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哲學系教授吳飛在《浮生取義》中說:
“過日子就是管理家庭,并在管理家庭的過程中安頓自己的生活?!?/p>
人生頭等大事,是管理好家庭。
家順了,日子就順了。
無論什么樣的家庭,只要做到這10點,就開始走上坡路了
01
去拜訪親朋好友時,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家庭都會掛一個“家和萬事興”的牌匾。
和睦,永遠排在家庭的第一位。
家庭融洽和睦,事事皆能如意。
反之,爭吵不休,終日不寧的家庭,只有怨氣,沒有福氣。
你抱怨丈夫不顧家,大小事情皆不過問。
丈夫指責你不體諒自己的辛苦,還要事事嘮叨,處處挑剔。
這樣一來二回,不僅感情慢慢淡掉,關系漸漸變遠,家里也會雞飛狗跳,成為消耗自己能量的地方。
其實,家不是戰(zhàn)場,不必論誰勝誰??;家不是賽場,不必爭個輸贏。
家有和氣,才有源源不斷的財氣。
夫妻和,父子篤,兄弟睦,彼此之間能互相取暖依靠,一起共進共退,家庭也能蒸蒸日上。
02
年輕時,我們對感情的遐想是兩人性格是完全契合的。
到了一定年紀就會明白,世上不會有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同樣也沒有天然適配的伴侶。
夫與妻如鍋與勺,難免磕磕碰碰。
如果一味只想糾正對方、改造對方,只會讓對方不舒服,讓感情漸行漸遠。
戴建業(yè)教授剛結婚時,看不慣妻子的大手大腳,總想以自己的生活觀念去改變對方。
這讓妻子大為惱火,便反唇相譏,數(shù)落他的大男子主義,揚言他能改,自己就改。
小家因此硝煙四起,搖搖欲墜。
后來,戴建業(yè)經(jīng)過反思,覺得妻子有問題,自己未必沒有毛病。于是不再試圖改變妻子,而是學會包容和接納,兩人感情也迅速升溫。
包容比對錯重要,理解比苛責重要。
你愿意往后退一步,家人與自己的關系反而會更進一步。
與家人相處,是一門妥協(xié)的藝術。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從不試圖改變家人,而是彼此包容尊重。
當我們不再固執(zhí)于自我的立場,在反思中換位思考,愛與關懷自然能在家中生根。
03
在一次采訪中,季羨林老先生被問及,如果裝修房子,那么最必不可少的是什么?
他脫口而出:書,什么都可以沒有,但唯獨不能沒有書。
書香滿屋,才是一個家最頂級的軟裝。
我們與其千方百計買學區(qū)房,不如打造一個書香四溢的家;與其絞盡腦汁追著孩子學習,不如自己先捧起書。
書,是立身之本,也是起家之本。
對于一個人來說,一時的物質困頓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生的認知貧窮。
一個人要想行穩(wěn)致遠,一個家要蒸蒸日上,決不會對讀書掉以輕心。
畢竟讀書,提升的是認知和格局,修養(yǎng)的是人格與品質,這些都是一個人的真正財富。
多讀書,讀好書,家里的每一本書,都會一點一滴滋養(yǎng)著你,滋養(yǎng)著這個家。
04
蔣勛受邀到一個朋友家去做客。
一進家門,雖然空間狹窄,但收拾得非常妥帖,窗明幾凈,一塵不染。
跟朋友一家人聊天時,發(fā)現(xiàn)氛圍非常和睦,他們談起各自的工作和學業(yè),也都心平氣和。
蔣勛說,房子并不等于家,房子是一個硬體,必須有人去關心、去經(jīng)營、去布置過,這才叫家。
家,就是最大的能量場。
房間干凈整潔,說明日子過得井然有序,如果一個家臟亂不堪,生活往往也是一團糟。
定期打掃一下房間,習慣性整理物品,不常用的東西該扔就扔。
當家干凈了,我們內心自會安樂,好運也會流淌進家里。
05
北大教授劉國恩做過一項調查:財富積累關鍵的因素是什么?
也許你以為是環(huán)境、背景、運氣,可結果令人大吃一驚:身體健康。
他總結道,只有健康才是人生的大局。
放眼周圍,很多人抱著僥幸的心理:
作息不規(guī)律,飲食不健康,把身體折騰得千瘡百孔,躺在病床上才后悔自己的放縱。
小病小痛不在意,最后釀成大病,把家底掏光。
都說“病來如山倒”,可倒的不止一個人,而是整個家庭。
守不住健康,也就守不住一切。
要知道,支撐你養(yǎng)家糊口的是身體,支撐你與命運交手的是身體,支撐你陪伴家人的還是身體。
送給大家一句話:這個世界,不屬于有錢人的,而是屬于身體健康的人。
06
《制造消費者:消費主義全球史》中有一個觀點:消費是被人為制造出來的。
簡而言之,用當下流行的說法就是資本在做局。
追求所謂的儀式感,花錢大手大腳;盲目跟風各種節(jié)日花式營銷,購買了許多不需要的東西。
很多家庭為此花光積蓄,甚至因此負債。
守好家庭,守好財富,離不得一個“儉”字。
花錢如流水,再大的家業(yè)也會敗完。
克制消費欲望,選擇實用的,不選貴的;選擇性價比高的,不選大牌的。
同時,買東西前問自己三個問題:我是不是真的需要它?我使用它的概率是多少?我現(xiàn)有的物品中,有沒有可以代替它的?
只要克勤克儉,該省的錢要省,我們才能穩(wěn)住生活的基本盤。
07
我讀《萬般滋味都是生活》時,對于豐子愷一家備飯、吃飯的場景印象深刻。
每到黃昏,他們兄妹五個就會把桌子搬到院子的老楊樹下,七手八腳地準備油燈、酒壺、碗筷,期待著父母把一盤盤“佳肴”端上桌,大家一起開吃。
雖然是粗茶淡飯,一家人也吃得津津有味。餐桌上,母親和父親在嘮嗑,而他們幾個一起嬉笑,一起看月亮。
是不是覺得很溫馨?
有煙火氣的家才叫家,沒有煙火氣的家頂多算旅館。
餐桌方寸之間,一日三餐,看似簡單平凡,然而那細細碎碎的備菜聲,那鍋碗瓢盆的叮當響,那油鹽醬醋的斟酌中,藏著最動人的溫情。
即使工作再忙,也別怠慢生活。
多回家吃飯,烹制幾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與家人小酌幾杯。俗世間的幸福,不過如此。
08
中國有句話叫:富不過三代。
往往上一代白手起家,艱苦創(chuàng)業(yè);下一代胡亂折騰,坐吃山空。
家族衰敗的根源往往在于少了家規(guī)。
靠運勢可一時顯赫,但長久的福蔭,離不開每個家人的修養(yǎng)與秉性。
曾國藩的家族,兩百多年來曾氏子孫八代人無一“敗家子”,正是因其特有的家規(guī)。
顏氏家族能夠延續(xù)繁榮500年,關鍵原因在于顏之推為家族立下的《顏氏家訓》。
人在世間,立身處世當有法度。
人失了分寸會陷入困境,家沒了規(guī)矩會走向衰敗。
立好家規(guī),根植教養(yǎng),勝過千萬名校。
09
結婚有個接地氣的說法,叫作“找個伴兒”。
陪伴,是一段感情里不可或缺的。
什么是陪伴?
是有個人會在你發(fā)燒的夜里,會偷偷摸你額頭。
是你平日里說著最嫌棄的話,但另外一半身處低谷時,你又不離不棄。
從走進婚姻殿堂那一刻,到兩鬢衰白時,兩人是吃得到一起、聊得到一起、玩得到一起。
有陪伴,才有感情,才有家的模樣。
因為工作而疏忽、冷落了家人,是這世上最本末倒置的事情。
所以無論多忙,都抽出時間陪陪家人,不管是晚上聚在一起天南地北地聊,還是周末一起出去踏青賞景,一定要珍惜這些共聚的時光。
人生最幸福的事,莫過于家人在側,歡聲笑語。
10
現(xiàn)在有一種說法:經(jīng)營家庭就像經(jīng)營公司一樣。
一家人在一起過日子,難免會遇風雨,如果互相推諉,彼此甩鍋,只會讓家庭分崩離析。
齊心協(xié)力共渡難關,家這條小船,才能在風雨中駛向更遠的未來。
說到底,家,永遠是兩個人的事。
互相拆臺,家庭就會垮臺;兩人一起搭臺,日子就會蒸蒸日上。
比如家庭各種大事一起扛,不要只讓一個人頂著;
比如里里外外的雜事共分擔,不要只讓一個人累著。
這樣搭伙過日子,就沒有邁不過的坎,渡不了的劫。
家庭這輛馬車,終究需要全家人規(guī)劃好方向,朝著同一個方向拉車,才能跑得快。
有人問財經(jīng)作家吳曉波:在錢越來越難賺的當下,我們普通人投資哪個行業(yè)才能保證穩(wěn)賺不賠?
他深思道:你的家庭。
投資家庭,是一本萬利的投資。
當你好好經(jīng)營家庭,善待家人時,生活也會順風順水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