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 月 1 日起,延遲退休政策正式施行。從《彈性退休暫行辦法》中可以看出,2025 年至 2039 年期間的準退休人員在辦理退休事宜時出現(xiàn)了新的變化。
首先是法定退休年齡的變化。以往,男職工法定退休年齡固定為 60 歲,女職工為 50 歲或 55 歲;如今,法定退休年齡不再固定,而是依據(jù)出生時間以及退休身份的不同分別予以延遲。有朋友提出疑問:退休時間不僅會因出生時間不同而有差異,不同的退休身份也會導(dǎo)致退休時間不同嗎?答案是肯定的。
男職工按照每 4 個月延遲 1 個月的標準執(zhí)行,原法定 50 歲退休的女職工按照每 2 個月延遲 1 個月的標準執(zhí)行,原法定 55 周歲退休的女職工按照每 4 個月延遲 1 個月的標準執(zhí)行。由此可見,即便出生時間相同,不同退休身份對應(yīng)的法定退休年齡也會有所不同。例如,假設(shè)某人員出生于 1975 年 1 月,若為男職工,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齡為 62 歲 7 個月,即 2037 年 8 月退休;若為女職工,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齡是 50 歲 1 個月,即 2025 年 2 月退休;若為女干部,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齡是 56 歲 4 個月,即 2031 年 5 月退休。所以,即使出生時間相同,由于退休人員的退休身份不同,男職工、女職工、女干部的延遲時間存在差異,延遲情況也各不相同。
其次是最低繳費年限的變化。若以往最低繳費年限固定為 15 年,那么從 2030 年起,將正式進入最低繳費年限不再是 15 年的階段。2030 年最低繳費年限為 15 年加 6 個月,之后每過 1 年,最低繳費年限增加半年,直至 2039 年最低繳費年限達到 20 年。所以,大家應(yīng)珍惜當下,2030 年以后,最低繳費 15 年的情況將一去不復(fù)返。同時,從 2025 年開始,因病或非因公致殘經(jīng)鑒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提前退休的情況暫停辦理,改為每月領(lǐng)取病殘津貼補助的形式。這意味著原先符合辦理病退條件的人員,自今年起無法辦理因病提前退休,只能每月領(lǐng)取病殘津貼直至退休。
最后是退休方式的變化。以往“一刀切”的退休模式,即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滿足最低繳費年限就應(yīng)當辦理退休,從今年開始轉(zhuǎn)變?yōu)椤皬椥浴蓖诵菽J剑◤椥蕴崆巴诵?、彈性延遲退休以及按照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齡退休。退休人員如今擁有多個時間節(jié)點可供選擇。過去,男職工滿足最低繳費年限后只能在 60 歲退休,女職工只能在 50 歲或 55 歲退休,選擇唯一;而隨著《彈性退休暫行辦法》的出臺,退休時間可在一定區(qū)間內(nèi)進行選擇。例如,若男職工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齡為 63 歲,最早可彈性提前不超過 3 年,即 60 歲退休,最晚可延遲 3 年,即 63 歲加 3 年等于 66 歲退休,該人員可在 60 - 66 歲區(qū)間內(nèi)選擇退休時間,更具靈活性。
面對退休政策的新變化,以下幾項你是否達標呢?其一,盡管退休方式發(fā)生了改變,但部分人員無法申請彈性延遲退休,如公務(wù)員、國有企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及管理者。此外,企業(yè)職工若想申請彈性延遲退休,需與單位進行協(xié)商,協(xié)商一致后方可申請。因此,想要申請彈性延遲退休的朋友需先確認自身是否符合條件,達標后方可申請。
其二,以往最低繳費年限固定為 15 年,如今不同的退休選擇對應(yīng)不同的退休時間,不同的退休時間段有不同的最低繳費年限。我們需查看自身是否滿足相應(yīng)的最低繳費年限。例如,若某人員改革后的法定退休時間為 2030 年,其最低繳費年限為 15 年加 6 個月;若該人員想彈性提前至 2029 年退休,最低繳費年限則為 15 年。由此可見,相較于以往固定的 15 年最低繳費年限,如今準退休人員需慎重考慮自己的退休選擇以及對應(yīng)的繳費年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