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永加
在清末黃河的治理中,山東巡撫周馥頗有作為,更值得一提的是他首先為黃河安上“順風耳”,使黃河防汛通訊暢通,反應(yīng)迅速。
周馥,光緒初年歷任永定河道、津海關(guān)道兼天津兵備道等職;光緒十四年(1888年),任直隸按察使;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周馥升任山東巡撫。
其實,在任職山東之前,受李鴻章委托,周馥已經(jīng)對山東黃河的治理有過兩次調(diào)研,并提出過治理方案。其中,在光緒二十四年對山東黃河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全面勘察之后,周馥先后寫下兩道奏折,提出了比較具體翔實的治理方案,為其后來上任山東巡撫治理黃河打下了基礎(chǔ)。
清末黃河老照片
周馥到任山東后,首先面臨的是當年“秋季,利津、壽張、惠民等縣境內(nèi)黃河決口”之災(zāi)情。所以,他的首要任務(wù)就是治理黃河。
周馥親自帶人到利津縣馮家莊和惠民縣劉旺莊兩處決口現(xiàn)場進行考察,制定堵合方案。這兩處工程均歸下游河工總辦,兩處相距二百余里,“道路過遙,勢難兼顧”。為便于管理,周馥把馮家莊堵合工程交由候補道吳煜督辦,而把劉旺莊堵合工程改歸中游河工總辦,且由勇于任事、熟悉河務(wù)的丁達意督辦。
周馥專門安排技術(shù)人員對兩處漫口進行勘測,針對測量結(jié)果,采取各自針對性的治理方法。馮家莊決口,水流平緩,采用堵合方法,以使決口順利合龍。劉旺莊漫口則不同,寬達一百八十余丈,水深二丈至三丈不等,水流湍急,只有采取建造水壩、開挖引河等方法,促使堵合成功。
同時,周馥著手解決治水經(jīng)費,一方面奏請朝廷撥款,另一方面采用借商款、以工代賑等手段籌款。經(jīng)過努力,馮家莊決口于當年十一月堵合斷流。第二年三月,劉旺莊決口也“閉氣斷流,全河之水歸入正河”。
光緒三十年(1904年),黃河又在利津縣王莊、薄莊兩處決口。周馥再次實地勘察,看到河水自西向東流淌,而舊堤自北而南,形如丁字。如果采用舊法堵合決口,“必須遠挑引河,多筑挑壩,寬做占埽,估銀194余萬兩,巨款難籌”,且“堵合之后,防守毫無把握”。于是,周馥乘船從漫口處往下游經(jīng)徒駭河到入海處進行水上考察,“乃知此路地勢低洼,水爭趨之”,同時“較從前河由鐵門關(guān)、韓家坦、絲綢口三處入海,倍加暢達”。周馥心里有底之后,因勢利導(dǎo),一方面籌資金遷移河灘居民,并購置石料,在原南堤之南另筑一道大堤,以防不測;另一方面將挺入河心的舊曲堤加以整治。
這次堵口,周馥注意應(yīng)用當時較為先進的科學(xué)技術(shù),科學(xué)測量水位、岸高,在沿岸架設(shè)電線,計劃修建小鐵路以取土運料。當時有評論說:“東省大吏,多以河防著稱,然往往沾習(xí)舊章,昧于變通,若乃深察形便,不主故常,古法今制互相為用,則以故督為最,故其功亦較前人為多?!?/p>
其中,周馥發(fā)現(xiàn)民埝本是兩岸百姓為保護田廬而在河灘上筑成的小堤,隨灣就曲,但是民埝的弊端也很明顯,“民埝縱橫,有逼近河唇”,以致“河面之寬不及二里者”。因此周馥考察后,認為這是黃河歲堵歲決之一大病根,“非拆去民埝不能修守”。
但是,如果兩岸都棄埝守堤,工程浩大,需費極巨,且遷民太多,驟難辦成。周馥主張先將攔河逼水、有礙河流之埝拆除。經(jīng)勘察,上游孫樓,中游胡家岸、陳孟圈,下游圈重莊、卞莊十六戶等處,民埝“情形尤重”。周馥決定將其先行拆除,使河面展寬,并遠筑大堤。同時,對所涉及的居民妥善安置,“寬給買地蓋房之費,使不失所”。在民埝拆除之后,為避免民間再有擅筑埝壩攔逼河流,周馥還責成沿河州縣認真查辦,以免日久弊生。
周馥考察中還發(fā)現(xiàn),山東黃河大堤凡是石堤段,抵御洪水的能力就較強。所以,周馥主張選擇最險工段采石修堤壩。周馥上奏申請戶部銀300萬兩,而戶部則以種種理由推托。工程不等人,周馥自籌銀20萬兩購買石料,于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對上游險工地段拋石護堤,對下游工段,因遠離石料,則制磚代石護堤,極大地提高了黃河兩岸大堤的防洪能力。
同時,周馥加強黃河堤防的管護,添疏浚船,修建水壩,設(shè)立廳汛、堡夫,這是周馥在兩岸大堤加固之后保護大堤的舉措之一。
山東省郵電博物館內(nèi)復(fù)原的清代電報房工作場景
同時,周馥是一位善于引進并使用先進科技的官員,他首次在山東黃河南北兩岸架設(shè)了電線,通了電話。貝爾于1876年在美國發(fā)明了電話,1882年丹麥大北公司在上海外灘開設(shè)了人工電話交換所,電話被引入中國。最初,將其稱為“特律風”,是telephone的音譯。電話開始僅供租界的外國人使用,后來一些富裕的中國人家庭也開始安裝電話,慢慢地一些大城市開設(shè)了市內(nèi)電話??墒?,電話尚未用于防汛。
早在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周馥就建議在山東黃河兩岸設(shè)立“特律風”傳語,以便及時傳遞信息。周馥任山東巡撫后,正式付諸實施,在山東黃河中下游設(shè)立電報局,架設(shè)線路800里,南岸自省城濟南下至利津縣彩莊,北岸自齊河下至利津縣鹽窩,擇要安設(shè)電房,委派電報學(xué)堂的學(xué)生管理?!耙挥须U工,聞信立至”,方便了汛期汛情的通報聯(lián)絡(luò),對于治理黃河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遂使千里之內(nèi),懈蜾宜耕,十年以來,鯨波息警,其御災(zāi)捍患,為閭閻謀久安”,經(jīng)過兩年多的治黃實踐,周馥精準施策治理黃河取得一定成效,山東黃河大堤防洪御險能力有所增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