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8月26日,中國外交部就日方對北京紀念活動發(fā)表的負面言論提出嚴肅交涉,要求日方澄清立場。而在這背后,一場耗資巨大、持續(xù)十年的海外形象改造工程,早已悄然啟動。
自2015年中國首次舉行抗戰(zhàn)勝利閱兵以來,日本外務省系統(tǒng)性地增加了一項名為“海外戰(zhàn)略信息傳播”的專項預算。截至2025年,該類別總投入已超過560億日元。同年預算仍高達62.2億日元。
與之形成尖銳對比的是,日本政府對“慰安婦”歷史遺留問題的補償總額,至今未超過百億日元。多數受害者仍未獲得正式道歉與合理賠償。
一、560億,花在了哪里?
這不是常規(guī)意義上的文化外宣。根據日本外務省公開文件,這一預算類別設立于2015年——恰逢中國首次舉辦抗戰(zhàn)勝利主題閱兵。日方明確表述其用途為:向國際社會宣傳日本在“領土、歷史、和平貢獻”等方面的“正確形象”。
具體措施包括:
資助海外學者、媒體人創(chuàng)作并傳播“親日”內容;
推動修改國外教科書中關于“慰安婦”等歷史事件的表述;
通過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等機構,系統(tǒng)性培養(yǎng)“知日派”“親日派”外國人。
這類項目往往以學術資助、文化合作、媒體交流為名義展開,實則帶有明確的政治目標和歷史修正傾向。
二、為什么是2015年?
2015年是中國首次舉行抗戰(zhàn)勝利閱兵,也在那一年,日本大幅調整其外宣戰(zhàn)略。從那時起,“歷史戰(zhàn)”“輿論戰(zhàn)”成為其外交預算中不可忽視的一環(huán)。
日方文件中多次提到,要應對國際社會“對日本歷史認識的誤解”,尤其針對中、韓等國的歷史敘述進行“反制”。而這種“反制”,不是通過公開辯論或歷史研究,而是靠資金推動的輿論操作。
三、他們試圖擦去什么?
560億日元,足以建成十座大型紀念館,或支持數萬項歷史研究課題。但日方選擇將其用于“形象構建”。
相比之下:
日本政府對“慰安婦”受害者的所謂“補償”,總計不到百億;
多數侵略歷史博物館、戰(zhàn)敗反思展覽,在日本國內長期面臨資金不足和輿論壓制;
官方至今未就強征“慰安婦”、南京大屠殺等歷史事件做出真正令受害者信服的道歉。
四、三問日本政府: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的今天,我們不得不提出三個問題:
日方是否敢于正直、坦蕩地面對歷史?
是否真正從侵略與戰(zhàn)敗中汲取了教訓?
是真誠致力于和平,還是僅致力于“塑造和平形象”?
五、歷史的鏡子,照見的是良心
一個真正有擔當的國家,從不怕回顧歷史。德國通過教育、賠償、立法徹底否定納粹歷史,因而重獲國際尊重。而日本,選擇用560億日元在海外編織“正確敘事”,卻遲遲不愿在本國教科書中寫下完整真相。
這是一種諷刺,也是一種悲哀。
總結:
輿論可以操縱,歷史無法篡改。一個國家的形象,不在于它講述多么動聽的故事,而在于它是否有勇氣直面真實的歷史。560億日元或許能買到一時的聲音傾斜,但買不到人類共同的歷史良知。
我們希望日方明白:真正的和解,來自真誠的反思;真正的和平,建立在真實的歷史之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