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8 日清代?東北邊疆貿易與外交交涉
檔案出處及原文:《黑龍江外記》記載,嘉慶十年(1805 年)八月二十八日,清廷官員與沙俄邊境官員在黑龍江畔舉行會談,商討邊境貿易規(guī)范及爭端解決機制。“嘉慶十年八月二十八日,黑龍江將軍府派員與俄夷于邊境會晤,議互市之規(guī),及邊界紛爭之處置,期保邊疆之寧謐?!?/p>
插圖:清俄邊境會談場景圖
故事化解讀:公元1805年,清嘉慶十年。八月二十八日。這天上午,按照約定的時間、地點,清朝與俄羅斯進行了一場邊境會談。會談地點設在黑龍江畔,雖然景色非常壯麗秀美,卻絲毫不能緩解談判時嚴肅壓抑的氣氛。清朝官員看著對面的沙俄官員,語氣堅定:“貴國商人近來常有越界貿易之舉,此乃破壞兩國和平之行為,必須加以制止?!?沙俄官員卻故做輕松的聳聳肩:“商人走遍全地,只為獲取利益。我們的商人也不例外,他們單純是為了尋找更多商機,這有什么奇怪的?至于說到越界,兩國邊境劃分本就模糊,有什么證據(jù)證明,一定是他們越界,而非貴國差役工作失誤呢?”清朝官員聞言更加憤怒,打開地圖,指著邊界線嚴厲的說:“此乃兩國既定邊界,是我大清圣祖皇爺與貴國先沙皇共同簽訂,已經(jīng)有百余年歷史,豈容置疑。況且互市貿易乃我朝天子恩澤四夷之仁政,自然需遵循我大清律例,不得隨意妄為?!?雙方你來我往,爭論不休。
最終,雙方達成了一些初步協(xié)議,暫時緩解了邊境緊張局勢。
民國?東北鐵路建設的新進展
檔案出處及原文:《奉天通志》(1934 年版)卷一百四十三《交通志》記載,1923 年 8 月 28 日,洮昂鐵路(洮南至昂昂溪,今屬齊齊哈爾)鋪軌工程抵達泰來縣(今黑龍江泰來),完成全線鋪軌進度的 60%。“1923 年 8 月 28 日,洮昂鐵路鋪軌至泰來縣城東門外,奉天省鐵路督辦楊宇霆派員前往視察,現(xiàn)場舉行接軌儀式,預計次年 3 月全線通車,此路為奉系自主修建的首條跨奉天、黑龍江兩省鐵路?!?/p>
《東北鐵路史資料匯編》(中華書局 1989 年版)補充:“洮昂鐵路泰來段共鋪設鋼軌 12.5 公里,采用標準軌距(1435 毫米),鋼軌由奉天兵工廠鑄造,施工人員以東北本地工人為主,約 2000 人參與鋪軌?!?/p>
插圖 2:洮昂鐵路泰來接軌儀式圖
故事化解讀:1923 年 8 月 28 日上午,泰來縣城東門外的鐵路工地上,蒸汽鋪軌機的轟鳴聲蓋過了人群的喧鬧。時任奉天省鐵路督辦、奉天兵工廠總辦的楊宇霆站在禮臺上,自信滿滿,威風八面。楊宇霆看了看射向延伸的鐵軌,提高嗓門,說道:“各位父老鄉(xiāng)親,洮昂鐵路鋪到泰來啦!托大帥洪福,這條路完全由咱東省人自己打造,鋼軌是奉天兵工廠鑄的,工人是咱東北老鄉(xiāng),沒用別人一點力量。以后從洮南到昂昂溪,再也不用繞道,什么糧食、皮毛一天就能運到奉天!”
老工人王鐵山舉著木牌,激動得嗓門都啞了:“俺們從開春干到現(xiàn)在,每天天不亮就上工,手上磨破了多少層皮,今天終于看到鐵軌鋪到家門口了!” 他身邊的年輕工人小李,正用袖子擦著鋼軌上的灰塵:“王師傅,等鐵路通了,俺要坐第一趟火車去奉天,看看大工廠啥樣!”
剪彩儀式結束后,楊宇霆走到鋪軌機旁,拍了拍工人的肩膀:“好好干,大帥最看重咱們的民生建設,以后好日子還長著呢。等明年全線通車時,我還會來泰來,給你們慶功!到時候,我請客,大家痛快喝一天!” 百姓們圍著鐵軌,有的用手摸鋼軌,有的在鐵軌旁拍照 —— 他們知道,這冰冷的鋼軌,會把泰來的黑土地,和外面的世界連得更緊。
改革開放后?大慶油田首座數(shù)字化采油平臺投用
檔案出處及原文:《大慶油田志》(石油工業(yè)出版社 2010 年版)記載,1998 年 8 月 28 日,大慶油田第一采油廠 “中一聯(lián)合站” 數(shù)字化采油平臺正式投用,實現(xiàn)采油數(shù)據(jù)實時傳輸、遠程監(jiān)控,采油效率較傳統(tǒng)平臺提升 40%,人力成本降低 30%?!?998 年 8 月 28 日,大慶油田數(shù)字化采油平臺通過驗收,該平臺集成數(shù)據(jù)采集、智能診斷、遠程控制功能,為國內油田數(shù)字化轉型首例試點項目,獲當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科技進步一等獎?!?/p>
插圖 3:大慶油田數(shù)字化采油平臺圖
故事化解讀:1998 年 8 月 28 日下午,大慶油田第一采油廠的數(shù)字化采油平臺上,抽油機的轟鳴聲比往常更輕快。技術員張磊盯著顯示屏,手指在鍵盤上敲擊:“王廠長,您看,油壓穩(wěn)定在 2.5 兆帕,每小時產油 15 噸,數(shù)據(jù)實時傳到油田總部,不用再像以前那樣人工記錄了!”
王廠長湊上前,看著屏幕上跳動的曲線:“以前咱采油,靠工人 24 小時盯著抽油機,記數(shù)據(jù)、修機器,累得夠嗆?,F(xiàn)在有了這數(shù)字化平臺,坐在操作室就能管十幾臺抽油機,這就是科技的力量!” 外國專家彼得豎起大拇指:“大慶油田的數(shù)字化技術,已經(jīng)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比我們國家的部分油田還領先!”
張磊笑著說:“這平臺是咱和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一起研發(fā)的,傳感器、軟件都是自主設計,以后還要推廣到整個油田?!?遠處,“大慶精神,鐵人精神” 的標語在陽光下格外醒目 —— 張磊知道,從 “鐵人” 王進喜的人工挖井,到如今的數(shù)字化采油,大慶人沒變的,是那股 “為國獻油” 的勁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