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只要是看過電影的、只要是關心點影視作品的應該都知道一部作品和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吳京、這部作品就是當年爆火的《戰(zhàn)狼》系列電影了。
關于這部《戰(zhàn)狼》系列的電影,我就不想說什么了、我也不敢說什么了;只能說著名演員吳京的情商還挺高,在正確的時間拍了一部正確的電影、并且獲得了超額的回報而已。
當然了,關于對吳京這位演員的評價問題、觀感問題,這幾年也開始慢慢地發(fā)生變化了。
一開始大家都覺得吳京不光演的好、而且扮相也好、甚至連人設都很好;總之是哪里、哪里、哪里都好,根本就不能說不好。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歲月的轉(zhuǎn)換、隨著現(xiàn)實的無情;吳京以及《戰(zhàn)狼》這部電影的口碑、形象、觀感都在慢慢的發(fā)生變化了。
有人對吳京的評價變成了:兩部樣板戲,一生軍旅情。
可是、但是,最近吳京以及他的電影都碰到了點問題、碰到了點麻煩了。
最近我在網(wǎng)上刷到一部名為《再見,壞蛋》的電影,網(wǎng)上說這部戲是由吳京投資、發(fā)行和客串的。
可是這部電影上映整整3天,票房卻只有慘淡的24萬,排片和票房占比全都小于0.1%。
雖然吳京親自發(fā)文,洋洋灑灑寫了一大段文字,甚至稱自己為“宣傳委員”,不遺余力地宣傳這部戲,但似乎還是沒人愿意買賬。
說得直白點,就是這部戲大概率要撲街了,人們不再愿意為吳京這個名字買單了,更不愿支持那所謂的、被包裝出來的正能量。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吳京這個名字已經(jīng)不好使了,或者說“正能量”這個詞已經(jīng)沒什么用了。
其實仔細觀察的人不難發(fā)現(xiàn),這幾年只要吳京出現(xiàn)的地方,總是會伴隨著大面積的負面評論。
比如吳京發(fā)了一條微博,結果評論區(qū)全都是冷嘲熱諷的網(wǎng)友:
在這次被罵上熱搜前,吳京的相關視頻其實已經(jīng)火了一遍,哪怕此時此刻,網(wǎng)上依然有很多人拿吳京早些年采訪的視頻來玩梗。
說好聽點叫玩梗,說難聽點其實就是群嘲。
比如在采訪鏡頭中,吳京搖頭晃腦、慷慨激昂地說:
“坦克是沒有后視鏡的,槍炮是不長眼的,黑哥們兒的語言是不通的!”
“我跳過樓你跳過嗎?我讓坦克軋過,你軋過嗎?我差點死過,你死過嗎?我野外生存把人干了,你干過嗎?”
“中國的蚯蚓我吃遍了,你吃過嗎?我能開飛機,你會嗎?我能坦克漂移你會嗎?”
吳京的經(jīng)典語錄還有很多,這里就不一一舉例了,因為我晚上還要吃飯,不想到時候胃里翻江倒海。
回歸正題,猶記得當初拍電影《戰(zhàn)狼》時,他就在電影的結尾亮出了一張護照,護照上還虛構了一段文字……
那么到底如何看待吳京們以及吳京們拍的電影以及其他現(xiàn)象呢?我個人有四點小小的看法!
第一,首先我個人對于一些愛國電影、正能量電影并不反感、前幾年還是比較喜歡看的,例如:當年戰(zhàn)狼系列我就去看了,雖然感到劇情有些夸張,但是總體上并不是很反感。
可是俗話說的好:情況是在不斷變化的、事情是在不斷發(fā)展的;這些年隨著大環(huán)境的變化,隨著人們認知的變化,這一類電影正在快速的失去空間和票房了。
第二,關于吳京以及吳京的電影問題,我不想做太多的評價、不想做太多的評論;這些年大家或許也看出來了,反正人家愛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有些人說他在吃愛國飯、做愛國生意等等;我認為這也是正常的,畢竟大家出來混要么為了名、要么為了利。
第三,最近吳京的這部《再見、壞蛋》電影的票房遇冷、口碑也遇到挑戰(zhàn),我認為這也是正常的;畢竟有一種疲勞叫做審美疲勞、有一種不爽叫做極度不爽。
演戲沒有問題、演人設也沒有問題;但是天天演、演過分了,那么問題也就來了;大家實在是沒有興趣陪你繼續(xù)演了。
第四,我個人認為:隨著大家觀影水平的提高、隨著大家看人水平的增長、隨著大家認知的變化;很多事情都已經(jīng)看淡、看開、看透了。
如果有些人還想著用昨天的故事來賺取今天的利潤,恐怕就不行了、恐怕甚至會引起大家的普遍反感了。
最后我想說大聲的說一句,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現(xiàn)在大家也許真的是看不慣就不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