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村老輩人過日子,總愛說些順口的俗語,比如“門前不種竹,房后不栽花”。
許多人剛聽這話時,會給它冠上迷信的帽子,認為這都是老掉牙又過時的說法了!這話的意思也簡單,說的是房子前面不能栽種竹子,而房子后面不宜栽種花草!
不少人就會納悶:竹子多雅致啊,種在門前多好看;花能開花,房后栽上不是滿院香嗎?
其實這話不是說完全不能種,而是藏著古人對生活環(huán)境的觀察,細細琢磨下來,還真有不少道理的,一起來看看吧。
先說說“門前不種竹”,可不是讓大家把門前的竹子全拔了,關鍵在“不種”后面藏著的“太近”二字。
以前農(nóng)村的房子多是土坯墻、木梁房,竹子這東西看著秀氣,根系卻野得很——它的地下莖叫“竹鞭”,會在土里四處竄,長得又快又壯。
要是把竹子種在離房子太近的地方,竹鞭能順著墻根鉆,時間長了會把地基拱松,甚至把墻面撐出裂縫,下雨天還容易漏雨。老輩人蓋個房子不容易,自然怕竹子毀了自家的根基。
再者,竹子長得快,一兩年就能竄得比房頂還高,枝葉又密。要是種在門前,夏天還好,能擋點太陽;可到了冬天,落葉少的竹子會擋著陽光,屋里本來就冷,再照不進太陽,就更顯陰冷了。遇到狂風暴雨的天氣,竹子韌性好也會折斷的!
尤其是下雪了,要知道古代冬天基本都會下雪,而且雪還很大就容易壓斷竹子,砸到房子,從而會危及家人的安全,財產(chǎn)也是一筆不可估量的損失!
而且竹子容易招蟲子,比如竹蚜蟲、竹螟,這些蟲子不光啃竹子,還會往屋里爬,晚上嗡嗡響不說,還可能損壞家具。
還有一點,以前農(nóng)村人出門進門都走正門,竹子種得太近,枝葉會擋著路,要是遇到刮風下雨,斷枝落葉還會堆在門口,清理起來也麻煩。
不過也不是說門前完全不能種竹,老輩人講究“隔遠不隔近”。要是在門前留出個十來米的距離,種上一小片竹子,既能當風景,又不會傷著房子。
比如以前大戶人家的院子,會在門前的院子角落種幾竿竹,風吹過的時候“沙沙”響,透著雅致,還不影響生活,這才是懂行的種法。
再來看看后半句“房后不栽花”,這話聽著更讓人費解了,花能開得好看,還能散發(fā)香味,為啥房后就不能栽?
其實還是和房子的朝向、花的習性有關。咱們國家大部分地區(qū)的房子,都是“坐北朝南”,房后也就是北邊,陽光本來就少,尤其是冬天,幾乎照不到太陽。
而大多數(shù)開花的植物,比如月季、牡丹、薔薇,都喜歡曬太陽,要是種在房后,光照不夠,要么不開花,要么開了花也不艷,香味也淡,等于白費勁。
而且房后的環(huán)境大多潮濕,尤其是下雨后,雨水順著房檐流下來,會積在房后地面上,土壤長期潮濕。
花的根系最怕積水,時間長了容易爛根,好好的花苗沒多久就蔫了,白費功夫還心疼。
還有一點,房后一般是家里比較隱蔽的地方,平時走動少,要是種了花,容易招蚊子、蜜蜂,尤其是夏天,人從房后過,要么被蚊子咬,要么被蜜蜂蟄,反而添了麻煩。
另外,老輩人還考慮到“打理”的問題。房后光線暗,平時不怎么去,花要是長了雜草、生了蟲子,也不容易發(fā)現(xiàn),等看到的時候,花可能已經(jīng)被糟踐得不成樣了。
而且花落了之后,花瓣掉在地上,沒人清理會腐爛,不僅有異味,還會招蒼蠅,反而破壞了院子的干凈。
不過也有例外,要是房后有足夠的光照,或者種些耐陰的花,比如蘭花、玉簪,那就沒啥問題。
但老輩人說“房后不栽花”,更多是怕后人沒摸清情況,隨便亂種,最后白費力氣,所以干脆用俗語提醒大家,這也是一種經(jīng)驗的總結(jié)。
其實“門前不種竹,房后不栽花”,說到底不是迷信,而是古人根據(jù)氣候、房屋結(jié)構(gòu)、植物習性總結(jié)出來的生活經(jīng)驗。
他們過日子講究“實用”,不管是種竹還是栽花,都得先考慮會不會影響生活,能不能長得好。
所以別覺得老話說得沒道理,細細品一品,都是前人過日子的“小心思”,值得咱們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