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調得好,秋冬少煩惱”,老輩人常說的這句話藏著飲食智慧。剛出伏,天氣告別悶熱,早晚涼意漸生,身體就像 “換季的鐘擺”,得靠對的食材慢慢校準狀態(tài)。很多人忙起來就忽略飲食,其實老傳統(tǒng)里藏著 3 樣應季好食材 —— 香酥椒鹽帶魚、珍珠糯米丸子、清炒紅莧菜,它們做法簡單,補鈣的、補能量的、補維生素的全占了,老人吃著好消化,年輕人吃著抗疲勞,全家吃著都舒坦。今天就把這 3 道菜的家常做法分享給你,新手跟著做也能成功。
第一樣:香酥椒鹽帶魚 —— 補鈣又下飯,老人孩子都愛
出伏后空氣變干,中老年人容易覺得腿軟,這時候該多吃點含鈣的食材。帶魚是 “海中牛奶”,刺少肉嫩,做成香酥椒鹽味,外皮脆、內里嫩,咬一口咸香掉渣,老人吃著補鈣不費勁,孩子每次都搶著啃,連魚刺都想嗦干凈。
食材準備:帶魚 1 條(約 500 克)、生姜 3 片、大蒜 2 瓣、料酒 1 勺、淀粉 2 勺、椒鹽粉 1 勺、食用油適量、蔥花少許。
詳細做法:
1.處理帶魚有訣竅,我試過直接洗總覺得腥,后來發(fā)現(xiàn)先把帶魚剪去頭部和內臟,用剪刀把肚子里的黑膜刮干凈(黑膜是腥味重災區(qū)),然后切成 5 厘米長的段,用清水沖洗兩遍,泡在加了 1 勺料酒、2 片姜的淡鹽水里 10 分鐘(鹽水能去腥還能讓肉質更緊實)。
2.泡好的帶魚用廚房紙吸干表面水分(這步關鍵,水分沒擦干,炸的時候容易濺油,還不脆),放盤子里撒少許鹽抓勻,靜置 5 分鐘讓味道滲進去。
3.取一個盤子放 2 勺淀粉,把帶魚段放進淀粉里滾一圈,讓每面都均勻裹上淀粉(別裹太厚,薄薄一層就行,太厚炸出來會硬),抖掉多余的淀粉備用。
4.鍋里倒油,油燒到六成熱(筷子插進油里冒小泡),轉中小火,把帶魚段輕輕放進鍋里,先別翻動(我試過剛下鍋就翻容易碎),炸 1 分鐘看到底部定型微黃,再用筷子輕輕翻面,兩面都炸到金黃酥脆,撈出控油。
5.鍋里留少許底油,下蒜末炒出香味,把炸好的帶魚倒進去,撒 1 勺椒鹽粉,快速翻炒 10 秒,讓每塊帶魚都裹上椒鹽,最后撒蔥花出鍋。
這樣做的椒鹽帶魚,外皮咔嚓脆,魚肉嫩得能拉絲,咸香中帶點微麻,配著米飯吃能多扒兩碗。老人牙口不好,把外皮和魚肉一起抿著吃,不費牙還補鈣;孩子吃的時候挑掉大刺,小口啃著香,比吃油炸零食健康多了。
第二樣:珍珠糯米丸子 —— 軟嫩補能量,全家都愛吃
出伏后白天還得忙活,身體需要添能量,但又怕吃油膩不好消化。珍珠糯米丸子是老輩傳下來的 “秋補小甜點”,糯米裹著肉餡,蒸著吃軟嫩不膩,咬一口肉香混著米香,老人吃著不費牙,孩子把它當 “小零食”,方便又營養(yǎng)。
食材準備:豬肉餡 300 克、糯米 150 克、生姜 1 小塊、大蔥 1 段、雞蛋 1 個、生抽 1 勺、淀粉 1 勺、鹽少許、香油 1 勺。
詳細做法:
1.糯米提前泡是關鍵,我試過沒泡直接蒸硬邦邦的,后來知道提前用清水泡 3 小時(或前一晚泡),泡到糯米能用手指輕松捏碎,撈出瀝干水分備用(泡好的糯米別帶水,不然裹不上肉餡)。
2.調肉餡有技巧,生姜大蔥剁成末,放碗里加半碗清水攪勻,做成蔥姜水(別直接放姜末蔥末,孩子老人不愛吃)。豬肉餡里加 1 勺生抽、少許鹽、1 勺淀粉、1 個雞蛋,用筷子朝一個方向攪拌 2 分鐘,然后分 3 次倒進蔥姜水,每次都攪到水分完全融進肉餡里(這樣肉餡嫩不柴,還去腥),最后加 1 勺香油拌勻,靜置 10 分鐘。
3.手上抹點清水(防粘),取一團肉餡(約乒乓球大?。?,搓成圓球狀,放進糯米里滾一圈,讓表面均勻裹上糯米(裹的時候輕輕捏一捏,糯米不容易掉),擺在鋪了油紙的盤子里,每個丸子之間留空隙。
4.蒸鍋加水燒開,把盤子放進去,蓋上蓋子中火蒸 20 分鐘。我發(fā)現(xiàn)蒸到 15 分鐘時可以開蓋看看,糯米透明就快熟了,20 分鐘剛好,糯米軟、肉餡嫩,不會夾生也不會老。
5.蒸好后撒點蔥花點綴,不用再加調料,肉香和米香已經夠鮮了,熱乎著吃最香,放涼了吃也不膩。
這丸子糯米軟乎乎的,肉餡一抿就散,咸淡剛好帶點鮮,老人吃著不用嚼太久,孩子一手一個拿著啃,連挑食的小朋友都能吃兩三個。出伏后老公下班累了,熱兩個當加餐,填肚子又補能量,比吃泡面強多了。
第三樣:清炒紅莧菜 —— 鮮嫩補維生素,解膩又爽口
出伏后貼秋膘容易吃多肉,得配點清爽的蔬菜解膩。紅莧菜是秋天的 “維生素小倉庫”,含鈣量比牛奶還高,清炒著吃鮮嫩多汁,紅亮的顏色看著就有食欲,老人吃著潤秋燥,孩子吃著補營養(yǎng),炒一盤全家都能多吃半碗飯。
食材準備:紅莧菜 300 克、大蒜 3 瓣、鹽少許、食用油 2 勺。
詳細做法:
1.莧菜處理別馬虎,我試過連老根一起炒柴乎乎的,要把根部老硬的部分掐掉,葉子和嫩莖掰開,用清水淘洗 3 遍(莧菜葉子容易藏泥沙),撈出瀝干水分備用(別帶太多水,炒的時候出水多就不嫩了)。
2.大蒜拍扁剁成末,不用切太碎,炒出來有蒜香還不沖。鍋里放 2 勺油,油熱后轉小火,下蒜末炒出香味(別炒糊,糊了發(fā)苦),轉大火把莧菜倒進去。
3.用鏟子快速翻炒 1 分鐘,看到莧菜葉子變軟、出少量水,加少許鹽調味(別多放,莧菜本身有鮮味),繼續(xù)翻炒 30 秒,讓鹽均勻融進菜里。
4.我發(fā)現(xiàn)炒莧菜別蓋鍋蓋,不然顏色會發(fā)黃,大火快炒才能保持紅亮的顏色和鮮嫩的口感,看到莖部微軟、葉子完全塌下去就能出鍋了。
這樣炒的紅莧菜,葉子軟嫩、莖部脆爽,帶著淡淡的蒜香,吃起來清爽不膩。老人秋天容易便秘,多吃莧菜能幫著通腸胃;孩子不愛吃綠葉菜?這道菜顏色紅亮,看著就想吃,不知不覺就補充了維生素,比吃維生素片實在多了。
出伏后的養(yǎng)生,不用追貴價食材,老傳統(tǒng)里的 3 樣家常食材就夠了。香酥椒鹽帶魚補鈣下飯,珍珠糯米丸子軟嫩補能,清炒紅莧菜解膩補維生素,做法簡單,菜市場隨手能買到,新手跟著步驟做,成功率很高。
專家建議,出伏后飲食要 “葷素搭配、軟硬適中”,這 3 道菜正合這個道理。不管是給老人做來防秋燥,給孩子做來補營養(yǎng),還是給自己做來抗疲勞,都合適。
秋天是養(yǎng)身體的 “黃金期”,再忙也別忽略餐桌。試著把這 3 道菜端上餐桌,讓全家吃得舒服又健康。覺得有用的話,別忘了分享給身邊的朋友,一起用家常味把秋天過得更舒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