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strong>
說起阿丘,不少老觀眾興許還記得,曾經(jīng)央視屏幕上有個操著一口帶著潮汕味兒普通話的主持人。
在節(jié)目里,他老是插科打諢的,看著特別接地氣。
可誰能料到,就因為一條微博,他直接把自己在央視的飯碗給砸得稀碎,到現(xiàn)在都沒法翻身。
從默默無聞到央視名嘴
阿丘,本名邱孟煌,1968年出生在廣西南寧。
和很多年輕人一樣,他的起點并不高。
1989年從廣西師范學院畢業(yè)后,四處找工作,跑了27個單位全都被拒,最后才在一家棉紡廠落腳,當了工人。
但阿丘沒打算就這樣“安穩(wěn)過日子”。
大學時他就喜歡文藝表演,進廠后趕上職工文藝匯演,他自編自導了個小品,結果拿了一等獎。
這小小的榮譽,成了他人生的轉折點。
靠著這個機會,他被調(diào)進了南寧市藝術劇院,之后又獲得了去上海進修戲劇編劇的機會。
在上海那幾年,他拼命學習,結業(yè)時交出的四部作品全都在國家級比賽上獲獎。
27歲那年,他甚至被破格提拔成了副教授。
后來,廣西電視臺注意到了他的才華,邀請他做主持人和策劃。
他先后主持了《百姓南方大舞臺》《旅游大篷車》,逐漸在地方電視臺小有名氣。
2001年,湖南衛(wèi)視又向他伸出橄欖枝,讓他擔任《南北笑星火辣辣》的策劃。
于是,他來到湖南經(jīng)濟電視臺駐北京中心發(fā)展,事業(yè)開始有了更大的起色。
2003年,央視成立新聞頻道,公開招募主持人。
《東方時空》的制片人看中了阿丘,覺得他雖然不是“標準新聞臉”,但那種質(zhì)樸又接地氣的風格恰恰是優(yōu)勢。
阿丘本來還懷疑自己不合適,結果制片人一句話打消了顧慮:“你的不一樣,就是你的獨特?!弊罱K,他成功加入央視,主持《社會記錄》。
在央視的舞臺上,阿丘憑著幽默風趣又不失真誠的主持方式,很快贏得觀眾喜愛,節(jié)目收視率一路上升。
他也從一個普通工人,成長為家喻戶曉的央視主持人,迎來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緋聞纏身
正當阿丘在央視混得風生水起時,2007年,一則勁爆的緋聞把他直接推到了風口浪尖。
媒體爆料說,他和一位中國傳媒大學的女學生關系曖昧,甚至傳出“包養(yǎng)了對方9個月,還許諾兩年內(nèi)結婚”的說法。幾張所謂的“合影”曝光后,輿論瞬間炸鍋。
面對外界的質(zhì)疑,阿丘急忙回應,說自己條件一般,平時養(yǎng)家都費勁,哪來的錢去“包養(yǎng)別人”?
他還強調(diào),照片只是普通的粉絲合影。
但這些解釋并沒能平息風波,反而引來了更多猜測。
隨著事件不斷發(fā)酵,又有人站出來說,女主角根本不是傳媒大學的學生,而是中戲畢業(yè)的演員。
后來記者去傳媒大學一查,壓根就沒有所謂的“當事人”,整個事件顯得更加撲朔迷離。
為了自證清白,阿丘還曬出了一張全家福,想展示自己家庭幸福,但效果并不理想。
兩年后,他和妻子徐環(huán)宇還是離了婚,女兒歸了前妻。
雖然真正的離婚原因外人不得而知,但據(jù)身邊人透露,兩人的關系從2006年就開始有了裂痕,徐環(huán)宇也很少再公開露面。
這場風波不僅讓阿丘的形象大受打擊,也直接影響了他的事業(yè)。
原本的黃金檔節(jié)目被調(diào)走,他更多時候被安排在幕后,出鏡機會銳減。
疫情期間不當言論
如果說當年的緋聞只是讓阿丘的事業(yè)走下坡路,那么2020年的一條微博,幾乎是徹底斷送了他的職業(yè)生涯。
那時候,全國人民都在齊心抗擊疫情。
醫(yī)生護士拼命守在一線,普通人也宅在家里配合防控,大家捐款捐物,勁往一處使。
中國還向很多國家送去醫(yī)療物資,展現(xiàn)出大國的擔當。
可偏偏就在這種時候,阿丘卻在微博上發(fā)了71個字的話。
內(nèi)容里,他不僅要求國人對世界鞠躬謝罪,還用了“東亞病夫”這樣的侮辱性詞匯。
消息一出,網(wǎng)友們直接炸鍋。
有人甩出中國支援海外的新聞,直接打臉。也有人毫不客氣地罵他“漢奸”“賣國賊”。
這個時候新冠源頭還沒有找到,阿丘的言論直接把源頭的帽子扣在了中國的頭上。
評論區(qū)瞬間淪陷。
阿丘一開始還想辯解,說是“口誤”,并無惡意。
但這種解釋,根本沒人買賬。
央視方面的動作也很快,不到半個月,跟他相關的節(jié)目統(tǒng)統(tǒng)被下架,人徹底從熒屏上消失。
后來有央視內(nèi)部人士爆料,上頭下了明確指令:這個人,央視永遠不會再用。
阿丘的這番言論,就像當年杜嘉班納設計師的辱華風波一樣,直接戳到了民族感情和國家尊嚴的底線,結果可想而知:徹底被封殺。
被央視封殺后,阿丘并沒有馬上徹底消失,他還想碰碰運氣,試試能不能通過一些地方活動重新露個臉。
2020年下半年,就有人傳出消息,說他要參加某地的一場活動。
結果消息一出,網(wǎng)友們立刻炸鍋,直接把主辦方找出來,要求取消阿丘的出席。
最終在輿論壓力下,活動方只能宣布,他不會到場。
那之后,有關阿丘的消息就越來越少,幾乎徹底淡出了公眾視線。
失去了央視這份鐵飯碗,他的經(jīng)濟狀況一下子跌入低谷。
曾經(jīng)在熒幕上意氣風發(fā)、拿著高薪的主持人,如今只能靠老本過日子。
家庭方面更是雪上加霜,自從和徐環(huán)宇離婚后,他跟女兒的關系也變得疏遠。
事業(yè)沒了,家庭也散了,生活的打擊接二連三,讓他整個人完全變了樣。
一個曾經(jīng)萬人追捧的央視名嘴,最后落到人人避之不及的地步,這種落差,不是誰都能承受得住的。
作為公眾人物,影響力往往比普通人要大得多,說的話、做的事很容易被放大,甚至會帶動一大群人的看法和態(tài)度。
既然享受了名氣和掌聲,就得承擔起相應的責任,說話做事要更謹慎,盡量傳遞積極正面的東西。
特別是涉及到國家利益和民族情感的問題,更不能含糊,更不能說錯,否則一旦踩到紅線,不僅會被大家抵制,還可能徹底被時代淘汰。
參考信源
南國早報
閩南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