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又上熱搜了!
青島港將再投90多億新增一個自動化集裝箱碼頭。
從2017年建成亞洲第一座全自動化碼頭起,青島港8年13次打破世界紀錄,創(chuàng)造了一個發(fā)展的奇跡。
這樣的榮譽離不開一批堅守在一線的科研人員。
2013年的時候青島港在自動化技術上還是一張白紙,完全零經驗、零技術。
為了緊緊跟上時代發(fā)展,張連鋼帶領團隊從“零”出發(fā),誓要建成一座屬于中國自己的自動化碼頭。
2017年,隨著碼頭建成,其首航作業(yè)便以每小時26.1自然箱的驚人效率,一舉創(chuàng)下新的世界紀錄。
到了去年,青島港單機作業(yè)效率已躍升至每小時60.2自然箱,并且在電控系統(tǒng)、軌道吊高、驅動橋等自動化技術上實現(xiàn)全自主集成創(chuàng)新應用。
今年5月22日,青島港又以每小時62.62箱的好成績讓人為之驚嘆。
輝煌的背后,大家不禁好奇,青島港憑什么做出如此驚人的成績呢?
港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青島作為沿海城市,一直承擔著商品貿易的重要責任,每年都有大量的貨品從這里運輸出去。
其實早在1892年,就在青島灣建立了兩座碼頭,經過9年時間才終于完工,在此之后又投入了大量資金,最后形成了規(guī)模更大的港口。
沒想到后來隨著一戰(zhàn)的爆發(fā),日本強行登陸了當時由德國管理的青島。
就是這個時期,青島的水廠、電廠、港口等均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青島港也不例外。
德國成為戰(zhàn)敗國后,由日本接管青島,整個城市的經濟一直處于衰退。
直到中日兩國簽署條約,青島脫離日本人控制,重回我們祖國手里,青島港才又一次繁榮起來。
青島港的集裝箱核心業(yè)務,開始使用6號碼頭,該碼頭坐擁42個深水泊位和延綿超160米的黃金岸線,大大提高了裝卸效率。
然而這樣的面積也滿足不了青島港逐年增長的業(yè)務量。
經過青島港管理層的慎重考慮,到了1983年,整個港口的集裝箱業(yè)務科獨立出來,成為現(xiàn)在的青島港務管理局集裝箱公司。
隨著越來越多的船只需要在青島港停靠裝卸,為了滿足業(yè)務量,青島港集裝箱業(yè)務轉移到場地更大的八號碼頭,泊位達到52個。
兩年后,青島港建設了第一座集裝箱裝卸橋,并開拓了第二條航線。
此時青島港的效率已經逐步顯現(xiàn)出來,只有52個泊位的青島港就能完成8.6萬集裝箱作業(yè)量,和預計的5萬相比高出了一大截。
就這樣集裝箱業(yè)務在八號碼頭作業(yè)沒幾年,整個碼頭又顯得有些不夠用了。
于是青島港又將一條300米長的黃金海岸線劃為集裝箱專用泊位。
業(yè)務量不斷擴大,青島港終于有了充足的資金量和貨物量,開啟了屬于自己的第一條國際航線,第一次??慨敃r最新型的三代集裝箱船。
國際業(yè)務的開發(fā)給了青島港充足的信心發(fā)展業(yè)務。
為了能夠更好地管理越來越多的業(yè)務量,青島港投資了大量資金建成了沿海信息中心,現(xiàn)在已經成為國內規(guī)模最大,技術最領先的EDI中心。
之后幾年間,青島港陸續(xù)開通了國內的數(shù)十個中心城市航線。
在國際上也開通了環(huán)渤海灣航線,直達新西蘭、澳洲、臺灣甚至遠東至歐洲等多條國際線路。
直到2012年,青島港的吞吐量就可以達到4億噸。
這是令人驕傲的成績,然而科技的進步讓青島港的研發(fā)工程師們并不滿足于此。
02
面對自動化碼頭的時代浪潮,青島港不甘人后。
2013年,青島港下定決心,要集中精力打造屬于我們自己的自動化碼頭。
而此時,全球第一個自動化碼頭1993年在荷蘭建成,技術領先我們20年。
應該如何破局?
此時,以張連鋼為首的研發(fā)團隊臨危受命,帶著平均年齡僅30歲的隊伍,接下了這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重擔。
當時的他剛剛完成胃癌手術,還在康復期。但接下任務的就是拼了命也要完成。
為了能夠學習先進的技術,張連港多次帶領團隊前往美國進行技術考察。
然而美國的科研人員卻沒有把核心技術透露分毫,從禁止拍照到科研重地禁入,幾次赴美都無功而返的張連鋼下定決心自己干。
他說:美國人能搞的技術,咱們中國人也能搞。
為了從零出發(fā)建立一個新的技術體系,張連鋼帶領團隊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開了幾千次專題會議,留下的分析報告、會議紀要多達幾十萬字。
長期高強度的工作讓張連鋼還沒有痊愈的身體反復受到病痛的折磨。
他低燒不斷,體力不支,走路都走不了幾百米就得停下來休息。連他的領導都看不下去,勸他休息好再繼續(xù)工作。
然而張連鋼卻十分堅定:港口自動化道路刻不容緩。
抱著這樣的決心,張連鋼沖在第一線,親自把關每一個技術細節(jié),一千多個日夜沒能休息過。
2017年5月11日,青島港迎來了自動化碼頭的曙光,徹底終結了國外的技術壟斷。
并且每小時26.1自然箱的首船的吊橋效率,改寫了全球紀錄。
趕上國外的科研進度,張連鋼僅僅用了3年時間。
“中國速度”值得所有人驕傲。
03
2025年人工智能推動了我國集裝箱效率的加速發(fā)展,整個碼頭依托智能管控技術,實現(xiàn)了全流程自動化。
在碼頭超過15萬集裝箱位置里,這個技術僅需要毫秒時間就能測試出哪個位置最適合堆碼。
港口內的導引小車在融合了視覺感知和自動導引技術后,運行間距縮短了2.6%,運行速度提升了3.6%。
青島港的“核心”已經逐漸成為人工智能。
然而直到2024年,還有新聞報道,美國的工人們長期抵制港口的自動化技術進步,害怕科技進步會取代自己的飯碗。
港口技術升級、實現(xiàn)全面自動化和工人就業(yè)成為“核心矛盾”,極大地阻止了美國港口作業(yè)效率提升。
一些經濟學家毫不客氣地評價美國港口技術“落后”。
2023年全球港口50強榜單,中國港口穩(wěn)坐頭把交椅,而美國最強的港口僅排名53名。
就在今年的5月30日,一批外國嘉賓受邀參觀青島港。
面對亞洲首個“5G智慧碼頭”,有人連用三個“Good”表達內心的震撼。
其中,更是有來自全世界多個國家的人民對于青島港的“驚人效率”表示贊嘆。
青島港自動化技術的全球領先是一代代科研人員不斷鉆研,精益求精的結果,這不僅僅是技術的進步,更是中國人民的堅持不懈、勇敢創(chuàng)新的民族精神。
參考資料:
央視新聞:《在歐美訪了個寂寞,中國工程師決定自己搞》
新黃河:《裝卸效率62.62自然箱/小時,山東這個港口第十三次刷新世界紀錄》
作者:泡泡y
編輯:柳葉叨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