚在縣城買房,不代表你就得買。2024年民政部發(fā)布的《居民生活質量報告》里說,“過度負債”已經(jīng)成為影響居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之一——與其背著貸款過緊日子,不如先攢錢,等有能力了再買,這樣住著舒心,開著也安心。
第三,優(yōu)先留“應急錢”,再還“貸款”。就算你要貸款,也得先留一筆應急錢,至少夠6個月的生活費和月供——這是底線。2024年銀保監(jiān)會反復強調(diào),“應急儲備金”是家庭財務的“安全墊”,沒有這筆錢,就別輕易貸款。比如你每個月生活費3000,月供5000,那你至少得留(3000+5000)×6=4.8萬的應急錢,萬一出點事,也能扛過去。
說到底,普通人最大的“聰明”,不是貸款買多少房、多少車,而是把日子過安穩(wěn),不被債務綁架。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作死”的;車是用來代步的,不是用來“撐面子”的。別等月供壓得你睡不著覺,別等家人跟著你受苦,才明白這個道理——那時候就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