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江曉晗、李安璐、朱杏芬、余永紅 指導老師:曾宇婷、駱芷蓉
一封泛黃的密函、一盞搖曳的煤油燈、一條指向南方群山的曲折路線……在文家市鎮(zhèn)秋收起義紀念館前,一場特殊的“會議”剛剛落幕。近日,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紅韻青風”實踐團精心打造的紅色劇本殺《星火燎原:文家市的抉擇》收獲良好反響,學子們用青年話語講述家國情懷,讓紅色精神在推理與共鳴中薪火相傳。
青年是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的主力軍。為了讓歷史場景更貼合現(xiàn)實,團隊成員多次深入文家市鎮(zhèn)檔案館、秋收起義紀念館細致收集資料。團隊從策劃、編寫劇本、角色設定到場景設計,全程自主完成,力求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為傳統(tǒng)紅色教育注入新意,以青年理解萃取革命精神內(nèi)核,以青春智慧為傳統(tǒng)紅色教育解鎖全新敘事邏輯。
圖為團隊原創(chuàng)的紅色劇本殺
在深耕史料的基礎上,團隊將真實的‘南下轉兵井岡山’的關鍵爭論與人物矛盾融入劇本,并緊扣秋收起義部隊的真實歷史危局進行巧妙加工。團隊設計的沉浸式情境讓參與者化身當時的革命骨干,在尋找暗藏“破壞者”的主線中直面決定部隊生死的道路抉擇。秋收起義部隊于文家市會師后充滿抉擇與危機的關鍵一夜不再僅是史料上的文字敘述,也成了參與者肩上沉甸甸的命運擔當。
圖為活動過程中參與者閱讀角色劇本
試玩現(xiàn)場,參與者投入角色身份,爭分奪秒推尋線索,在模擬的“作戰(zhàn)會議”中激烈爭論,切身感受革命征途的驚心動魄?!拔野缪莸叵陆煌▎T,深刻體會到每一次選擇都關乎生死存亡,理解了歷史的沉重和信仰的力量!”參與者感慨道。
活動結束后,團隊成員帶領大家復盤劇情,結合真實歷史進行解讀分享。這種深度的“代入感”,讓青年們從歷史的“旁觀者”轉變?yōu)椤坝H歷者”,真切理解了道路抉擇的千鈞重擔與革命星火何以燎原的深刻內(nèi)涵。
圖為活動結束后團隊與活動參與者合照
下一步,團隊計劃開發(fā)‘地方紅色記憶系列’劇本,打造可復制的青年黨史教育IP,形成可復制的‘景區(qū)+沉浸教育’融合發(fā)展模式。實踐團負責人朱杏芬表示,“未來希望能走進更多高校和紅色場館,用青年喜愛的敘事方式傳遞紅色故事?!奔t色基因的傳承既要堅守本色不變,也呼喚青春的創(chuàng)新融入,唯有讓歷史可觸摸、可思辨、可共鳴,方能讓信仰之火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