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全球通史》
☆一部影響世界四代人的全球史
☆史學大家斯塔夫里阿諾斯經(jīng)典著作
☆人大、清華知名教授新注新譯,原貌重現(xiàn)
☆全球突破2000萬讀者,20年銷量遙遙領先
☆豆瓣9.0+,全網(wǎng)百萬讀者高分評論
☆20世紀影響世界的10本書之一
☆北大歷史系主要參考書☆清華學生借閱榜???/p>
☆ 阿諾德·湯因比、錢乘旦、葛劍雄、閻步克、戴錦華 傾情推薦
☆全球局勢越復雜,越要讀《全球通史》!
本書采用全新的史學觀點和方法,將整個世界看作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的統(tǒng)一體,從全球視角考察世界各地區(qū)人類文明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重點關注對人類歷史進程有重大影響的各種歷史運動、歷史事件及其相互關聯(lián)和相互影響,努力反映局部與整體的對抗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本書問世后受到著名歷史學 家湯因比和巴勒克拉夫的高度評價,被譯成多種文字流傳于世,影響甚廣。第7版融入時新的研究成果.新增數(shù)百幅圖片,使這部名著在內(nèi)容和體系上更加完善。
02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種不同的人,
但今日,世界舞臺為什么只剩下我們自己?
從只能啃食虎狼吃剩殘骨的猿人,到躍居食物鏈頂端的智人,
從雪維洞穴壁上的原始人手印,到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腳印,
從認知革命、農(nóng)業(yè)革命,到科學革命、生物科技革命,
我們是如何登上世界舞臺成為萬物之靈的?
從公元前18世紀的《漢謨拉比法典》,到18世紀的美國獨立宣言,
從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到自由主義、消費主義,
從獸欲,到物欲,從獸性、人性,到神性,
我們了解自己嗎?我們過得更快樂嗎?
我們究竟希望自己得到什么、變成什么?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新銳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代表作品,書寫從十萬年前有生命跡象開始到21世紀資本、科技交織的人類發(fā)展史,將科學和歷史編織在一起,從全新的角度闡述地球上智人的發(fā)展歷史。
全書從三大線索理清人類發(fā)展脈絡,認知革命、農(nóng)業(yè)革命、科技革命徹底改變了人類歷史。認知革命使人類成為想象的共同體,農(nóng)業(yè)革命使人類陷入奢侈生活的陷阱,科技革命終將使人類成為神一樣的存在。人類通過想象和虛構(gòu)的能力將彼此連接、有效合作,國家、宗教、企業(yè)都是想象和虛構(gòu)的現(xiàn)實,人類依靠這種想象來尋找認同、開展合作,由此一步步登上食物鏈的頂端,抵達其他生物無法企及的地位。
這是一部宏大的人類簡史,理清影響人類發(fā)展的重大脈絡,挖掘人類文化、宗教、法律、國家、信貸等產(chǎn)生的根源,更見微知著、以小寫大,讓人類在大歷史中重新審視我們自己,審視我們周圍的世界。
03
《羅馬帝國衰亡史》
18世紀,啟蒙時期代表人物、史學泰斗愛德華?吉本以畢生精力,創(chuàng)作出享譽世界200多年的不朽名著——《羅馬帝國衰亡史》。
自問世以來,《羅馬帝國衰亡史》受到無數(shù)名家的極力推崇,包括哲學泰斗休謨、“經(jīng)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全球史奠基人麥克尼爾、科幻經(jīng)典《銀河帝國》的作者阿西莫夫等。二戰(zhàn)時期知名的英國首相丘吉爾,更是經(jīng)常在演說中引用書里的金句,其政治和戰(zhàn)略思想也深受該書影響。
《羅馬帝國衰亡史》從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等角度,展現(xiàn)了羅馬帝國1300多年由盛而衰、直至毀滅的全過程。博大雄偉的史觀加上優(yōu)美典雅的文字,使得西方人一談及羅馬帝國,必定會想到此書。此書也自然而然成為了了解羅馬帝國不可不讀的至高經(jīng)典。
透過這部包羅萬象的史詩巨著,不同領域的人士可以從中得到不同的啟發(fā):
政治家看到了權(quán)力的邏輯,
軍事家看到了戰(zhàn)爭的本質(zhì),
企業(yè)家看到了制度的更迭,
哲學家看到了思想的演變,
文化學者看到了文明的興衰……
翻開本書,領略羅馬帝國1300年盛極而衰的恢宏史詩。
04
《耶路撒冷三千年》
你會忍不住愛上這座城市,
它是人類的瑰寶,這本書值得一讀再讀!
——美國前總統(tǒng)比爾·克林頓
作者扎實的研究加上栩栩如生的描繪功力,
使得這本書無論是對學者還是門外漢,都將如視珍寶。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
·克林頓2011年度選書,《經(jīng)濟學人》2011年度最佳圖書!
·基督教徒、天主教徒、猶太教徒、伊斯蘭教徒、歷史學家、人文關懷人士,和一切胸懷大志者,全球30多國爭先搶讀!
·經(jīng)濟學人、出版人周刊、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書評、華盛頓郵報、泰晤士報、新聞周刊、洛杉磯時報……各大媒體競相報道。
·聽最會說故事的作家,為你闡釋一個兼容天堂與地獄的城市!
耶路撒冷是一神的殿堂,兩個民族的首都,三個宗教的圣地,
更是唯一擁有兩種存在的城市——天堂與人間。
《塔木德》記載:“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br/>人們卻說:“世界若有十分哀愁,九分也在耶路撒冷?!?/p>
了解耶路撒冷的歷史,就明白世界為何演變成今日樣貌……
耶路撒冷曾被視為世界的中心,今日的它與過去相比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座城市是亞伯拉罕諸宗教爭斗的焦點,是信徒日增的基督教、猶太教與伊斯蘭教基本教義派的圣地,是文明沖突的戰(zhàn)略要沖,是無神論與信仰齟齬的前線,是讓世人魂牽夢縈的去處,是惑人的陰謀與虛構(gòu)的網(wǎng)絡傳說發(fā)生的地點。
本書作者力圖中立,依年代順序講述耶路撒冷的故事,透過男男女女——士兵與先知、詩人與國王、農(nóng)民與音樂家——的生活,與創(chuàng)造耶路撒冷的家族來呈現(xiàn)這座城市的歷史。目的就是說出事實,無論它們聽起來是否刺耳……
05
《槍炮、病菌與鋼鐵》
1997年,在亞力提出那個發(fā)人深省的問題25年后,賈雷德·戴蒙德終于有底氣寫就并出版了這本《槍炮、病菌與鋼鐵》,一經(jīng)上市,旋即引起各界激烈爭論。它的顛覆性不言而喻,現(xiàn)代西方社會引以為傲的文明先發(fā)優(yōu)勢,在這本書中竟被歸因于環(huán)境和地理的深刻影響。一時間,“種族優(yōu)越論”支持者 無從辯駁,因為這位生理學家將1.3萬年的人類歷史置于演化生物學、人類學、語言學、考古學等眾多學科的研究證據(jù)中深入探討,并且對比了各大洲、多民族的發(fā)展速度,有理有據(jù)。戴蒙德也憑此作品榮獲了美國普利策獎和英國科普獎。
為什么歐洲人憑借槍炮、病菌與鋼鐵征服了新大陸,而不是非洲或美洲土著漂洋過海去征服歐洲?為什么有些社會已擁有完善的社會組織、百花齊放的文化成果,而有些社會仍處在沒有金屬工具、以狩獵-采集為生的原始狀態(tài)?是什么決定了今日世界的權(quán)力和財富分配面貌?這本書嘗試回答了上述問題。在戴蒙德看來,食物生產(chǎn)的出現(xiàn)使得歐亞大陸搶占了文明發(fā)展的先機,文字、技術(shù)、政府等都是糧食盈余的“副產(chǎn)品”;而動植物種類的多寡和大陸軸線的走向又決定了各大洲食物生產(chǎn)的先發(fā)與落后,這就是影響了不同種族遵循不同歷史發(fā)展軌跡的終極因。因此,環(huán)境和資源的優(yōu)渥滋養(yǎng)了西方文明在沃土上牢固生根,迅速結(jié)果,而非種族自身在生物學上具有優(yōu)勢。
今天,戴蒙德在書中描繪的人類歷史的車輪仍在前行,現(xiàn)代文明社會所面臨的危機卻早已遠超槍炮、病菌與鋼鐵所代表的征服與被征服的困境。但是,人類作為一個整體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傳染病大流行、核武器和資源枯竭的威脅時,仍然可以從《槍炮、病菌與鋼鐵》的宏大人類歷史敘事中尋找答案。
06
《劇變:人類社會與國家危機的轉(zhuǎn)折點》
《劇變》是一部恰逢其時的巨作。在個人與國家都對未來充滿迷茫,危機接踵而至的當下,普利策獎得主、《槍炮、病菌與鋼鐵》作者賈雷德·戴蒙德再一次回歸歷史,嘗試解答危機應對這一關乎人類未來的重要命題。
對個人而言,危機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成長軌跡,如處理不當,個人終其一生會生活在負面情緒中。對整個人類社會而言,危機可使一種文明沒落,使一個國家解體,使一個時代終結(jié)。但在戴蒙德看來,二者并無差異,國家甚至可以借鑒個人化解危機的邏輯框架以實現(xiàn)自救。就此,戴蒙德再一次跳脫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互設的知識壁壘,重建自然狀態(tài)與文明秩序相融的歷史敘事線索,巡禮7個案例國家的危機應對歷史。他以一位社會觀察者的自謙視角,從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經(jīng)濟學、進化生物學等多學科出發(fā),給出了“危機應對12個步驟”:
1.直面危機
2.主動承擔責任
3.明確問題的邊界
4.尋求幫助
5.借鑒榜樣
6.自我力量/國家認同
7.誠實自我評估
8.應對危機的過往經(jīng)驗
9.耐心
10.自身靈活性
11.核心價值觀
12.個人約束條件/國家地緣約束
正如丘吉爾所言:“永遠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蔽C與劇變總是結(jié)伴而行。戴蒙德的危機應對方案或許可以幫助人類重塑危機意識,畢竟在瞬息萬變的時代,個人、企業(yè)、國家乃至整個人類社會都要不斷進行選擇性變革。你做好準備了嗎?這或許也是戴蒙德為我們設下的一個開放性思考題。
07
《萬歷十五年》
萬歷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國,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fā)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于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jié),但實質(zhì)上卻是以前發(fā)生大事的癥結(jié),也是將在以后掀起波瀾的機緣。在歷史學家黃仁宇的眼中,其間的關系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而我們的大歷史之旅,也自此開始……
《萬歷十五年》是黃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這本書融會了他數(shù)十年人生經(jīng)歷與治學體會,首次以“大歷史觀”分析明代社會之癥結(jié),觀察現(xiàn)代中國之來路,給人啟發(fā)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國多所大學采用為教科書,并兩次獲得美國書卷獎歷史類好書的提名。
08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史學大家錢穆經(jīng)典常銷名著。
十萬字講透兩千年中國政治制度因革演變與利害得失。
新增北大國發(fā)院院長姚洋,人大、華東師大等高校歷史系教授聯(lián)袂撰寫之導讀手冊。
本書為作者的專題演講合集,分別就中國漢、唐、宋、明、清五代的政治組織、百官職權(quán)、考試監(jiān)察、財經(jīng)賦稅、兵役義務等種種政治制度作了提要鉤玄的概觀與比照,敘述因革演變,指陳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的總括了中國歷史與政治的精要大義,又點名了近現(xiàn)代國人對傳統(tǒng)文化和精神的種種誤解。言簡 意賅,語重心長,實不失為一部簡明的中國政治制度史。
09
《史記》
三全本《史記》的八大看點
1.真正的全本全注全譯。一般《史記》全本注譯本,對“十表”僅注譯表序,表的正文多注而不譯,三全本《史記》對“十表”的序言和正文全部做了注釋翻譯,是市面上僅見的真正的全注全譯本《史記》。
2.體例更加完備。三全本《史記》在注釋、翻譯之外,豐富了體 例,對《史記》本紀、表等五體各有概說,各篇篇首有“釋名”,解釋篇題含義,概括內(nèi)容大要,篇末有“集評”,匯集古人的精彩點評,另有注譯者“評論”,深入探討相關問題。5篇本紀、16篇世家和具有世家性質(zhì)的列傳另附“世系表”,幫助理清人物線索。
3.全面校正《史記》文本。《史記》一書中,記載歧異訛誤之處不少,有些是原書錯誤,有些是版本流傳原因。本書全面吸收歷代《史記》研究成果,校正《史記》文本,或校改原文,或于注釋中說明校正意見。如《六國年表》世系錯訛較多,本書多有校正。
4.注釋豐富詳實,多層次多角度助讀全書。本書注釋融匯大量精彩古注和最新考古發(fā)現(xiàn)等研究成果,內(nèi)容豐富詳實,如將干支紀日換算為農(nóng)歷日期,對古代度量衡也注出現(xiàn)代度量衡的大約數(shù)值,方便讀者理解。又《史記》為紀傳體,往往一事散在各篇,書中也有不少反復出現(xiàn)的相似的語句或歷史現(xiàn)象,本書在注釋時注重貫通全書,提示其他篇目中的相關內(nèi)容,方便讀者全面把握。
5.注重發(fā)微索隱,揭示文本深層意涵?!妒酚洝分胁簧儆涊d,別有深意,注譯者注重發(fā)掘其隱含意義。如《魏公子列傳》末記載魏亡之事,作者于注釋中指出,這是為了顯示魏公子身系魏國存亡之意?!妒酚洝窞樗抉R遷的“一家之言”,寄寓了司馬遷的身世之感,本書對此也多有揭示,并對司馬遷的偏頗之見多有辨正。
6.匯集古今評論,點評《史記》人物事件及藝術(shù)。歷代學者關于《史記》人物、事件及藝術(shù)的評論極多,本書在釋名、注釋、集評、評論等內(nèi)容中匯集了大量古人的精彩點評,幫助我們理解有關內(nèi)容。
7.注譯者“評論”,探討各篇相關問題?!妒酚洝芬粫嬖诓簧僦i題,如亡佚十篇的問題、史表倒書的問題,注譯者在各篇末的“評論”中,詳細闡述其對篇中人物、事件及其他相關問題的看法,幫助讀者深入了解有關情況。
8.《史記》研究大家韓兆琦審閱把關。韓兆琦先生系當代《史記》研究大家,著有《史記選注集說》《史記題評》《史記箋證》《新譯史記》《點贊·志疑:史記研讀隨筆》等著作。本書注譯者系韓兆琦先生弟子,跟隨韓兆琦先生研習《史記》多年。本次注譯,全面吸收了韓兆琦先生的《史記》研究成果,韓兆琦先生還審閱了全稿并親自撰寫前言。
10
《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繁體豎排版)(套裝全20冊)》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編年體史書,記載了戰(zhàn)國至五代期間1300多年的歷史,向為史學界所推崇,在收集史料、考訂事實、編排年月及文字剪裁潤色等方面都代表了古代編年體史書的最高成就,使古代歷史研究的基本典籍。點校本以清朝胡克家翻刻的元刊胡三省注本為底本,是史學界通行的整理定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