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一個魔咒,爛尾這個并不怎么光彩的詞匯,幾乎出現(xiàn)在當下大多數(shù)有此熱度的國產(chǎn)劇收官之后。
雖說對某些電視劇用爛尾一詞多少有些欠公允,但終歸還是落得一個虎頭蛇尾的罵名,無論開頭多么的精彩,卻總能讓人預想到那些可能出現(xiàn)的邏輯錯誤,還有這一次因“瑪麗蘇”再度登上熱搜的改編失敗。
當然,就像“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所揭示的真理一樣,作為“文”字的組成部分之一,即便電視劇再爛尾、再虎頭蛇尾,也會有相當數(shù)量的簇擁者喜愛與支持。
正如那些對《生萬物》并不怎么友好的熱搜登榜之后,面對上萬的點贊數(shù),總會有成百上千的評論表達出對這部電視劇的喜愛與支持。
講了這么多,也許很多人并不理解何謂“瑪麗蘇”,又是為何這樣一個詞會將看起來還行的《生萬物》推到一種多方意見針鋒相對的程度。
總的來說,“瑪麗蘇”在文學或影視作品中代表了某一類型的角色,通常是一個原本平凡且低位的角色,一夜之間變得無所不能且過度理想化,而這種人物的出現(xiàn)與塑造,往往會被某些讀者或觀眾批評為水準低下。
以這樣的標準來說,且不說熱搜事件的核心角色銀子是否有“瑪麗蘇”嫌疑,放眼整部電視劇中的許多角色,實際都存在這樣一種在改編之后脫離原著小說人物的情況存在。
自然而然地,這也成為了批評《生萬物》這部電視劇的聲音中,極為重要且相對多數(shù)的一種聲音。
作為一種類似于二次創(chuàng)作的改編作品,雖然《生萬物》掛著“三屆人民文學獎”長篇小說改編劇的名頭,但實際上作為一名浸淫國產(chǎn)電視劇多年的老觀眾,我們并不該將其視作小說故事影視化這么簡單。
甚至極端一點來說,《生萬物》作為一部名字與小說《繾綣與決絕》沒有半毛錢關系的電視劇,應該被當作一個全新創(chuàng)作的故事來看待。
而這樣一種認知與理解,也是大多數(shù)糾結于《生萬物》過于“瑪麗蘇”人們沒有認清的重要現(xiàn)實之一。
今天的《生萬物》,今天的“瑪麗蘇”熱搜,從本質上來說并不是《生萬物》本身的問題所在,而是因為它有一個由楊冪飾演的重要角色寧繡繡,一個在國內(nèi)影視行業(yè)具有相當號召力的女性演員,一個在各種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中常常會見到億這個單位出現(xiàn)的女明星。
作為一個年輕的八零后女演員,楊冪與其她流量女星有著相同的特質,她漂亮、她努力、她有數(shù)量驚人的粉絲群體、她有讓人咋舌的票房號召力、她有引動好與壞各種話題的能力、她能讓《生萬物》這種題材的影視作品被年輕一代關注和觀看。
也許這才是一切的根本所在,也許這才是為何在大量影視作品中常常會出現(xiàn)的“瑪麗蘇”現(xiàn)象,如今會因為《生萬物》被推上熱搜的重要原因所在。
作為一名《生萬物》的觀眾,我個人同樣對這部電視劇有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認同和不理解,甚至在某些時候還會因為某些劇情私下爆粗口。
可沉下心來仔細想想,以當下的大環(huán)境和時代背景來說,《生萬物》的改編、拍攝已經(jīng)算是具有相當不錯的水準了,要知道能讓一群年輕人認認真真觀看一部以民國為時代背景的電視劇,以農(nóng)民和土地為敘事主體的電視劇,已經(jīng)是難能可貴的事情了。
如果沒有像楊冪這種能吸引足夠基數(shù)年輕人的年輕演員加盟,如果不是由楊冪來飾演劇中女主寧繡繡,試問又會有幾個年輕人會看這部幾乎全員演技精湛的《生萬物》,又有誰會去討論一群老戲骨飾演的民國劇是否“瑪麗蘇”呢?
當像我這樣的人為了某些目的挑《生萬物》的刺時,當因為楊冪的加盟,無數(shù)年輕人對著我所挑出來的毛病口誅筆伐時,或許《生萬物》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要知道,像這樣的歷史題材并不討喜,也不被大多數(shù)年輕人、中年人所關注。
這是我們這一代人從沒有經(jīng)歷過的歷史,這是那些更加美化的古代歷史劇可以跳過和忽略的一群人。
如果沒有楊冪和她的寧繡繡,試問又有誰會真正在意《生萬物》是否“瑪麗蘇”了呢?
關于《生萬物》的解讀暫時先寫到這里,更多精彩解讀且聽下回分解。
若覺得文章不錯,希望您可以點贊、分享與關注哦,圖片來自網(wǎng)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